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面所给材料,提取三个关键字来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
自进入高三校区学习以后,同学们的学习、娱乐和生活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作业不仅难,更是多了好几倍,挤占了大量的娱乐空间,同学们即使有了娱乐时间,可空间太有限了,几个人打球,绝大多数的同学只得围观,用“干吼”来放松自己,为了提高成绩,一部分同学一改高一高二住校的习惯,让父母在校外租了房子,自己从学校搬进了新租房,每当放学的时候,通宿生进出校门,形成了来去匆匆的风景线。
仿写下面这个句子。(你可以把句中的“古园”换成别的地方或别的事物来写,表达的情趣可以是“寂静”也可以是别的什么。)(5分)
古园寂静,你甚至能感到神明在傲慢地看着你,以风的穿流,以云的变幻,以野草和老树的轻响,以天高地远和时间的均匀与漫长。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提倡孝道,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有关孝道的一些熟语。对下面两个熟语,或解说它的意思,或用它来造句(理解意义基础上的造句),均可。(6分)
1.屋檐水,点点滴。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各题(22分)
吾乡何处
徐怀谦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到哪一个乡呢?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的城市?是父母的身边还是妻儿的身边?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山东农村老家, 老家,承载了我童年的梦。犹记夏夜乘凉时,躺在庭院里的草席上,看繁星满天,听知了鸣唱,长辈们叼着烟袋,火星明灭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懒婆娘的故事讲孤魂野鬼的故事。老家,因了父母的存在,挽系住了一颗游子的心。我们姊妹三人,天各一方,一个在北京,一个在青岛,一个在县城,只把老人闪在家里,他们内心的孤独令我想起来就觉得有些寒凉。可是,为了生计,有什么办法呢?从长远计,也在县城给他们买了房子,可他们就是不去住,他们舍不得离开他们住了几十年的乡下,舍不得可以推门而入、随意拉呱儿的左邻右舍,舍不得这里的空气和水土。故乡是他们生命的根,而他们是我生命的根。
老家并不是我唯一的故乡,因为它有很多陌生的地方让我难以走近。比如,鱼肉乡里的村官,污水横流的街道,越来越势利的人际关系,扩大点范围说,我所接触到的乌烟瘴气的官场,公款吃喝的酒风,迎来送往的繁文缛节,这一切都让我对故乡望而生畏。
于是,我的心灵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根。不管是北京的郊区还是秦岭深处的小山村,不管是有“中国最美的乡村”之称的江西婺源还是地处荒远的云南村落,只要那里有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只要那里能让我忘却都市的喧嚣,它们都可以给我故乡般的慰藉。
最难忘怀的是几年前夏夜的镜泊湖。那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度假胜地。和友人信步走到宾馆旁边的凉亭小坐。天南地北正聊得兴起的时候,有一种声音加入了,接着,第二种第三种第N种……一场独具特色的草丛音乐会开始了——数不清的虫鸣,啾啾唧唧,你唱我和,每一个小生灵都乐意放开自己的歌喉,并不是为了比赛为了炫耀,只是为了自由歌唱自由表达,声音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没有一刻的停歇,可是听上去一点都不单调。我陶醉于这宇宙间最美的音乐,在都市里我们所见的除了水泥丛林,就是人,然后就是几只可怜的宠物,谁曾有过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我们早已习惯了单调,习惯了远离大自然,习惯了悬浮在空中的无根生活,一旦置身于真正的大自然中,反而有些隔膜了。其实,飞蛾、蚊蚁、昆虫,它们才是离大自然最近的生灵,没有它们的加入,人类是会寂寞许多的。于是无端地替都市人难过起来——他们的精神故乡在哪里?在胡同里的大槐树,抑或压根就没有故乡?
我们的背井离乡算得了什么?我们的打工生涯又有何委屈可诉?泥土中固然有我的故乡梦,而城市中唯我独尊的那间书房、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写作生活、三两知己的倾心交流,又何尝不是吾心安处?人生无常,我们不过是世间的匆匆过客,如果让自己的心终生流浪,不得安处,岂不是太对不起带我们来世上的父母?那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呢?在我看来,“节欲”是最根本的方法。如果一个人欲望太强,那么,即使他身居乡下,也不会领略那些优美的田园曲的,他们会继续因为股票的涨跌而失眠。如果他节欲有方,那么,都市的霓虹灯不会迷失他回家的路,别人的豪宅洋车不会打乱他行走的步伐,交际场的纸醉金迷不会让他眼花缭乱,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浮华都是外在的,进入不了自己的心灵。
“此心安处是吾乡”,说得真好。无论城乡,无论顺逆,无论穷富,无论贵贱,找到一个让自己心安的支点吧,那是你幸福的根源所在,是安妥你灵魂的精神故乡,是人类亘古以来孜孜以求的一个梦。
1.请说明文章第四自然段的作用。(6分)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故乡是他们生命的根,而他们是我生命的根。
(2)我陶醉于这宇宙间最美的音乐。
3.文章是围绕“吾乡何处”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故乡的理解。(6分)
名篇名句填空,在下面两组中任选一组填写。(5分)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 , ,特为尤甚。(李密《陈情表》)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阐述,在满足物质条件之时,还需要有精神文明,“ , 。”
(2)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之下矣。(苏洵《六国论》)
阅读下边一首宋诗,完成后边题目。(8分)
(1)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请说说“催”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