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 袁聿修传(节选) 袁聿修,字叔德,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

袁聿修传(节选)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使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兴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变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聿修退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邵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清净寡欲,与物无竞          竞:争。

B.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报:报告。

C.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          遗:赠送。

D.敬承来旨,吾无间然          间:嫌隙,不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聿修独以故情,存问往来。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①为政清靖,不言而治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①素流之中,最有规检。       

   ②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

D.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十八岁就担任本州中

正官,后不断升迁,历任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在离职时,百姓

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后又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途径兖州,为叙别情,专门拜访旧友邢劭,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

D.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念及旧情,

仍去看望。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3分)

尚 书 邢 劭 与 聿 修 旧 款 每 于 省 中 语 戏 常 呼 聿 修 为 清 郎 大 宁 初 聿 修 以 太 常 少 卿 出 使 巡 省 仍 命 考 校 官 人 得 失 经 历 兖 州 时 邢劭 为 兖 州 刺 史 别 后 遣 关 白 为 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天统中,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3分)

译文:                                                                   

⑵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3分)

译文:                                                                  

 

1.B 2.D 3.C 4.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5.⑴齐后主天统年间,出京被授予信州刺史的官职,信州就是他的家乡,当时人都认为这是一件荣耀的事。 ⑵他凭借名门之子历任清要官职,当时有很多名望的人都赏识他,称许他的风采与见识。 【解析】 1.这里的“报”应该是“回复”“批复”。 2.代词,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短语。(A①以:因为,②以,把。B①而:连词,表顺承关系;②而:连词,表转折关系。C①之:结构助词,的。②之:主谓之间,可不译。 3.“为叙别情,专门拜访旧友邢邵,”与原文不符,也与袁聿为官谨慎的特点不相符。 4.略 5.(1)通顺1分;“除”、“荣”各1分。 (2)通顺1分;“器待”“相”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格深沉而有见识,清净寡欲,与人无争,深受尚书崔休的赏识。十八岁时,作了本州的中正官。不久,又兼任尚书度支郎,还历任五兵郎中、左民郎中等。 齐后主天统年间,出京被授予信州刺史的官职,信州就是他的本乡,当时人都认为是荣耀。他为政清简,不需说话州内就治理好了,从州内的官吏以下,直到鳏寡孤幼,袁聿修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后主武平年间,朝中御史全都出京巡视诸州,梁、郑、兖、豫等与信州疆域相接,在信州的周围,御史们都检举揭发了官员的不法行为,而御史竟然不到信州来,足见袁聿修所受到的信任。到他任满解职还京时,全州包括僧人在内的百姓,赶来送别的填满道路,有人带来美酒与肉脯,哭泣着留连不舍,都争着要远送他一程。袁聿修回京后,信州百姓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求给他立碑,收敛绸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来撰写碑文以记述他的功德,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同意。 袁聿修自小平和温润,在士族高门子弟中,最有规矩法度。他以名门之子历任清要官职,当时名士多很赏识他,称许他的风采与见识。他在郎署的时候,正好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就结为朋友。赵彦深以后遭到淘汰,被遣放回家,由于无人拜访,大门口都长上杂草,只有袁聿修还因为老交情,到赵彦深家探问往来。赵彦深得到重用后,仍感念甚深,因此,袁聿修虽然无愧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但他历任要职,也与赵彦深的援引有关。后来袁聿修至吏部尚书,当然还是靠自己的才干声望所致。 他在官廉洁谨慎,当时很少能和他相比的。东魏、北齐时期,尚书台郎多不免于相互送礼,袁聿修在尚书十年,没有接受过别人一升酒的馈赠。尚书邢劭与袁聿修有旧交,每当在尚书省开玩笑时,常称袁聿修为清郎。武成帝大宁初,袁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察,并受命考核官员的得失。他经过兖州时,邢劭正担任兖州刺史,两人分别后,邢劭派人送去白作礼物。袁聿修退还白不受,给邢劭写信说:“今日经过您处,与平日拜访不同,瓜田李下,必须避嫌,古人对此是十分慎重的。人言可畏,应像防御水患一样,不忽视细微末节,愿您体会此心,不至于重责。”邢劭也欣然领会,回信说:“先前的赠送,过于轻率,未加考虑,老夫不经意间,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敬承来信之意,我并无不快。您过去是清正的郎中,今天又作了清正的少卿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回家的花朵   

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它们像细碎的阳光,金黄在春天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气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纷乱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的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驳墙头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垣上。

蒲公英开花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满山遍野的野菊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一簇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茸茸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地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睡去了。

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茸茸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的冰冷马路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简陋的竹筐里,在村庄女人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那一条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粘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常常会买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冼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食物,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活的自然气息。

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120多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20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的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温漉漉的泥土,许多蒲公英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又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然后成了一朵朵绒球,当晚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一朵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飞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

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新点燃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了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我们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的苍凉,不管脚步多么的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的沉重,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那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那一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那一声苍老的召唤里……

(选自《散文百家》)

1.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蒲公英有哪些特点?(3分)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www..com                           

                                                                         

(2)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

                                                                         

                                                                         

3.第二自然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语句作简要赏析。(6分)

                                                                          

                                                                          

                                                                          

                                                                          

                                                                          

4.联系全文,简述标题的含意和作用。(3分)

                                                                          

                                                                          

                                                                          

5.蒲公英作为情感的载体,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里,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探究作者为什么把它作为情感的载体?(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2分)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观

    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经典作品的确立是一个动态衍变的历程,然而透视经典生成和变化的历史痕迹,不难发现总有一些潜在的内核在这种变化中化为一种准则与范式,这就是文学经典之“道”,犹如自然之道,万物之母。正因为有了文学经典之“道”的潜移默化、导向与规范,所以至今很多经典能够穿越时空依旧存在。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实际就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根源。

    传统的儒家之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有了入仕、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理念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爱国题材的作品,并一直被誉为经典至今,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等。又如讲述英雄造反起义的轰轰烈烈故事的《水浒》,其内核也都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替天行道”的梁山宗旨、招安思报效朝廷的思想最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旨归。传统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远离庙堂而退隐山林,回归自然,这为中国文人在精神上提供了可以喘息、聊以安身的家园。入仕之不得,壮志之未酬,尚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生息之处,获得精神的寄托与愉悦。所以导致中国文人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的描写,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石钟山记》等等,然而这些对自然的优美描写之中却也隐含了归隐之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与苦闷。

无论是儒家源于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还是道家重个体自由理想、精神超越,重于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对历来的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这种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逐渐成为文学经典审美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文学经典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传统的无意识。这些审美意识的积淀,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立意、构思、用语、用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接受与评判意义非凡,这种审美意识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尺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重“品”情结。即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完美的人格,表现积极乐观的精神与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其次是重“情”的追求。对情感的审美与追求,包涵了对人伦之情与对自然之情的理解与追求。这种尺度就是历史文化的水平线,它自动履行起评定经典裁判的职责。这种尺度动态的平衡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那些在这种尺度之下建构起来的、所描绘的世界、所表现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得到读者的认同并产生心理与情感共鸣的作品,最终才可能成为文学经典作品。

1.下列对“中国文学经典之‘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学经典之“道”是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外化在文学作品的表现,通常是作者内在精神的体现与追求。

B.文学经典是经得起时间的洗礼与历史的考验的,所以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具有历史的、文化的、民族审美的特质。

C.文学经典之“道”,就是经典生成和变化过程中由潜在的内核变化成的一种准则和范式。

D.文学经典之“道”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与感染读者,成为读者评判文学经典的一个重要的尺度。

2.下列选项不符合文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描写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成为文学经典,体现了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

B.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接受与批判无不受沉淀在人们内心的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追求的影响。

C.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完美人格,表现积极乐观的精神与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是评定经典的重要条件。

D.中国历来的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主要深受儒家好学、行仁和人群和谐思想的影响。

3.源于儒、道家的审美意识成为评判文学经典的重要准则经历了哪几个步骤?(4分)

                                                                              

                                                                               

4.评定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尺度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公益广告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某电视台准备推出一则主题为“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人们真实感人的行动细节来唤起人们的公德意识。请仿照下面的镜头和画外音的示例,请从另一个角度为这一主题再设计一个细节性镜头和画外音。

[主题]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示例:[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小伙子,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

[画外音]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

仿写:[镜头]                                                                               

[画外音]                                                               

 

查看答案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使用比喻修辞手法。(4分)

示例: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理性和良知。

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了圆润与晶莹。

                                                                     

                                                                     

 

查看答案

某中学向全校师生广泛征集新校区各楼群的楼名,在学校举行的楼名征集听证会上,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创意命名为“躬行楼”,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如果你就是这位同学,请你写出把实验楼命名为“躬行楼”的两条理由。(4分)

答: ①                                                                     

     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