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母亲不是圣人 张萍 前年,母亲生日那天,我买了一件...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母亲不是圣人

张萍

前年,母亲生日那天,我买了一件衣服,又封了一个50元的红包,骑自行车回去送给母亲。她连看都不看,就把红包放进口袋,把衣服放在桌上,不冷不热地说:“坐吧。”

我蹬自行车出了一身汗,又累又渴,还得自己倒茶喝。

正在这时,外面有小轿车的声音,那是大姐回来了。母亲好像听到命令一样,立刻迎出门。大姐一下车,母亲满脸笑容地请她进屋,问累不累。

大姐说:“妈,我不累。”大姐坐小车回来,怎么会累呢?真正累的是我,母亲却没问我。

大姐也给母亲买了一件衣服,又漂亮,又贵重。我在商场见过,最少要1000元,比我送给母亲的那件贵10倍。

大姐也给了母亲一个红包,比我的大得多。

母亲双手捧起大姐送的衣服,小心翼翼地摆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再把那个大红包放在衣服上,让众人欣赏,又亲手给大姐倒了一杯茶。

母亲对大姐的亲热举动,刺痛了我的心。我一头扎进厨房里,拼命地干活,油烟呛得我流下泪来。

第二年,母亲生日时,我不再回去,只托哥带了一点礼物给母亲。

明天又是母亲的生日,我依旧买了一点礼物,托哥哥带回去。哥哥却说:“去年,你没回去,已经有些不好。明天,你再不回去,大家还以为你对妈有意见呢。”

我说:“我就是对妈有意见,她对大姐好,对我不好。大姐钱多,能讨妈欢心;我钱少,讨妈嫌。”

哥说:“不会吧,妈不是那种人。”

我委屈地说:“你没尝过那种滋味,当然不会知道。大姐回去,妈每次都到门外迎接;我回去,妈几时出门看过一眼?我穷,没法跟大姐比,但还有一点自尊心。你不帮我带东西给妈,我另找人带。”

我一气之下,把东西拿回家。刚回到家,哥哥就追来了。他买了很多东西送给我,比我买给母亲的还多。我说:“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哥不说话,放下东西,转身就走。

我送哥出门,一直送到楼下的马路边,哥说:“以前,我来这里,你最多送我到门口;这回破例送到马路边,是不是因为我买的东西多?”

我生气地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哥说:“我把你当成平凡人。平凡人都会受到名利的影响,抽到大奖会高兴,丢失钱财会伤心。这次,我送给你的东西多,你就陪我多走几步路,这很正常。平凡的母亲也会受名利影响,哪个女儿给的东西多,她就会亲热一点;哪个女儿给的东西少,她就没那么亲热。我知道,你希望妈对你和大姐一样亲热,但是,只有不受名利影响的圣人才能做得到。那种道德高深的圣人,听说500年才出一个。我们的妈不是圣人,但确实是个好母亲,你买的衣服,她一直穿在身上,袖口磨破了都舍不得丢。妈并没有嫌弃你。”

我的泪水无声地流出来,哽咽着说:“别说了,我明天回去看妈。”

母亲依然对大姐很亲热,对我没有那么亲热。但我不再怪怨她。因为我知道母亲不是圣人,大家都不是圣人。

1.作者从哪些方面比较了母亲对“我”与对大姐不同的态度?(4分)

2.母亲对两个女儿态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我”为什么知道“母亲不是圣人”?(3分)

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她连看都不看……把衣服放在桌上,不冷不热地说:“坐吧。”

                                                   

                                                    

(2)母亲双手捧起大姐送的衣服,小心翼翼地摆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5.赏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4分)

(1)我一头扎进厨房里,拼命地干活,油烟呛得我流下泪来。

                                                   

                                                    

(2)哥说:“我把你当成平凡人……”

                                                    

                                                    

6.你是否同意“我”哥哥的观点呢?说说你的理由。(4分)

 

1.从对礼物的态度、对人是否迎送、是否倒茶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2.因为两个女儿送来的生日礼物不一样;母亲也是一个平凡的人,有着平凡人的弱点。[ 3.通过哥哥从实践上和理论上验证和分析,“我”知道了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母亲也不例外,会对给东西多的女儿亲热一些。 4.(1)生动地写出了母亲见“我”礼物少的冷漠态度。 (2)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对大女儿丰厚礼物的珍惜与自得之态。 5.(1)写出了“我”遭受母亲冷落后的极度悲伤,眼泪不是油烟“呛”出来的,而是痛苦得忍不住流下来的。 (2)这是哥哥的肺腑之言,并没有贬低妹妹的意思。哥哥通过妹妹的行为得出这个结论,并由此引到对母亲的议论上 6.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要自圆其说。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再别康桥》)

(3)撑着油纸伞,独自                                  。(《雨巷》)

(4)又前而歌曰: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 不知身世自悠悠。

 (1)“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4分)                                                                           

                                                    

                                                    

 (2)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益封五千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惟平独吊。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上在勉百姓,悉所有佐,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①貣②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待前曰:“夫职事,茍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

(选自《汉书•萧何传》,有改动) 【注】①贳(shì):赊买。   ②貣(tè):向人求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惟平独吊               吊:忧虑

B.非被矢石之难           被:蒙受

C.君自谢民               谢:谢别

D.吾故系相国             故:故意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何为人恭谨的一组是(    )

①吕后用何计诛信    ②让封辞赏     ③悉以家私财佐军

  ④上至,何谒        ⑤后何为民请   ⑥跣入谢

A.②③⑥    B.①②④    C.①⑤⑥    D.③④⑤

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何设计帮助除掉韩信后,汉高祖“益封置卫”,“拜丞相为相国”,给予萧何很多的封赏。

B.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乱之时,坐镇关中,安抚百姓,为高祖解了后顾之忧。

C.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功高震主。

D.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

4.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3分)

译文:                                                                         

②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3分)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载人航天飞行最动人的情节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精彩表现,完成一系列太空工作之后,总要返回地面,有去无回是不可想象的。发射升空考验的是运载火箭的功力,而返回时就要靠航天器自己了。无论是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都要经历返回这一恐怖历程,返回是航天飞行中出现事故较多的阶段。中国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以及刚刚完成任务的神舟七号载人宇宙飞船都成功返回了地面,说明中国的返回技术已经非常完善。

一般载人航天器飞行高度大都在距地面300~500公里,神舟七号的轨道高度就在343公里。无论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从这样的高空返回地面,一般都首先采用减速制动,然后成落体(相当于平抛)运动,开始下落。可以计算,若不计阻力,到达地面的垂直速度可达每秒2.5公里以上,什么样的航天器都要摔得粉身碎骨。

好在航天器下落到距地面100多公里时,进入到地球大气层,大气的阻力会帮助航天器慢慢减速。但是空气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温度可达1000~2000多摄氏度,防护不好就会把航天器烧毁。我们在夜晚常会看到拖着亮亮尾巴的流星,就是闯入地球大气层外空物体碎块被大气层摩擦烧掉的痕迹。为此,在航天飞机或宇宙飞船上既要有良好隔热材料和结构设计,防止舱内温度过高,又要有良好的吸热和散热材料,把热量及时散掉,这样才能安全通过大气层这层屏障。

降到一定高度后,航天飞机可以靠机翼滑翔,而宇宙飞船则需要进一步减速下落,这时就需要降落伞了。它可以使飞船的速度减到每秒10米左右,离地面1米高时,反推发动机最终将飞船减速至每秒1米多的速度,相当于慢骑自行车撞墙的效果,人体就可以承受了。

飞船的降落伞可不是一般跳伞员的降落伞可比的,一是要承受巨大的冲力,二是重量又要轻,否则会增加飞船的负担,所以一般的材料是不能胜任的。据说神七的减速伞采用的是强力高、重量轻、缓冲性好的特制涤纶材料制成,伞撑开的面积1200平方米。回收伞由96根伞绳撑起来,每根伞绳的长度为46米,每米伞绳的重量仅2克,但每根绳子可承受300千克的拉力,保证了神七顺利返回。

不仅仅航天器的返回,其实,整个航天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新材料的应用。实际上,高新技术都离不开神奇的新材料,所以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的应用。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载人航天器发射升空考验的是运载火箭的功力,而返回时就要靠航天器自己了。

B. 载人航天器成功返回的关键技术是减速制动,减速制动的关键是降落伞,降落伞的关键是新材料。

C. 不管是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从高空返回地面时,一般都首先采用减速制动,然后成落体运动,开始下落。

D. 中国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宇宙飞船最终都成功返回了地面,说明中国的返回技术已经非常完善。

2.对“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能安全通过大气层这层屏障”的原因解说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航天器在下降过程中,大气的阻力会帮助航天器慢慢减速。

B. 空气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温度可达1000~2000多摄氏度,防护不好就会把航天器烧毁。

. 在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上既有良好的隔热材料和结构设计,防止舱内温度过高,又有良好的吸热和散热材料,把热量及时散掉。

D. 宇宙飞船在减速下降过程中,借助降落伞,可使宇宙飞船安全通过大气层这层屏障。

3.关于飞船降落伞的相关知识,下列各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般跳伞员的降落伞远远无法和飞船的降落伞相比,一般材料是不能做飞船的降落伞的。

B. 用于制作飞船降落伞的材料,既要求重量轻,还要能承受巨大的冲力。

C. 能做飞船的降落伞的材料,往往强力高、重量轻、缓冲性好。 

D. 飞船的降落伞不等于减速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涉及的基本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人何尝不是呢!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心头,砥砺人生的坚实脚步,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而那些得过且过地空耗时光的人,像一个空水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把他们彻底地打翻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