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名句填空(限选4题)(每空1分、共8分)
(1)耳得之而为声, 。取之无禁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
(2) , 。不有佳咏,何申雅怀?(《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4) ,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湘夫人》)
(5) ,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 。(《李凭箜篌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①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注]①六丁:道教中的火神。
(1) 有人说,“偷”字在词中最为传神,试加以分析。(4分)
(2) 作者观赏鹅湖山时的心情怎样?试作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西湖七月半①
张岱②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③,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④,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注]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②张岱(1597--1679), 明末清初文学家。③昭庆:昭庆寺,在西湖东北岸。断桥:原名保佑桥,唐代改称断桥。④里湖:西湖分外湖、里湖、后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灯火优傒伶人,戏曲演员 |
B.或匿影树下或者 |
C.列俟岸上等待 |
D.向之浅斟低唱者出 刚才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席其上 吾其还也 |
B.以五类看之秦亦不以城予赵 |
C.一一簇拥而去 太后盛气而揖之 |
D.向之浅斟低唱者出 作《师说》以贻之 |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4分)
(2)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4分)
(3)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4分)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某单位开展了“廉政教育”座谈会,与会同志表示:“年关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考验,在礼尚往来中我们还是如履薄冰好。” |
B.鸟儿在天空和林子中高傲地啁啾,不亦乐乎地将觅来的食物衔给嗷嗷待哺的幼崽。 |
C.在第六届中国长春君子兰节上,一盆前来助兴的法国兰真是国色天香,美不胜收,受到了观众的追捧。 |
D.王聪与肖强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平时他们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这次考试又是年级并列第一,可谓“针尖对麦芒”。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赍发(jī) 盗跖(zhí) 蟊贼(máo) 踯躅(zhú) 乍暖还寒(huán) |
B.牲醴(lǐ) 岑寂(cén) 火钵(bó) 笑靥( yǎn ) 少不更事(gēng) |
C.孱头(càn) 目眦(zì) 浸渍(zì)肄业(yì) 长歌当哭(dāng) |
D.悦怿(yì)迤逦(yǐ)弄堂(lòng) 新正(zhēng)拗他不过(ào)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 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或看法?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 7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