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鹩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

③鹩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简要陈述。(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进行赏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君虚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李君虚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李君虚下帘不视也。门生王铁盗其衣,李君虚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王铁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李君虚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 “人无知者。”李君虚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李君虚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李君虚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李君虚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

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李君虚谋诛之,君虚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李君虚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君虚。李君虚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李君虚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续古今传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            尚:娶

    B.时人以方何平叔                  方:比作  相比

    C.莫不延首目送之                  延:邀请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          令:美好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君虚“有器度”的一组是(    )(3分)

    ①帝与李君虚谋诛之,君虚以为不可  ②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③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④李君虚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⑤李君虚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⑥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君虚喜欢安静。他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营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李君虚

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李君虚不爱钱财,为官清廉。有人偷了他的衣服被他发现,他不但不追究,反而为

盗衣人着想;父亲死后,家里的财产全给弟弟;有人要给他金子买官,他坚辞不收。

C.李君虚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他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

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彧、谢庄的赞扬。

D.明帝在遗诏中任命李君虚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

主,但明帝更属意于李君虚,由此可见皇帝对李君虚很器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铁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2)李君虚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霸王别姬: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

    “霸王别姬”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果我们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虚假报道,可能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荒谬绝伦。其实就从司马迁《史记》的字里行间,只要不带偏见地仔细寻觅,我们就完全可以把事情的真相还原出来。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四个与霸王别姬有关的场景: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在场景一和场景二中,项羽身在楚军垓下大营,虽说“兵少”,但也只是相对汉军的重兵而言。《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虽然经过此前与汉军的拼死搏杀会有所损失,但到被围时为止,汉军还没有对楚军构成歼灭性打击,因此守卫在垓下大营的楚军至少还有数万,否则汉军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大军直接一拥而上灭了项羽即可。而且后来知道项羽率800余骑出逃后,汉军只派了5000骑去追,若不是垓下大营中还有大量楚军英勇奋战,刘邦是不会如此不把项羽放在心上,让五六十万大军在营中睡大觉的。   

    然而,到了场景三和场景四,项羽“直夜溃围南出”时,身边却只带了“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那么其他在垓下大营的几万楚军到哪里去了呢?只有一个解释——他们被项羽抛弃了。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说整场垓下战役中,汉军“斩首八万”。考虑到楚军一共也就是10万人,可以说基本上全军覆没,除了个别侥幸逃走和数千至万余人被俘之外,其他都血洒疆场了。垓下一战中,10万楚军竟然死了8万,而又没有任何刘邦杀俘的记载,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  

    与英勇的楚军官兵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表现得如此怯懦的项羽。要知道,在垓下大营中的项羽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手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江东还有广阔的天地,汉军的围困看起来也不太严密(否则不会直到天亮才发现项羽突围),他是完全可以率军突围,再谋求卷土重来的。曾经一度英勇无敌的项羽为什么在垓下表现得如此不堪,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项羽一生纵横疆场,从来没有过经受挫败的经验。然而,在垓下他平生第一次兵败被围,这对他肯定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当众“大惊”和“泣”的项羽很可能已经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否则作为一个三军主帅,他是绝不应当当众有这样的行为的),一曲《垓下歌》充分反映出了他绝望的内心世界。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项羽最终“不肯过江东”的决定,很可能就是针对自己弃军而逃的这一行径而言。

    分析到这里,霸王别姬的真相已经很清楚了,简而言之,就是一场项羽在战事不利的压力下,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的丑剧。然而,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生花妙笔之下,通过突出局部(别姬、突围、自刎)、无视整体(弃军而逃的性质、剩余楚军的命运)的方式,竟把一场丑剧装裱成了一曲壮丽的英雄史诗,造成了这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懦夫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那八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地下有知,情何以堪啊!

    (摘自《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霸王别姬是虚假报道”的理由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四面楚歌”时,虽有些损失,还有数万之众,项

羽弃军而逃是懦夫之举,司马迁却把他写成了英雄。

B.垓下一战,10万楚军竟然有8万战死疆场,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在《史记》

中这些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了,逃跑成了壮举,懦夫成了英雄。

C.项羽在垓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且汉军防守又不太严密,项羽完全可率大军突出重

围,没有“别姬”之必要。

D.汉数十万大军围困,四面楚歌,项羽精神崩溃,置数万将士于不顾,仓惶而逃;但

在太史公的笔下,丑剧却成了壮丽的英雄史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四面楚歌时,项羽的军队尽管比刘邦的少,但还是可以拼杀一番的,可是,项羽仅

带800余骑突围了。

B.大部分楚军战死在疆场,其余的则全部被项羽抛弃,楚军官兵的英勇顽强与项羽的

怯懦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C.太史公司马迁通过突出项羽、无视楚军的方式,把懦夫塑造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

即那八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却被遗忘。

D.项羽在垓下被围的时候应该想到自己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江东还有广阔的

天地,他可以突围回江东谋求卷土重来的机会。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霸王别姬时项羽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也许已经精神崩溃,否则一向所向披靡的项羽不会当众“大惊”和“泣”。

B.垓下被围的压力,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使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

C.本文作者从《史记》的描写中找出文字,互相印证,发现了霸王别姬背后的历史真相,提出了新的见解。

D.本文告诉我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项羽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才是历史的真相。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花的纤柔是一种姿态,树的挺拔也是一种姿态;迅疾奔驰是一种姿态,悠闲徜徉也是一种姿态;仰望天空是一种姿态,关注脚下也是一种姿态……

你心目中最美的姿态是什么样的?请以“最美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所写内容必须在标题范围之内。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勤”为话题,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4分)

                                                                       

                                                                       

 

查看答案

请仔细观察漫画,概括出寓意。要求:不超过35个字。(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