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 宴饮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

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
宴饮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学者看来,宴饮可不是简单的饮食烹饪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我国考古学发掘证明,在远古时代,先后出现了两种宴饮的方式,第一种是竞争性宴饮,第二种是礼仪性宴饮。宴饮是早期部落(国家)的资源控制策略,是当时部落(国家)的贵族群体之间谋求更大利益和权力的工具之一,也是部落(国家)对外显示其“软实力”的方式。
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尉迟寺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宴饮的存在。陕西灵宝有一个西坡遗址,出土了距今5500―6000年的“宴会大厅”。这是一个83平方米的宴会厅,用于部落贵族举行盛宴。宴会规模之大,食品之丰富,令人惊叹。那么,在50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举行这样的盛宴,目的何在呢?原来,在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部落之间的竞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宴饮也就成了部落之间进行竞争的一种“武器”。在食物极其匮乏的远古时期,一场盛宴是该部落实力强大的最好证明,对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软实力”。
进入了早期国家时代之后,宴饮的地位更加重要,出现了“礼仪性宴饮”。这时的宴饮高度重视用餐器皿的规格,餐具由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变成了青铜器。伴随着社会关系出现裂变,宴饮也成为等级分化的标志。上层贵族希望通过大型宴会,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威望,获取拥戴,巩固现有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借以彰显自身的高贵和富有,宣示其统治阶层的身份。到了距今约4000年前,作为“礼仪性宴饮”最高规格的“国宴”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早期国家举办盛大的“国宴”,能够宣扬国威,宴会越丰富、越奢华,说明这个国家越富足、越发达,从而震慑四方,不战而屈人之兵。
远古时代,食物是最稀缺的资源,谁控制了食物,谁就拥有了权力。早期国家最大的威胁,不是侵略,而是饥饿,国之根本就是食物供给。作为软实力的宴饮,与作为硬实力的军队一样,在早期国家的政治关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竞争性宴饮”与“礼仪性宴饮”都有规模大、食品丰富的特点,都是“软实力”的体现。

B.在新石器时代,盛大的宴饮活动是部落贵族们在内进行权力争斗,对外宣扬实力的工具。

C.在早期国家时代,青铜器成为礼仪性宴饮的餐具,这说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飞跃。

D.宴饮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国家政治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根据文意,分条概述新石器时代的“竞争性宴饮”和早期国家时代的“礼仪性宴饮”有哪些不同?(5分)

 

1.13.(3分)B (“盛大的宴饮活动是部落贵族们在内部进行权力争斗”不是新石器时代宴饮活动的目的,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2.(1)出现的社会背景不同:“竞争性宴饮”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礼仪性宴饮”国家内部出现了等级分化。 (2)用餐器皿不同:“竞争性宴饮”使用陶器;“礼仪性宴饮”使用青铜器。 (3)宴饮目的不同:“竞争性宴饮”的目的是证明部落实力强大;“礼仪性宴饮”的目的是上层贵族巩固权力,显示富贵;国家宣扬国威,显示富足。 【解析】 1.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17分)
梅花引  
荆溪阻雪
(南宋)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以“白鸥问我泊孤舟”起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引出孤舟受阻的题意。

B.“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以问句形式,直接回答了“是身留,是心留”的问题。

C.“花外楼,柳下舟”回忆和故友同游的情景,与眼前冷清凄寒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D.词中“旧游”“梦也”等词语的重叠使用,使作品表达的情感回环跌宕,读来韵味十足。

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词中“我”的形象。(4分)
③结尾“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是怎样表达词人的愁情的?请加以解说。古诗词中写愁情的名句还有很多,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请从你熟悉的古诗词中另外举例,赏析其表达效果。(10分)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①尔卜尔筮,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诗经·氓》)
②诚既勇兮又以武,                。(屈原《国殇》)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
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⑤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⑥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⑦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取材于《墨子·尚贤》)

 

查看答案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第。 
武后证圣初,诏九品以上陈得失。子玄上书,言:“君不虚授,臣不虚受。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今群臣无功,遭遇辄迁,至都下有‘车载斗量,杷椎碗脱’之谚。”又谓:“刺史非三载以上不可徙,宜课功殿,明赏罚。”后嘉其直,不能用也。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
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介直自守,累岁不迁。会天子西还,子玄自乞留东都。三年,或言子玄身史臣而私著述,驿召至京,领史事。迁秘书少监。时宰相韦巨源、纪处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皆领监修,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而萧至忠数责论次无功,又仕偃蹇,乃奏记求罢去。因为萧至忠上书,言著史之“五不可”,又言:“朝廷厚用其才而薄其礼。” 萧至忠得书,怅惜不许。楚客等恶其言诋切,谓诸史官曰:“是子作书,欲致吾何地?”
始,子玄修《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不听。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乃著《史通》,讥评今古。徐坚读之,叹曰:“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开元初,迁左散骑常侍。会其子为太乐令,抵罪,子玄请于执政,玄宗怒,贬安州别驾。卒,年六十一。子玄善持论,辩据明锐,视诸儒皆出其下,朝有论著辄豫。殁后,帝读《史通》,称善。追赠工部尚书,谥曰文。         
(取材于《新唐书》)
注释:①论次:编写。②偃蹇:困顿艰难。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宜课功殿,明赏罚课:考核

B.擢太子率更令擢:提拔

C.楚客等恶其言切切:恳切

D.朝有论著辄豫豫:通“与”,参与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
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B.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乃奏记求罢去
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

子玄请于执政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
(臣子)随便接受官职不是忠诚,(君王)任意授予官职不是恩惠。

B.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
刘子玄为士人没有良知并甘心于这种祸乱之状而感到哀伤。

C.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
刘子玄苦于长官太多,想法、观点不能统一。

D.朝廷厚用其才而薄其礼

朝廷虽然重用他的才能,但却鄙薄他的为人。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刘知几少年时对《左传》颇感兴趣,听讲后还能辨析疑难。父亲了解了他的想法之后就答应教授他《左传》。

B.刘知几因为萧至忠多次指责他编史无成效,加上仕途不顺等原因曾自请离职,萧至忠最终并未答应刘知几的请求。

C.刘知几在编写《武后实录》时,因为意愿不能实现,于是就写了《史通》来讥评今古,引来徐坚等人的不满。

D.刘知几自视极高,在史学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后因替犯罪的儿子求情而遭贬。去世后,皇帝还是肯定了他的史学贡献。

 

查看答案

把下面带序号的语句组合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之为人,在于人有思想。                  ,而且还能够用行动来实现思想。
①从现象中看出本质             
②能够用语言来表达思想
③有思想的人能够从事物的个性中看出共性
④人不但有思想
⑤用文字来记录思想

A.③①④②⑤

B.④②⑤③①

C.③④②⑤①

D.②⑤③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