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地球上的王家庄 毕飞宇 队长把鸭子统统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地球上的王家庄

毕飞宇

  队长把鸭子统统交给了我。每天天一亮我就要来放鸭子。我把鸭子赶到河里,再沿河赶到乌金荡。乌金荡是一个好地方,水底下长满了水韭菜。水下的世界是鸭子的天堂,它们的屁股对着天,脖子伸得很长,在水的下面狼吞虎咽。为什么鸭子要长一只长长的脖子?原因就在这里。鱼就没有脖子,螃蟹没有,虾也没有。我已经八周岁了。按理说我应当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们讲刘胡兰的故事、雷锋的故事,可是我不能。我们公社有规定,孩子们十岁上学,十五岁毕业,一毕业就是一个壮劳力。

  那些日子父亲突然迷上宇宙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喜欢黑咕隆咚地和那些远方的星星们呆在一起。父亲站在田埂上,一手拿着手电,一手拿着那本从县城里带回来的《宇宙里有些什么》。父亲的举动充满了神秘性,他的行动使我相信,宇宙只存在于夜间。父亲的眼睛在夜里睁得很大,白天蔫得很,偶尔睁大了也是白的多,黑的少。

  父亲从县城还带回了一张《世界地图》。这张《世界地图》在王家庄闹起了相当大的动静。吃过晚饭之后,我的家里挤满了人,主要是年轻人,一起看世界来了。这张《世界地图》验证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世界是沿着“中国”这个中心辐射开去的,由此派生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世界地图》同时修正了我们关于世界的一个错误看法。王家庄的人们一直认为,世界是以王家庄作为中心,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纵情延伸。现在看起来不对。世界的开阔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知,也不呈正方,而是椭圆形的。

  看完了地图,我们来到了大队部的门口开始讨论。地图上什么都有,甚至连美帝、苏修都有,为什么反而没有我们王家庄?王家庄所有的人都知道王家庄在哪儿,地图它凭什么忽视了我们?这个问题我们完全有必要向大队的党支部反映一下。世界一定有一个基础,这个是肯定的。可它在哪里呢?如果支撑我们的那个东西没有了,我们会掉到什么地方去?这个问题吸引了所有的人。人们聚拢在一起,显然,开始担忧了。

  王爱国又提出了一个更令人害怕的问题,如果我们出门,一直往前走,一定会走到世界的尽头,白天还好,万一是夜里,一脚下去,我们肯定会掉进无底的深渊。我们只能不停地坠落,一直坠落,永远坠落。王爱国的话深深吸引了我们,我们感受无边的恐惧,我们几个小的紧紧地挨在一起。但是,王爱贫马上说,地图上清清楚楚,世界的左边是大西洋,右边也是大西洋,我们怎么能走到大西洋里去呢? 

  听了他的话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同时心存感激。然而,王爱国立即反驳说,假如我们坐的是船呢?王爱国的话又把我们甩进了无底的深渊。就在这个最紧要的关头,还是王爱贫挺身而出了。 “如果船掉下去了,那么满世界的水都淌到了哪里?”我们看了看身后的鲤鱼河。水依然在河里,我们看到了希望,心安理得。

  但是,我还是不放心,我要在父亲那里找到安全,找到答案。父亲站在田埂上,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手电,仰着头。我说:“王家庄到底在哪儿?”父亲说:“我们在地球上。地球也是宇宙里的一颗星。”我从父亲的手上接过手电,到处照,到处找。星光灿烂,我急了,说:“地球在哪里?”父亲说:“地球是不能用眼睛去找的,要用你的脚。”父亲对着漆黑的四周看了几眼,用手掸了掸身边的萤火虫,犹豫了半天,说:“我们不说地球上的事。”我把手电塞到父亲的手上,掉头就走。走到很远的地方,对着父亲的方向我大骂了一声:“都说你是神经病!” 

  我坐在小舢板上,鸭子围绕在我的四周,我要带着我的鸭子,一起到世界的边缘走一走,看一看。我把鸭子赶出乌金荡,来到了大纵湖。大纵湖一望无际,我坚信,穿过大纵湖,只要再越过太平洋,我就可以抵达大西洋了。我没有能够穿越大纵湖。事实上,进入大纵湖不久我就彻底迷失了方向。我是第二天上午被两位社员用另外一条小舢板拖回来的。鸭子没有了,这一次不成功的探险损失惨重,队长提起我的耳朵,把我拽到了大队部。大队书记在那儿,父亲也在那儿。父亲无比谦卑,正在给所有的人敬烟,给所有的人点烟。父亲一看见我立即走了上来,厉声问:“鸭子呢?”我用力睁开眼,说:“掉下去了。” “掉到哪里去了?”我说:“掉下去了,还在往下掉。”父亲仔细望着我,摸了摸我的脑门。掴了我一个大嘴巴,告诉大队支书说我有神经病。

   “神经病”从此成了我的名字。我非常高兴。它至少说明了一点,我八岁的那一年就和我的父亲平起平坐了。                                        (选自《上海文学》,2002年第1期,有删节)

1.概括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分)

2.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青年们在大队部门口展开讨论这一情节?请作简要分析。(6分)

3.怎样理解“地球是不能用眼睛去找的,要用你的脚”这句话?(4分)

4.这篇小说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对下面问题进行探究。(9分)

(1)我为什么骂父亲是“神经病”?当“神经病”成了我的名字,我为什么非常高兴?(5分)

(2)抛开小说中“文革”特定的历史背景,谈谈这篇小说在今天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4分)

 

1.①父亲是落后年代和愚昧环境里的知识分子形象,有探索科学和知识的热情,有独立思考的品质。②他是一个孤独的另类,不被别人理解。③他对落后和封闭的现实不满,渴望改变现实,但在现实中又很卑微谦恭。④作为父亲,他鼓励和支持儿子探索世界,是一个启蒙者。 2.①写出了青年们的愚味无知和探求示知世界的渴望。②暗示了以王家庄为代表的愚昧落后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③表达了作者对文革的嘲讽和批判。④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我对世界的探究。 3.①父亲用这句话告诉儿子地球在脚下。②我们的眼睛往往被欺骗,科学和知识必须亲身去实践。③父亲用这句话鼓励儿子去探究世界。 4.1)第一问①人们都认为父亲是神经病。②父亲对我的回答让我难以理解。③父亲在我眼中充满神秘性。 第二问  虽然我不能理解父亲,但父亲对世界的探索使我感到既神秘又神往,我去探求世界,其中有父亲对我无形的感召,也有我对父亲的模仿,将我像父亲一样被人称为神经病视为别人对自己的肯定,所以非常高兴。这种表现是成长中的儿童的特有的心理。 (2)参考示例①教育的缺失将导致科学知识的缺失,导致社会的愚昧落后,所以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保持和引导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世界的天性,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原则。③妄自尊大是我们的民族劣根,它往往伴随着愚昧无知,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民族素质的提高任重道远。 【解析】 1.每点2分,答出3点即为满分。 2.每点2分,答出3点即为满分。 3.每点2分,答出2点即为满分。 4.(1)第一问2分。每点1分,答出2点即为满分,第二问3分。 (2)4分,就一点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下列名句空缺部分(任选一组)(5分)

第一组:

①安能屈豪杰之流,              ,发其志士之悲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杜牧《阿房宫赋》)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④吾所以为此者,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

第二组: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

⑧人非生而知之者,                。                (韩愈《师说》)

⑨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苏轼《赤壁赋》)

⑩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                。(《荷塘月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8分)

秋日怀九华旧居

杜荀鹤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

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注】①五字,即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②陆沈:比喻沉沦不被人知。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4分)

 

2.联系全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

包公祠记

【清】王概

始余闻孝肃祠在庐郡南城之香花墩。墩隆然水中,径以长桥,既隔尘嚣,复多高柳芙蕖之属。水木明葱,凫鱼上下,颇极林野之盛也。及客合州,冬晴多暇,遂一往谒,则旱已五载,水泉尽枯竭,竹树枯 赤者,桥半就圮。入顾,庭宇漫不扫除,一若终岁无人践履,因而慨叹者久之。

公殁且六百年,而犹霜凛冽。凡有祈祷,畏其太聪明正直,率诣他所,未敢挠触,则是神聪明正直尚且抵牾斯世,何况于人乎!顾余则有为公辩者,公以张方平故,致欧阳修有“蹊田夺牛”之语,然终谓公孝行直节。公性囧峭直,心甚嫉恶,然未尝不推本忠恕。而世传诛合州妖僧,断嘉禾吏手,生埋少妇,力沉妖伎,皆包恢事。考宋有两包:一为孝肃;一为文肃,乃包恢。恢亦进直龙图,两公姓同官同,吏治刚正明察又同。《宋史》于孝肃纪载寥寥,而于文肃政纪特详,皆足悚人闻听。今则农夫红女知有考肃而不知有文肃者,岂非文肃意近于苛,孝肃心存乎忠恕,乃足传欤?又《宋名臣言行录》载孝肃公为京尹,杖吏宽囚,卒为吏所卖,是王可观仁以过欤!余斯言也,非为孝肃要闾里之祷祀,诳愚俗而致矫诬也。良以孝肃为古名臣,非仅搏激孤峻,有霜肃而无露滋者。窃恶后之君子未善学公,故特标举公之通体仁恕而扬厉中外,人果如是居心,公亦未尝不可并驾欤!

孝肃亲殁,庐墓终丧,犹不忍舍,为古孝子。乡之父老当稍加修茸其祠。每值朔望,就讲三纲以教于乡,谅亦孝肃之所乐闻。至来祷祀,惟民之于国、子之于亲,分所当为。而稍设私心者,幸悉如前之远望却步,无以余言视公过宽,恐公又不尔矣。

孝肃宅在郡城凤凰桥,墓逾城十五里,是盖其读书处云。

(选自《古人笔下的安徽胜迹》,有删节)

    【注】①据《宋史·包拯传》,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庭宇漫不扫除        漫:完全      B.顾余则有为公辩者    顾:考虑

   C.诳愚俗而致矫诬也    致:达到      D.良以孝肃为古名臣    良:的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而慨叹者久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公殁且六百年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C.有霜肃而无露滋润者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无以余言视公过宽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下列对原文有关纳入那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包拯生前性格峭直,嫉恶如仇,死后也令人畏惧,避而远之,但他能以忠恕为

本,有其宽和的一面。

   B.包拯与包恢同为宋代名臣,两人均有政绩,在当时有人对包拯的评价就有褒有

贬,后人也多有误传。

   C.文章以议论为主,记游为辅,作者阐明了自己对包拯的评价,字里行间也流露了

对包拯的敬仰之情。

   D.包拯为君之臣刚正严明,为人之子又极为孝行,所以作者在朝廷内外大力宣扬,

让人们好好学习他。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墩隆然水中,径以长桥,既隔尘嚣,复多高柳芙蕖之属。

 

②岂非文肃意近于苛,孝肃心存乎忠恕,乃足传欤?

 

③每值朔望,就讲三纲以教于乡,谅亦孝肃之所乐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

一切始于世博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最新潮的产品及概念模式的由衷赞叹。每一届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参与世博会与日本同步,但没有日本学得彻底。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

    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历届世博会对促进各国技术创新、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然而,在根本意义上,世博会的功用还不限于单纯的经济和科技交流,而是范围更为广大的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博览会以娱乐休闲、交流沟通为特征,体现着民族和谐的理念。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就宣布藉由博览会实现全体人类之间和平与高尚的竞争,促进彼此相互了解,以增进进人类福祉。其宣示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博览会是一种以教育民众为主要目的的展览活动,它详细罗列了人类满足文明需要拥有的手段,展示人类活动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前景。它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根据以往的经历或者借助未来的曙光来启发思考。此外,促进交流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是博览会的另两个目的。博览会一方面提供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展示与比较,互相学习充实,另一方面有助于接受他人的差异,更好地寻求谅解。

    世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1974年斯波坎国际博览会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1982年诺克斯维尔国际能源博览会,首次以能源问题为主题。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城市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理念,该世博会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将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为新技术核心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1851年伦敦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预示着人类建造史上“玻璃时代”的到来;1889年巴黎世博会留下的埃菲尔铁塔,象征着“钢铁时代”的来临。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是通过世博会的介绍而在全球传播开来。作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博览会浓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下,也会相应地开始自身的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从而被纳入世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之中。

    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均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进而促进举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上海世博会不仅带来了世博会自身需要的投资建设,而且能加快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借助“世博会效应”,一个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在本世纪迅速崛起。“一切始于世博会”,21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博会为契机而腾飞。

(摘编自乔兆红《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会与社会发展》有改动)

1.从原文看,下列对于“一切始于世博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一届世博会都云集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成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B.每一届世博会都给人类带来最新潮的产品,新的概念模式也在展会上涌现。

   C.日本等国家正是起步于世博会而走向发达,他们效仿西方国家创办博览会。

    D.作者渴望中国能够借助举办2010年世博会腾飞于世界,并且对此充满信心。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博会让人们在休闲和娱乐的同时,也通过展会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教育和启发人类积极思考,有利于互相之间接受差异。

   B.世博会虽然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但它自诞生起就承担了促进人类的和平与交流的责任,各国都是凭借着这一理由成功举办博览会的。

   C.世博会是世界发展的平台,许多关系到世界未来和发展的重要话题,比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都是通过世博会引起人类的关注。

  D.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新之举,上海市也因此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的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博会的交流有多个层面,虽然经济和科技交流促进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但最根本的是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B.受上海世博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相对落后的中国将会开始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以融入一体化的世界。

   C.上海将藉由2010年世博会使自己的城市功能比如基础设施等得以提升,同时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D.基于世博会对主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带动作用以及上海的地域位置考虑,上海世博会必将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崛起。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