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 每小题3分) 略论思维的“惰性” 章炳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 每小题3分)
略论思维的“惰性”
章炳元
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未来。爱因斯坦依据广义相对论作出的光线偏折.引力红移.引力辐射等科学预言,马克思依据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表明了人类的思维具有多么惊人的科学预见性!不仅如此,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现代化水平,充分显示了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的巨大威力!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人类的思维除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外,又有保守性和“惰性”的一面;它既能跑到实践的前面去指导实践,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毛泽东同志曾列举当年游击战争的例子说:当斗争发展使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后,“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然还是在山上”。这种思想落后于存在的现象,除去客观因素外,正是思维“惰性”的反映。自然界的物体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因此静止的东西你要让它动起来必须下大力,而运动着的东西你要让它停下来也必须花大劲。人们的思想也往往这样:当一种新事物.新理论刚刚出世时,总会受到各方面的挑剔和反对,许多新发现往往就这样被窒息于呱呱坠地之时;可是,对于已经流行的观点,即使有弊病也很难纠正。贝佛里奇在列举科学史上许多这样的事例后说: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席勒在谈到这种抗拒心理时甚至这样说:“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
形成这种思维“惰性”的心理因素有三个。一是因循守旧。人脑有一种依据业已流行的传统观念,而不是依据面前的新情况作判断.论是非的强烈倾向。当普朗克实际上已经冲破经典物理学框框,提出量子假说,向着微观世界迈步时,他却“作茧自缚”,仍然抱着传统的观念不放,力图把自己的新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轨道,结果徒劳无益。而爱因斯坦正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辐射和吸收上,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二是迷信权威。伽利略发现的“摆动定律”和“落体定律”,所以遭到那么多人的讥笑和反对,就是因为他推翻了被奉为权威的亚里斯多德的“摆幅短,需时少”和“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的错误观点。为此,伽利略深有感触地说:“这些人甘心情愿做亚里斯多德的奴隶,把他的什么话都奉为圣旨,一点不能违反。”三是怕犯错误。德国化学家维勒在从无机原料合成有机尿素后,却在有机化学面前却步了。其原因,在他给老师的信里说得很清楚:有机化学就像是一片“原始热带森林”,是“一片狰狞的.无边无际的.使人没法逃得出来的丛莽,也使人非常害怕走进去”。看来,正是胆怯和害怕出错扼杀了维勒的创造性思维,使他畏缩不前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得好:“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扼杀了创造性思维,也就扼杀了科学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项开创性工作,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就要破除思维的“惰性”。倘若只会顺着权威的思路和传统的观念去想,只会进行再生性的和习惯性的思维,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有开拓和进展。唯有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等“惰性”心理,才能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使创造性思维的灿烂花朵盛开,杰出丰硕的果实。
1.下列对“思维惰性”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   )

A.人类思维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的心理特征。

B.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未来。

C.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

D.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精辟指出了人类容易产生思维惰性的三个主观原因——因循守旧.迷信权威.怕犯错误。

B.本文充分发挥敢于质疑的精神,对“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惰性产生的心理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C.作者鼓励人们打破传统和权威的思维桎梏,克服思维的“惰性”,让创造思维的花朵盛开。

D.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和著名人物的许多言论,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却又无堆砌之感。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因而能自觉地控制思维“惰性”的产生。

B.人类只要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三种“惰性”心理,就能充分发挥好思维的创造性。

C.人类思维常常超前于实践,又时时会落后于实践;既能指导实践,又限制新事物发展,所以人类难以驾驭。

D.人脑中的固守现成流行的传统观念的倾向,使得人们无法对面前的新情况作出是非判断。

 

1.A 2.B 3.D 【解析】 1.根据原文“它……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可知判断是正确的。 B.D两项是谈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非思维“惰性”,不合题干要求。C对概念内涵的揭示不明确,应排除。 2.B 项中恩格斯所言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指人类的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不是“思维的惰性”。 3.D A强加因果,况且,思维惰性也不能自觉控制。B文中指出的三种心理只是阻碍思维创造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的主观因素,二者不能构成充分条件关系。C强加因果,推不出“人类难以驾驭”的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央财政已紧急下拨救灾资金2亿元,用于青海地震灾区的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B.在校的大学生应当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尽可能利用大学的资源多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做到“一专多能”,以适应更多岗位的需要。

C.《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动物园全面清理各类动物表演项目,坚决取缔和禁止有悖动物园公益性质的行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台湾“五都选举”选后,部分绿营人士称虽然蓝营赢了席次,但是绿营赢下了基本盘,对于这个说法,深绿学者金恒炜不以为然。

B.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C.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莫斯科的言论已经被俄罗斯和欧洲媒体爆炒到一字不漏,其言论的前后矛盾不仅令本国媒体惊诧,还被国民贻笑大方。

D.你尽管安心养病,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迭床架屋买椟还珠大材小用人才辈出

B.认识肤浅悬梁刺股兵慌马乱张皇失措

C.风雨如晦掎角之势工程竣工实地勘察

D.流连忘返厉行节约山青水秀却之不恭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叱咤风云 chà开花结果 jiē拈花惹草 niān牵强附会 qiǎng

B.莺啼鸟啭 zhuàn弄巧成拙 zhuō应届毕业 yīng奄奄一息 yǎn

C.面面相觑 qù潜移默化qiǎn风尘仆仆 pú监守自盗 jiān

D.敲骨吸髓suí大大落落luō一哄而散 hòng淙淙流水 cóng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2分,每小题3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先进》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子哂之哂:微笑。

B.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足:使……富足

C.因之以饥馑因:趁着

D.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或:有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②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B.①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②为国以礼

C.①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①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②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3.对下列各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吾与点也        ② 唯求则非邦也与   
③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④鸟兽不可与同群   
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⑥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A.①③④⑥相同, ②⑤不同。

B.③④⑥相同, ①②⑤都不同。

C.③④⑤相同,②⑥相同,①与其它不同。

D.③④⑤⑥相同,①②不同。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曾皙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万民同乐的太平盛世景象,也是一个国家德政达到极致的体现,这正好符合孔子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B.此篇结构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子路性急直率,有点粗疏鲁莽;冉有、公西华谦虚谨慎,平易谦和;曾晰则显得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

C.这段文字平淡自然,含意深隽,丝毫没有斧凿痕迹,却在眼前平易事中信手勾勒出一幅先贤论志的图画。

D.弟子们谈到自己的人生理想时,孔子表示了不同的态度:对曾皙表示非常赞同,甚至欣赏;对子路表示肯定,用微微一笑含蓄地表达对弟子的满意;对冉有、公西华没有表示可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