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1) ,来者犹可追。(《论语》) (2)上食埃土, ,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1)          ,来者犹可追。(《论语》)
(2)上食埃土,          ,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3)          ,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4)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6)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          ,侵晓窥檐语。(周邦彦《苏幕遮》)
(8)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3)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周邦彦《苏幕遮》)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14分)
时代的面目
①“现代”的定义之一也许是,在这个时代,我们对具体的东西的知识越来越精确,对抽象意念的认识却越来越模糊。在我们的时代,时间、方位可以定得极准确,最细微的分子和原生质都逃不过人类的观察;可是美丑、善恶这样的概念却日日失去它们公认的判别标准。
②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面目模糊的时代。所有不能精确度量的价值都在往中间地带走。放眼全球,威仪赫赫的将军也许在时事漫画里成为谐角,违法的官员或杀人的大盗却可能因巧舌如簧而一夜成名。
③于是,世界上能够执行死刑的地方越来越少;“不可杀人”的信条既然不能用来规范犯法者,便回过头来规范执法者。而更振振有词的理由是,我们无法定下绝对善恶的标准。宁可相信人___  ___做了再可恶的事,___可能有值得谅解的原因:难道不是社会的错吗?难道不是他的父母的错吗?难道不是他偶然读过的文字、看过的画面的错吗?而他的基因也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杀人越货的因子老早就种植在这个倒霉的人身上了.为什么不去责怪那些给了他遗传基因的先人呢?前几年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杀人累累的罪犯被判死刑,临近行刑,各地的美国人顿足叹息,游行请愿。这个杀人犯加诸受害者的痛苦,这时却无人记得——这个时代有广大的同情心.但是却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来决定这同情应该投在哪里。
④一次和同学闲谈,我问他们心目中这一代的英雄是谁。众生沉吟久之,有一个终于说,Michael Jackson!其他学生一起微笑起来,显然也并不反对,我也不免微笑了。这个歌手表现出来的热力无限,一支歌卖到三千万张唱片,只手挽救了美国几年前日落西山的唱片业,史无前例地独得八项格莱美奖……这已当然足够塑造一个时代的英雄。然而,杰克逊真正的魅力,也许还是一种精巧的模糊,一种特别属于这个时代的模糊。小说家韦勒(Sheila Wellre)前些年曾有一篇文章描述过他,当时杰克逊刚结束了一趟全球巡回演出,所到披靡。韦勒写道,杰克逊是个“部分成人部分孩子;既像情人也像儿子;虽是黑人却有白人的眉目轮廓;充满城市的狂热和新潮流的气息。却又仿佛一吹即散的精灵,不带走人间烟火;他的舞台演出技巧无懈可击,但动如脱兔的同时,却又腼如处子;他的声调面容都使他兼具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当杰克逊穿着发亮的黑色紧身衣,环佩叮当,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时,我们看到的是他鲜明的具体形象,然而他的介乎两性、跨过年龄层、似尘世似脱俗、横扫歌坛的气质,岂不是更切合了一个模糊时代的品位!
⑤如今的时代,原也是个英雄短命的时代。竞技场上的金牌得主不多时便无人记得,畅销书和作者的光彩只能维持到新的排行榜上市为止,一些人的名字在传播媒体上发五分钟光亮.就销声匿迹了……在这样一个英雄乍生乍灭的时代,模糊本身便也是一个特色,且熠熠然切合了时代的面目吧。
1.第③段方框中填人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但

B.如果就

C.即使也

D.只有才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③段从_______________的角度、第④段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论证了“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面目模糊的时代”。(2分)
3.简述第③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4.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精巧的模糊”指的是杰克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0字以内)。(3分)
5.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将军成为谐角,杀人大盗一夜成名,折射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模糊。

B.“都在往中间地带走”,表明人们对抽象意念的认识越来越不清晰。

C.作者认为从社会层面或家庭根源看,再可恶的人都有值得原谅的理由。

D.文章结尾用“特色”“熠熠然”讽刺了缺乏基本判断标准的时代面目。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自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有一个小和尚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太慢,感觉不出自己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艺……”

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风、乐呵乐呵了。   

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

老禅师舒心的笑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廉耻(节选)

明顾炎武

  (1)《五代史·冯道传论》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②③,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已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日:“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2)吾观三代国③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④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日:‘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注】①《五代史》:即《新五代史》,欧阳修编撰。

②维:喻指维系国家命运的关键。

③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④《颜氏家训》:南北朝颜之推撰.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捐廉耻(    )(2)自致卿相(    )

2.下列对第(2)段“异哉,此人之教子也!”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真是不同啊,这人教育自己的儿子!   

    B.这人竟是这样教育儿子,奇怪啊!

    C.此人的教育儿子的方法,真是不同啊!   

    D.怪异啊,这人教育儿子的一些做法1

3.概述第(1)段中,作者认为“四者之中,耻尤为要”的原因。(2分)

 

4.第(2)段中作者说的“独醒之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独醒”?(2分)

 

5.细读全文,简析作者的论证思路。(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17分)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献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1)引壶觞以自酌——  (2)审容膝之易安——(3)感吾生之行休——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悟已往之不谏    文入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B.既自以心为形役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门虽设而常关    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D.园日涉以成趣    臣具以表闻

3.加点词与“眄庭柯以怡颜”中的“怡”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B.大王必欲急臣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3分)

 

 

 

   (2)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3分)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下列各题。(8分)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①。剩喜②然犀处③,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

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吴钩:指刀,②剩喜:甚喜,非常喜。⑦然犀处:指采石矶.

1.“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这里的“周与谢”指的是____(写出其中一个的人名即可)。(1分)

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上片反映了作者“闻捷”以后的高兴、亢奋的心情,同时又包含有悲慨情绪。

    B.作者把采石鏖战的激烈战况构想成“骇浪与天浮”的画面,可见其词风豪放的一面。

    C.从题目《闻采石矶战胜》可以想见词人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写作本词的缘由。

    D.下片由回忆古代两位北抗强敌的英雄写起,情感低沉,充斥着浓重的悲绪。

3.画线句“借古讽今”,请就此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