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常常要经过十字路口,红绿灯,交通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常常要经过十字路口,红绿灯,交通警,车来车往的都是喧嚣……方向与选择,混乱与规则,从众与坚守,瞬间的生活场景,往往也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感受和思考。

    请这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十字路口”为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诉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个材料加命题的作文,给出一则材料对某一现象进行简要定义或分析,然后引出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围绕题目展开。“十字路口”这个题目存在双重含义,一是本义,即指两条道路呈现“十”字交叉的地方;另有一比喻义,喻指对重大问题作出抉择的关键时刻。 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千万不能把“十字路口”仅仅当作一个媒介,学生会把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任何一个事件搬到十字路口这个生活场景;二是选材时要关注人在“十字路口”这个场景的态度,要有选择的思考和决断。另:本文若只从本义写,立意很难深刻,所以要从比喻义出发,由现象引发我们对社会规则(如法律和公德)、利益和个人操守方面的思考,特别要注意引用社会热点,关注时事,这样的文章就要深刻独到得多。 任岩松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⑴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⑶无边落木萧萧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⑷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⑸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          的社会。(1分)

(2)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颂尧舜禹,有人说是孔子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的向往,在这一点上和老庄思想是相同的,对此你怎么认为?(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6分)

题西溪无相院①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②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注释】 ①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②鉴:镜子。

1.张先在当时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这首诗也多处写“影”,有明写有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2分)

                                                                                     

2.诗句“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写景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交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     知:结交      B.往税凡五百金           税:赠送

C.大臣多害辟阳侯行       害:害怕     D.狱急,不敢见君         狱:案件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            ②以资政殿学士行

B.①因使人欲见平原君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D.①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平原君“刻廉刚直”的一项是(      )

①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            ②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③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

④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

⑤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                      ⑥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A.③④⑥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朱建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而且还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朱建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说情;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了辟阳侯。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D.朱建家境贫寒,母亲对他管教甚严,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品格,朱建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

                                                                                 

 (2)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一方阳光

⑴四合房是一种闭锁式的建筑,四面房屋的门窗都朝着天井。从外面看,厚墙高檐密不通风。我是在这样关防严密的“碉堡”里出生的。这碉堡用青砖砌成,黑瓦盖顶,灰砖铺地,墙壁、窗棂、门板,没有一点儿鲜艳的颜色。即使天气晴朗,室内的角落里也黯淡阴冷。

⑵四合房的主房,门窗向南。中午的阳光越过南房,倾泻下来,泼在主房的墙上。开在这面墙上的窗子,用一层棉纸糊得严丝合缝,阳光只能从房门伸进来,照门框的形状,在方砖上画出一片长方形。这是一片光明温暖的租界,像一块发亮的地毯。

⑶然后,一只用麦秆编成的坐墩,摆在阳光里。一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脚边出现了她的针线筐;一只狸猫,跳上她的膝盖。然后,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玩弄针线筐里的古铜顶针。这就是我和我的母亲。

⑷如果有人问母亲:你最喜欢什么?她的答复,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我清楚记得一股暖流缓缓充进我的棉衣,我的毛孔张开,承受热絮的轻烫。血液把这种快乐传遍内脏,最后在脸颊上留下红润。

⑸在那一方阳光里,我持一本《三国演义》或《精忠说岳》,念给母亲听。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兴趣仿佛并不在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每逢故事告一段落,我替母亲把绣线穿进针孔,让她的眼睛休息一下。大概是暖流作怪,母亲嚷着:“我的头皮好痒!”我就攀着她的肩膀,向她的发根里找虱子,找白头发。

⑹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母亲也总要抱怨她的脚痛。

⑺她的脚是冻伤的。做媳妇的时候,住在阴暗的南房里,整年劳作。寒凛凛的水气,从地下冒上来,首先侵害她的脚,使之永远冰冷。冬天乍到,她的脚面和脚跟立即有了反应:看得见的,是肌肉变色、浮肿;看不见的,是隐隐刺骨的疼痛。

⑻分了家,有自己的主房,可是年年脚痛依然。在那一方阳光里,母亲是侧坐的,她为了让一半阳光给我,把自己的半个身子放在阴影里。左足的伤害没有复原,右足受到的摧残反而加重了。母亲不时皱起眉头,咬一咬牙。尽管只是身体轻轻地震动,不论我在做什么,那猫睡得多甜,我们都能感觉出来。

⑼“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我站起来,推她的肩。母亲低头含笑,摇摇头。

⑽座位终于搬到对面去了。狸猫受了惊,跳到院子里去。母亲连声呼唤,我去捉它,连我自己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

⑾以后,母亲一旦坐定,就再也不肯移动。

⑿母亲在那一方阳光里,说过许多梦。

⒀母亲说,她在梦中抱着我,一双赤足埋在几寸厚的碎琉璃碴儿里面,无法举步。四野空空旷旷,一望无边都是碎琉璃,碎片最薄最锋利的地方有一层青光,纯钢打造的刀尖才有那种锋芒。梦中的我躺在母亲怀里,光着身体睡得很熟。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觉得我的身体愈来愈重,渐似下坠……想到这里,她的心立即先被琉璃碎片刺穿了。某种疼痛由小腿向上蔓延,直到两肩、两臂……

⒁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候,母亲身旁突然出现一小块明亮干净的土地,像一方阳光那么大,平平坦坦,正好可以安置一个婴儿。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我轻轻放下。谁知道我着地以后,地面忽然倾斜,我安身的地方像是一个又陡又长的滑梯,没有尽头。我飞似地滑下去,转眼间变成一个小黑点。

⒂在难测的危急中,母亲大叫。醒来之后,略觉安慰的倒不是我好好地睡在房子里,而是事后记起我在滑行中突然长大,还遥遥向她挥手。

⒃于是,她有了混和着骄傲的哀愁。她放下针线,把我搂在怀里:“如果你长大了,如果你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能回家,你会不会想念我?”

⒄当时,我唯一的远行经验是到外婆家。外婆家很好玩,每一次都在父母逼迫下不情愿地回来。母亲梦中滑行的景象引人入胜,我立即想到滑冰,急于换一双鞋去找那个冰封了的池塘。

⒅跃跃欲试的儿子,正设法挣脱他的母亲。

⒆母亲放开手凝视我:“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

(选自王鼎钧散文《风雨阴晴》,有删改)

1.①文章首段写了四合房怎样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2分)

                                                                                                                                                                  

②从全文来看,首段文字有何作用?(2分)

                                                                                                                                                              

2.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母亲怎样的心理。(4分)

(1)含笑:                                                                                                                                            

(2)凝视:                                                                                                                                           

3.母亲对我讲了一个梦,这个梦包含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情感?(4分)

                                                                                 

                                                                                                                                  4.本文中母爱的表现有哪些?联系全文,分条简要概括。(5分)

                                                                                 

                                                                                

                                                                                 

5.文章以“一方阳光”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