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从杭州的胡斌到保定的李启铭,再到西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从杭州的胡斌到保定的李启铭,再到西安的药家鑫,接二连三发生的驾车撞人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让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感。

B.李政道教授一向关心我国的科技人才的培养,这次讲学期间,还为哥伦比亚大学从科大研究生院选拔了一批研究生。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有些专家认为,肥胖的人由于不能容纳更多的脂肪细胞而使这些细胞转移到肝脏储存引起胰岛素混乱,从而发生糖尿病;也也有一些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最新的研究成果否定了这种认识。

 

A 【解析】B后面的意思是李教授在为哥伦比亚大学搜罗人才,说反了;应改为“还从科大研究生院选拔了一批研究生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C后一分句句式杂糅,去掉“取得的”或“靠的”。D表意不明,“这种认识”指代不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 分)

A.食不果腹 再接再励 一筹莫展 声名雀起

B.一诺千斤 黄粱美梦 一如继往 迫不及待

C.美轮美奂 趋之若鹜 人情世故 蛛丝马迹

D.世外桃园 出其不意 走头无路 呕心沥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字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字对“物联网”做了简单介绍,请提取相关信息,在“物联网流程”图示的字母代号处填入恰当的内容。(6分)

物物联网,先要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由传感器实时探测感知;感知后再由相应识别设备完成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这些物体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由处理中心完成物体通信的相关计算。这些环节关键技术分别为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无线传输网络。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低碳经济”下定义。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低能耗、低排放是低碳经济所具有的基本经济特征。

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是实行低碳经济的基础。

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所提出的要求。

低碳经济是                                                                 

 

查看答案

实用类阅读

人肉搜索,请先搜索理性    关 飞

“人肉搜索”是时下中国的时髦词汇,指追踪网上人物的真实身份,公开其私人信息的网络行为。这个在中国“方兴未艾”的网络新现象也吸引了关注中国互联网论坛的西方新闻界和研究者,甚至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形象。11月初的英国《卫报》发表了题为《人肉搜索引擎?牛!》的文章,对这个网络现象作了评价。作者认为“人肉搜索”引擎的参与者的愚昧是不能被忽视和原谅的。

文章在介绍了去年发生的一起著名的“人肉搜索”事件之后,得出结论,认为:这种暴民效应在中国的网络上一再出现,它显示出网民们是何等容易被诱导,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目标。幸运的是,迄今为止人肉搜索引擎尚未造成真正严重的伤害。

中国目前大约有2.53亿网民,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其中70%年龄不足30岁。尽管网民人数仅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9%,但西方新闻工作者、学者,甚至外国公关公司都很关注中国的互联网论坛,从中寻找对从时政到股市到企业并购的所有事件的评论和反应。“人肉搜索引擎”这一奇特现象被密切关注中国网络发展的外界视为“愚昧与无知”其实并不为过。

“人肉搜索”本来是网络发展的一种未来趋势,即“人工智能搜索”,你来问、我来答,搜索过程跟聊天一样,这是为了弥补搜索结果“不人性化”的缺憾。但遗憾总是有的,人工智能搜索在集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了“暴力倾向”。由于扛起了道德诉求的大旗,“人肉搜索”极富攻击性。无论是惩戒“非道德的婚外情”,还是教训对地震大灾毫无人道主义情怀的无知女生,以及在前前后后的“铜须门”、“虐猫案”等事件中,在每一件“人肉搜索”事件的背后,人肉搜索客都认为自己是监督当下社会道德现状的“警察”,“道德饥渴”直接导致了人肉搜索客滥用“纠察职权”,乃至“暴力倾向”。但与挺起腰杆打假的王海不同,至今无人敢出面宣称自己“人肉”过谁,造成什么后果。人数众多、身份隐秘的人肉搜索客与“被人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性,搜索客们借着实施“道德正义”之名,实际上满足的是人人皆有的好奇心,在曝光他人隐私之时,虚拟网络中的匿名快感如火山一般喷发而出。对于搜索客们而言,“人肉搜索”的过程更像是网络游戏,而非真正的道德辩论,而对于“被人肉者”来说,所承受的却是超出了法律惩罚的正常生活的中断和被干扰。

“人肉搜索”的触角已经伸向国外。今年8月,某网友在著名的“战斗在法国”论坛中发起人肉搜索贴,名为帮助某位在法留学的中国女孩认清“感情骗子”,实则为了声讨一个据说骗了很多中国女人感情的“法国知名摄影师”。这在极为重视隐私的西方国家是不可思议的行为。

其实,从道德立场出发的人肉搜索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善良的初衷并不能为演变为近似于“私刑”的网络暴力进行辩护。道德缺憾与社会顽疾始终会存在,但以鞭挞非道德、揭露丑恶为己任的“人肉搜索”却应该首先搜索自己的底线和理智。

(《环球时报》2008年11月24日)

1.文章中哪些内容表现出“人肉搜索”有暴力倾向?(4分)                                                                            

2.本文前两节介绍的英国《卫报》的文章,和后三节一样,都批评了“人肉搜索”现象,它们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6分)

3.本文作者能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人肉搜索”问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就此作具体说明。(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