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懂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

请以“懂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懂你 有时,喜欢独自一人走在深秋的小径上,踏着满地枯黄,凝视着落叶如疲倦的蝴蝶,心中突然多了几分忧愁。那蝴蝶,在空中完成生命最后的回旋;旷远的天际,南飞的雁阵逐渐变成一行小点,直至消失不见。心中漾起一阵莫名的情感,拨动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心弦。 渐冷的日子,捧一杯香茗,升腾的雾气仿佛使我又看到了季羡林先生描绘的那场“幽径悲剧”。季羡林先生是善感的,他能为小花小草勾起万闲愁,曲径中的枯藤在他心中上演了一出悲剧,他为那繁盛一时的藤花毁于愚氓之手深感不安;他对那如吊死鬼一般悬着的藤条目不忍视;他又为那“劫后余生”的藤叶而心生钦佩!他的忧愁正体现了一位智者的博大胸怀,一颗悲天怜人的善良心灵,曲径中小小的悲剧因他的忧愁而笼上了一层美丽的色彩。 如钩残月,温婉凄绝,月光投射,李煜带着斜影独自移上西楼,远方热烈的灯火不禁让人追忆起过去的生活。灯红酒绿,把酒言欢,酣畅淋漓。高兴时,举杯邀月,挥毫泼墨,抒写心中凌云壮志;悲伤时,开怀痛饮,借酒消愁,忘却世间万般愁情。但那样的日子像一场淋漓飘洒远的大雨,一去不复返。如今,被囚于这深秋小院中,不知前路如何,对过去的种种回忆,对现在的种种伤感,对未来的种种忧愁,像一团转动的乱麻紧紧盘绕在诗人脑中,剪不断,理还乱, 许许忧愁,莲步款移,连案台宣纸上的淡淡墨痕,也漾起丝丝愁意!!! 朱自清心中颇不平静,他信步踱出家门,月色透过薄雾给大地送来些许问候,前处曲曲折折的荷塘在如水月光的倾泻之下,宛若一个轻笼薄纱的梦,往日的荷塘正因他心中溢满惆怅而平添了份异样的美丽。他笔下,荷花清雅,荷叶清圆,荷香清馨,忧愁托着的诗情高过云端而挂上了嘴角。 其实,忧愁的情节本应该是自我排遣的,但有种情感叫忧愁,不是为了柴米油盐而烦恼的琐碎,不是因为鸡毛蒜皮而困扰的俗怨,就是一种愁绪,很淡很淡的忧愁,却有着无法触及的生动的美。 落满夕阳的土地上,我要迎着秋风,撷一片落叶,轻柔地告诉它:“忧愁,其实我懂你!” 懂你 每每吃饭时,父亲总会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那些早已泡黄的茶叶安然地躺在里面,象是一颗颗沉稳的心。我问父亲好喝吗?父亲说“不,茶里有人生的味”。 我喜欢橙汁,那活跃的分子能燃起我的激情。在我看来父亲是永远保守落伍的人。所以我排斥父亲,渐渐地我感到我们之间有了一座墙,常常压的我透不过气来。 那是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看完了高次方程,便不由得打开录音机,美妙的歌声让我好不惬意,我把声音调到了最小,然而父亲还是发现了,面对他的脸,我无言相对,更无力争辩,当他去拿录音机的那一刹那,我多么希望他能温和地说:“孩子,累了就歇歇吧!”但他没有,他拿走了录音机,留下关门声,留下欲哭不泪的我…… 那夜,失望的我来到街上,想发泄一下怨气,昏暗的灯光又为我平添了几许忧伤。父亲,你为什么不能理解我? 我每天对着繁重的学习压力,每一根神经都是那么疲惫,回到家里还要受你的训斥你可成考虑到我的感受?为什么你的思想,你的行为总是和我的意愿背道而驰呢?我苦闷,彷徨,随便踢走了路边的一个小石子,这时,耳边传来了一个小姑娘甜嫩的声音,我不由得看着那边。“爸爸,我捡到5角钱!”小姑娘高兴地对一位叔叔说。“孩子,这钱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给警察叔叔’’。我呆住了,这情景,这语调是那样的熟悉。十年前,我不正是这样的一个幼气未脱的女孩吗?还记得父亲也是这样语重心长地拉着我的手告诉我人生的哲理,那时我对父亲的每一句话都奉若神灵,可现在…. 父亲老了,我开始嫌弃他了,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过分,我总是乞求他的理解,可我又何时真正地体谅过父亲呢?他整日操劳,望女成凤心切,而我却偷闲,不务正业,还埋怨父亲老套,不懂时尚,却从来不知道他把整个心都用在这个家上,那有时间追随那些无聊的东西。父亲,女儿错了。 月光洒给地面一片银辉,不知道从那里传来一首歌“花,静静的绽放,在我突然想你的夜里,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一直都懂你…… 懂你 母亲,我试着懂你。懂你那满茧的指,懂你那苍白的发。 懂你那青丝柔柔,十月的孕育。从此啊,世界便成了我,我就是你的唯一。母亲啊,我永远不懂,鬼门关上无常为何却步,死神为何逃离。 懂你最美的容颜,朝朝暮暮。从此啊,对酒当歌,愁却也便从此忘记。苦雨化作彩虹,凄风吹开丽日。母亲啊,我永远不懂,您那甜美的甘乳会让我无止境的索取。 懂你纤弱的身影,绵绵蜜蜜。从此啊,就有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啊,我永远不懂,你的泪水是为了我那不争地学习。 懂你四十的不惑,多言愁戚。从此阿,您的脊背多了永恒的债务,盯着那高高在上的学历举泪叹息。 母亲啊,我永远不懂你。家长会上你求得老师对儿的赞语,网吧外你低头流泪的无助。 母亲我试着懂你,懂你一生一世..... 懂你 所有的母亲一样,她生我养我,为了让我受到好的教育,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背负在黄土地中,为了让我健康成长,檫把泪水在我面前微笑. 2003年,我12岁,第一次为了5块钱和她大吵,我大声骂他,为什么让我来到这世上,让我出生在这样贫穷的家庭却不对我负责,我充满责备的目光。她看着我什么都没说,在床单下拿出一张皱巴巴的10块钱给我,让我把剩下的5快钱找给他,走出家门的一瞬间,她在里面大声叫道,有本事你给我混出个样来,考上重点初中我就让你远走高飞,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我眼泪夺眶而出,不就是为了5快钱吗?人就可以活得这么自私。 2005年,我不负期望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那段时间,是我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时光,意味着我不必每天放学在学校停留到很晚不想回家,意味着不必为了几块钱甚至一点小事和她争吵,他似乎并不知道我为什么高兴,见了人就说娃有出息,终于可以走出这穷山沟,不在和她一样。 我在家哼着歌收拾上学用品,她把我的衣服去全部重洗一遍,然后拍拍身上的土,一言不发的跑了出去,我知道,她又给我借学费了,为了我高昂的学费,她只能东借西凑,开学的前一天晚上,厨房的灯一直亮着,第二天醒来时,她从外面回来,掏出一大堆钱放在床上,一边整一边好像自言自语,她说“悠,你有出息,妈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把书读完,你把这些钱先拿着交学费,过几天妈再给你送去,”她停顿了一会又说“城里不比咱山沟,你不要省,该花的就花” 我说知道了知道了,你怎么变得这么罗嗦,东西装好了,我该走了,他们该等急了。我拿上书包没听清楚她说什么,就随便答应医生,跑了出去。我把东西装上车,然后和同学一起上车,她一直站在门口看着我,我不去对她的眼睛,我害怕又会有一种叫做眼泪的液体流出来。 城里的什么都贵,我只能每天尽量省着花,第三天,我下课到宿舍,管理员叫我的名字,说有人送东西让我去取,我打开袋子,里面有身新衣服,还有一些吃的和50块钱和一张纸条写着:悠,妈今天进城,顺便给你送东西,城里的娃穿的都比你好,妈给你买了件新衣服,让你也做个城里娃,妈回去了。 我拿着那身衣服紧紧的抱在怀里,眼泪扑哧哧的掉下来,我把那身衣服放在箱底一次都没穿过,母亲每星期三都会给我送东西,每次我取的时候,他都已经回家了。 有一天课间,母亲拿着东西在教室门口叫我的名字,在别人惊羡的目光中,我走过去,她把东西给我说“悠,你在学校好好学习,妈找到工作了,在厂子里“我奥了一声冷冷的声音。母亲停顿了一下说,我走了,几个喜欢凑热闹的男生笑成一片,哈哈悠,多亲切的名字,那是你妈,怎么跟个乡巴脑似的,我眼泪哗的一下留出来。 宿舍中都是一些城里的孩子,他们都说悠,其实你蛮漂亮的,就是把自己打扮的土里土气,我第一次把箱里的衣服拿出来穿在身上。此后,我每天跟一群同学混在一起,上课也不再好好听课,学会顶撞老师,我要摆脱那种贫穷,我骗母亲学校要钱买书,然后拿着钱买礼物,买衣服,母亲从来都不过问我,她说悠,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我哼了一生,仰起头对着太阳。 母亲每次来学校都把东西放到管理员那,然后回去,再没去教室找过我。那天天气阴沉,刮着大风,我提前半小时离开教室,经过学校门口,无意中发现母亲推着破旧的自行车离开,我愣了一下,书从手中滑落到地上,母亲单薄的背影在风中摇摆不定,随时像倒下去一样,最终我都没有勇气大叫一声妈,只能看着她的背影越来越远。 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的爱你/话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 每当我哼起这首歌是,心里就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星期六的下午,我躺在被窝里哭了一下午,也反省了一下午,我拿起课本开始认真的学,那些男同学说,悠,你怎么了,明天星期天,我们去玩,我摇摇头,说对不起,现在初三了,我不想再浪费了,他们笑着说,你还向着为那个乡巴脑省钱,我突然感到气愤,大声说道,别以为你们城里的人比我们强,正因为我们是农村的孩子,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好好学,去上高中,上大学。他们都不再说话。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我考上了市里的一所高中,母亲像孩子一样拉着我,脸上的皱纹多起来,我说妈,我想考大学,然后去帮助那些受难的儿童,他们比我们更需要帮助,母亲含着泪轻轻的点点头。 高一上学期,老师让开家长会,我第一次拉着母亲来到市里,我说,妈,这是我们学校,漂亮吧!以后在市里,我给你卖座大楼,让你享福,母亲微微的笑,家长会开始时,看着别人的家长一个个说说笑笑走进教室,母亲说,悠,要不妈不进去了,妈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我硬拉着她最后一个走进教室,教室一瞬间变得寂静,我拥住她大声说我是个农村孩子,这是我妈,是含辛茹苦养我长大的妈妈,也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亲人,教室里掌声一片,母亲抬起头摸着我的脸哭了。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我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 我弯下腰,在所有人的目光中高傲的笑了,我拉着母亲在下面坐下,我小声说,妈,我永远都是你最骄傲的女儿。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
人肉搜索,请先搜索理性   
关 飞
“人肉搜索”是时下中国的时髦词汇,指追踪网上人物的真实身份,公开其私人信息的网络行为。这个在中国“方兴未艾”的网络新现象也吸引了关注中国互联网论坛的西方新闻界和研究者,甚至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形象。11月初的英国《卫报》发表了题为《人肉搜索引擎?牛!》的文章,对这个网络现象作了评价。作者认为“人肉搜索”引擎的参与者的愚昧是不能被忽视和原谅的。
文章在介绍了去年发生的一起著名的“人肉搜索”事件之后,得出结论,认为:这种暴民效应在中国的网络上一再出现,它显示出网民们是何等容易被诱导,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目标。幸运的是,迄今为止人肉搜索引擎尚未造成真正严重的伤害。
中国目前大约有2.53亿网民,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其中70%年龄不足30岁。尽管网民人数仅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9%,但西方新闻工作者、学者,甚至外国公关公司都很关注中国的互联网论坛,从中寻找对从时政到股市到企业并购的所有事件的评论和反应。“人肉搜索引擎”这一奇特现象被密切关注中国网络发展的外界视为“愚昧与无知”其实并不为过。
“人肉搜索”本来是网络发展的一种未来趋势,即“人工智能搜索”,你来问、我来答,搜索过程跟聊天一样,这是为了弥补搜索结果“不人性化”的缺憾。但遗憾总是有的,人工智能搜索在集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了“暴力倾向”。由于扛起了道德诉求的大旗,“人肉搜索”极富攻击性。无论是惩戒“非道德的婚外情”,还是教训对地震大灾毫无人道主义情怀的无知女生,以及在前前后后的“铜须门”、“虐猫案”等事件中,在每一件“人肉搜索”事件的背后,人肉搜索客都认为自己是监督当下社会道德现状的“警察”,“道德饥渴”直接导致了人肉搜索客滥用“纠察职权”,乃至“暴力倾向”。但与挺起腰杆打假的王海不同,至今无人敢出面宣称自己“人肉”过谁,造成什么后果。人数众多、身份隐秘的人肉搜索客与“被人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性,搜索客们借着实施“道德正义”之名,实际上满足的是人人皆有的好奇心,在曝光他人隐私之时,虚拟网络中的匿名快感如火山一般喷发而出。对于搜索客们而言,“人肉搜索”的过程更像是网络游戏,而非真正的道德辩论,而对于“被人肉者”来说,所承受的却是超出了法律惩罚的正常生活的中断和被干扰。
“人肉搜索”的触角已经伸向国外。今年8月,某网友在著名的“战斗在法国”论坛中发起人肉搜索贴,名为帮助某位在法留学的中国女孩认清“感情骗子”,实则为了声讨一个据说骗了很多中国女人感情的“法国知名摄影师”。这在极为重视隐私的西方国家是不可思议的行为。
其实,从道德立场出发的人肉搜索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善良的初衷并不能为演变为近似于“私刑”的网络暴力进行辩护。道德缺憾与社会顽疾始终会存在,但以鞭挞非道德、揭露丑恶为己任的“人肉搜索”却应该首先搜索自己的底线和理智。
(《环球时报》2008年11月24日)
1.文章中哪些内容表现出“人肉搜索”有暴力倾向?(6分)
答:                                   ▲                                    
2.本文前两节介绍的英国《卫报》的文章,和后三节一样,都批评了“人肉搜索”现象,它们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6分)
答:                                   ▲                                    
3.本文作者能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人肉搜索”问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就此作具体说明。(6分)
答:                               ▲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
欺  骗
                                              闫岩
范长寿这些天感觉浑身没劲,正赶上单位就要搞职称考试,这是关系到他前途命运的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所以一点小病他也不在乎。考试完后,他才去找他的妹妹长英看病,他的妹妹是市医院的医生。长英给哥哥检查后笑着说对哥哥说,没什么大事,给你开点药,吃了就没事了。
  长寿和长英是同父异母的兄妹,长寿的亲妈死了后父亲娶了现在的母亲,然后生了妹妹,后来父亲得了尿毒症,那时医术还没那么高明,不能换肾,就病死了。后来,继母没有再外嫁,就带着8岁的长寿和4岁的长英一起生活。继母没有外看他,把他当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养着。他和妹妹都为母亲争了光,上了大学有了出息。如今母亲和长英住在一起,长寿一家人星期天过去团聚。
  几天后,长英突然给长寿打来电话,说母亲病了,是肾衰竭,和父亲一样需要换肾,她的肾不匹配,正在想办法找和母亲匹配的肾。长寿马上赶到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母亲,焦急万分,问妹妹找到合适的肾没有,妹妹无奈地摇了摇头。长寿心里顿时思绪万千,继母含辛茹苦养育他这么多年,如今病了,他应该不顾一切地救母亲,他应该把自己的肾换给母亲,可又有一种自私的念头涌上心头,现在他正处于事业上升的阶段,如果身体状况不好了,对他的前途事业肯定有很大的影响。他翻来覆去地想,一会儿是母亲怎么疼他爱他养育他,一会儿又是自己的前途渺茫。他看着妹妹期望的眼神,最后终于下了决心,换!其实他还有一个自私的想法:他的肾也不一定能匹配母亲。可是结果一出来他就有点懵了,他和母亲的肾是匹配的。他已经别无选择。其实长英已经看出了他的心思,把他叫到一旁说,哥哥,你要想好了,换不换你自己说了算,虽然你也跟她叫妈,可她毕竟和你没有血缘关系,其实妈也不想让你换的,我是救母心切。长英的一席话让他很感动,他肯定地说,换。
  手术很成功,母亲醒过来躺在床上面带微笑问他:“儿子,感觉怎么样?”看到母亲欣慰的样子,长寿突然感觉有点恨母亲,他觉得母亲应该为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的捐献而感到难过,可她偏偏是在笑,他想,如果是自己的亲妈肯定不会让他这样做的。
  换肾后他的身体是虚了点,但还没出现什么大事,母亲一恢复便经常跑到他家里来照顾他。那天晚上,母亲在家里做饭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在地,马上昏迷过去,在医院里抢救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抢救过来。妹妹长英哭得昏天黑地,他和妻子也掉了不少眼泪。妻子埋怨他说,你做事太草率了,看,换得不值了吧?他无语以答。
  母亲去世一周年的时候,兄妹俩来到母亲的坟上,长英突然问:“哥,你后悔把肾换给妈吗?”长寿不知道怎么回答。长英说:“哥,有一件事我一直瞒着你,妈生前死也不肯让我对你说明白,可是我实在瞒不下去了,因为我不想让你对死去的妈有什么怨恨和不满。其实,妈身体一直好好的,没有换你的肾,而是把她的肾换给了你。”长英擦了擦泪接着说,“你那次来检查身体。我知道了你的肾有了大毛病,可不敢对你说,回家和妈一说,妈也不让我把病情告诉你,妈说如果让单位的领导知道了,会影响你的前途,最后妈想了一个办法,说她病了需要换肾然后把肾换给你,开始我不同意,可是妈说如果不这样她就先死,她不能看着自己的儿子受苦。”长英已经泣不成声了。
  长寿的头开始发涨,他想起了母亲躺在病床上那欣慰的笑容,此时他才明白过来,那曾经让他起恨的一瞬其实是世界上最伟大瞬间。 
选自《文学报·微型小说》
1.“手术很成功,母亲醒过来躺在床上面带微笑问他”这句话和后面的哪句话相照应?母亲“微笑”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照应的句子:                             ▲                              
 (2)细节描写的作用:                             ▲                              
2.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                                   ▲                                    
3.为了突出母爱的朴实、圣洁和无私,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答:                                   ▲                                    
4.这篇小说以“欺骗”为题,可能有作品主题、情节两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要求紧扣主题,情节两方面分点作答。(6分)
答:                                   ▲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了却君王天下事,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4)蟹六跪而二螯,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            ▲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6)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7)         ▲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8)         ▲         ,勿临渴而掘井。(朱柏庐《治家格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  句
金·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1)诗的第一、二句从什么角度描写?突出了什么样的环境特点?(3分)
答:                                 ▲                                   
(2)诗中“竹影和诗瘦”的“瘦”字被称为传神之笔,请结合全诗简析。(3分)
答:                                 ▲                                   
(3)月之不肯下西厢,是有浮云阻隔还是有其他原因,诗人没有说。你认为意蕴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  

 

查看答案

苏代兄弟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谓吾明王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RR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以反间死,天下共笑之。然世言苏秦多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题目为命题者加的)
1.对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齐闻之,乃望燕 望:怨恨

B.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 诚:的确

C.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 执:拘捕

D.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 宗:尊崇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
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

B.观王之群臣下吏
代之宋,宋善待之

C.齐王其霸乎
不信其臣

D.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

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苏代兄弟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

B.苏代认为,贤明的国君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

C.苏代认为,如果燕国能够用亲属作为人质,并贿赂齐王的亲信,燕国就可以消灭齐国。

D.齐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后,燕昭王即位,苏代归附了齐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

4.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4分)
译文:                                 ▲                                   
(2)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3分)
译文:                                 ▲                                   
(3)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3分)
译文: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