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语文是盐 胡展奋 ①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语文是盐
胡展奋
①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的言论,这原本正常。但渐渐地,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脆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
②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的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的灵性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语文教育之弊。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③语文是什么?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因为它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如同盐——《尚书》:欲作和羹,尔惟盐梅。”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
④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但是语文课的终极关怀并不是“批量地生产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断文识字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纵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⑤是的,有的当下看起来很“伟大”的作家喜欢说,我从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没有语文之前,人类就不交流了?金文有什么语法?甲骨文有什么语法?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语法?我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就拿我来说,不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
⑥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过河拆桥”。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用水”很多年了,但这一点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油来使。
⑦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宣言就像“伟大”的厨师宣称“我用酱油、用味精照样烧菜,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髓质”还不是盐吗?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怎么能睁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假如不“入泮”(清代称考中秀才为“入泮”),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遑论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吧。
⑧语文是盐。在你立志成为什么“家”之前,还是要上上语文课的,因为人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作家,特别是当下一些所谓的“名家”。
⑨他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议论文一般是有感而发的,本文就是针对一些批评语文教育模式的言论而阐述己见的。

B.行文过程,作者在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观点的同时,对某些错误言论进行驳斥,立论与驳论相辅相承。

C.“忘恩负义”与“过河拆桥”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具体语境中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

D.“欲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要想做出美味可口的食物,这当然要首推盐和梅了。强调了盐和梅在烹调中的重要作用。

E.“纵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强调了语文并不是文学,它有自己的学科特点。
2.下列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用“牙好,胃口才好”与“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进行对比,说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B.文中采用“没有盐,人类的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与语文是“基础学科”作类比,说明盐在人类生活中的必要性。

C.第五段采用例证法,作者旨在用事例说明可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

D.本文主要采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在文中“过河拆桥”是指谁?其表现怎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分)
4.联系全文,文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5分)

 

1.AE 2.D 3.一些作家(或“有些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1分)。他们在做学生时,语文成绩大抵都很好,未成名时常以此为炫资;成名后却常鄙薄起语文教育。(2分) 他们不自觉地按照规则行事,却说“语文根本没有规则”,“都是语文惹的祸。”(2分) 4.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1分)  “语文是盐”说明语文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2分) 同时,又是通用地为所有人服务的,因此人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2分) 【解析】 1.A,与开篇的第一句话的意思不相符。本文是针对“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的现象而阐述己见的;E,强调语文是通用地为所有人服务的,说明即使是天才,也离不开语文。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2.A,不是对比,而是类比、比喻;B,说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C,是“‘伟大’的作家”用事例去说明可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而不是作者意图。 3.只谈他们“拆桥”——鄙薄语文的言论,分别扣1分。 4.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2)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题红叶    唐 · 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 宫     唐 ·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这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尽相同的,请分析其异同(4分)。
(2)韩诗委婉含蓄,元诗平白如话,请指出各采用什么手法写宫女的心事和命运。(2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无可比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B.我们看过很多中国现在流行的选秀,比如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超级女声”,那是从美国、日本传过来的。

C.香港人向来都只是低调地一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但在困难时刻,香港人却自然会挺身而出。

D.中国航天人把独立研发的“嫦娥一号”卫星送往太空,实现了国人的美好愿望,使中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查看答案

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不管是      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都是不足取的,要义在于     。圆明园的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    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      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     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

A.修造保存崭新不是/而是

B.修缮保存崭新不但/而且

C.修缮保管时新不是/而是

D.修造保管时新不但/而且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倾心创作的《随想录》力透纸背,情透纸背,堪称一本伟大的书。

B.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是生米煮成熟饭,再无限期拖延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C.近年来,“东突”恐怖势力通过暗杀、爆炸、投毒等手段,在甘肃进行恐怖活动,制造了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恶性事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D.那一年,在这座文化独特的城市街头,一连出现了三本特立独行的时尚杂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