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当“历史“成为消费品 雷 颐 人们在荧...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当“历史“成为消费品

雷  颐

人们在荧屏前津津有味地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有人伦品目焉”。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主流观念中,历史一直有着崇高甚至神圣的位置。“春秋笔法”也是中国文人在政治高压下指陈时弊的惯常手法,因此历代统治者对历史的写法也就极其敏感。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充满惊心动魄的故事,因此连村夫野老都喜欢谈古论今,种种稗官野史又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传统戏剧很少与现实生活有关,几乎都是“历史剧”。所以老老少少对历史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历史”成为重要的休闲物。因此,时下“历史剧”在荧屏的热播、吸引大量观众,确非偶然。

在民间,“历史剧”随着社会巨变,经历了从消失、复活到现在火爆异常的几个阶段。“历史”从来是中国大众日常生活中娱乐消闲的重要部分,从曲艺说书,到戏剧小说,无不如此。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个人生活方式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重要方面”,所以时时刻刻要警惕“封建腐朽”或“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消闲”也被认为是有阶级性的,这个领域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主要战场”。因此,要用新编“革命故事”和“革命样板戏”取代民间传统的“历史话语”,在“文革”中只有“八个样板戏”,民间传统休闲的“历史话语”几乎完全消失。

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私人生活”的存在得到承认,对个人生活的干预越来越少,不再把“生活方式”与“政治”完全等同,允许一种精神“消闲品”的存在。在销声匿迹数十年后,市民文化、消闲文化迅速兴起。而且,这种社会变化与电视这种最强有力的大众传媒在中国的普及几乎同步,“看电视”成为最普遍的消闲方式。

但数十年的“休闲文化”的断层,已使人们对那种充满市民气息和商业化的消费文化的再生产,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大陆也拍了一些力图“消闲”的历史剧,都不成功,收视率平平,对大众明显缺乏吸引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引进的香港电视剧《戏说乾隆》,一炮而红,风靡大江南北,全国数十个电视台同时播映此片,一时蔚为大观。内地观众和影视从业者第一次知道,“历史”竟能如此书写或曰如此编造!

《戏说乾隆》无疑是大陆这类“消闲历史剧”的“教科书”,也是大陆大众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可以说,后来荧屏热播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大陆自己拍摄的“戏说”,实际都以《戏说乾隆》为师。如果说琼瑶的“言情剧”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陆“言情剧”的启蒙老师,那《戏说乾隆》则可说是大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仍乐此不疲的“历史戏说”的发蒙老师。中国民间消费“历史”的传统,在新时代终于找到了“电视”这个最佳载体。

荧屏戏说历史的勃兴除了传统文化因素,还有现实的原因。相对现实题材,拍摄历史题材时影视人员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要大得多,因此“历史剧”自然更吸引观众。反过来,历史剧的观众越多,制作人的利润也更多,对历史剧的投入则更多,越要千方百计适应观众的口味,拍出的片子当然更好看,无形中又进一步影响、强化了观众对历史剧的兴趣,塑造了观众的品位。这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彼此促进的互动,二者的“共谋”形成了荧屏消费“历史”的繁荣局面。

对中国以往一代又一代绝大多数受众来说,“历史”过去是由《三国演义》《水浒》这类“小说家言”书写;现在,在这个所谓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历史”则开始由近在咫尺的荧屏书写!然而,人们在荧屏前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君不见,一些“戏说”在美化皇帝时还某种程度上有对皇帝的“调侃”,而一些所谓“历史正剧”却只有对皇上的歌颂、崇拜!

因此,对“历史剧”的生产者来说,剧中的“史观”问题其实格外重要,其责任之重大,恐怕连生产者自己也想象不到。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26期)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下“历史剧”在电视荧屏热播,吸引大量观众,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B.在中国民间,“历史剧”曾经历过“消失”阶段和“复活”阶段。

C.《戏说乾隆》开创了中国大陆“消闲历史剧”制作的新纪元。

D、“荧屏历史”将对人们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2.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证据证明“历史成为消费品”的是 (3分)(   )

A.民间曲艺说书              B.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C.革命样板戏                D.小说《三国演义》

3.文中说“人们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作者说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历史成为消费品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进行探究并分条阐述。(6分)

 

1.C 2.C 3.意图:①表明人们对历史的看法,甚至对现实、对未来的看法深受荧屏历史剧的影响。(或“突出了荧屏历史剧的影响大,影响着人们对过去、对今天、对明天的看法。”) ②提醒荧屏历史剧的生产者要认识到书写历史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历史观的重大责任。 原因:①传统文化因素:中国历史悠久,历史故事和取材于历史的传统戏剧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②时代因素:社会开放,允许私人生活和精神消闲品存在。③媒体因素:消费“历史”的传统与大众传媒相结合。④现实因素:历史剧制作投入多、演员发挥空间大,使电视剧更加好看。 【解析】 1.《戏说乾隆》是香港电视剧,并非中国大陆制作。 2.革命样板戏不属于“消闲历史”。 3.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舞幽壑之潜蛟                             。

(2)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4)                    ,以手抚膺坐长叹

(5)连峰去天不盈尺,                      。

(6)寒衣处处催刀尺,                     

(7)一去紫台连朔漠,                        。

(8)                       ,潦倒新停浊酒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水口行舟

朱  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请结合诗中词语简析诗人情感的变化。(4分)

   

(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22分)

游天平山记

高  启

至正二十二年重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乃治馔载醪,相与诣天平山而游焉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至白云寺,谒魏公祠,憩远公庵,然后由其麓狙杙以上。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蟠孥撑拄,不可名状。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萦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泉上有亭,名与泉同。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两崖并峙,若合而通,窄险深黑,过者侧足。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乃复离朋散伍,竞逐幽胜,登者,止者,哦者,嘨者,惫而喘者,恐而眺者,怡然若有乐者,怅然俯仰感慨,若有悲者:虽所遇不同,然莫不皆有得也。

予居前,益上,觉石益怪,径益狭,山之景益奇,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其上始平旷,坦石为地,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天之风飕飕,太湖之水渺乎其悠悠。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既而欲下,失其故路,树隐石蔽,愈索愈迷,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时日欲暮,大风忽来,洞谷唅呀,鸟兽鸣吼。予心恐,俯下疾呼,有樵者闻之,遂相导以出,至白云亭,复与同游者会。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今天下板荡,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然恐盛衰之不常,离合之难保也,请书之于石,明年将复来,使得有所考焉。”众曰:“诺!”遂书以为记。

    【注】①狙杙(jū yì):像猕猴攀登小木桩一样②蟠(pán):盘曲。孥(ná):牵引。③板荡:《板》、《荡》,《诗经·大雅》篇名,都是写周厉王无道的诗,后因称政局混乱为“板荡”。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治馔载醪                    治:整理

    B.草木秀润,可荫可息            荫:遮盖

    C.蟠孥撑拄,不可名状            状:陈述或描摹

    D.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          举: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遂书以为记。                     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

    B.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           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

    C.至则舍舟就舆                     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

    D.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               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日

3.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对天平山的怪石、甘泉、险崖作了细致的描绘,还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自己及同游者游览天平山时的不同动作、神态和感受。

    B.作者特别写了自己登上山的高处后远眺的辽阔境界,而且写出了自己当时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感觉。

    C.作者褰裳奋武,独登极顶后下山,虽经历了日暮风作,鸟兽鸣吼,愈转愈迷时的恐惧疾呼,但因能“得兹山之绝胜”,所以“乐”。

    D.文章最后,作者感慨时局之动乱、保一己平安之不易、同游盛会之难再。要求记此次游历于石上,以弥补无法再游之遗憾。

4.选择断句最佳的一项。(3分)

A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B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C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D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乃治馔载醪,相与诣天平山而游焉。(3分)

译文:                                                                     

(2)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3分)

译文:                                                                    

(3)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恇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4分)

译文: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的最好的一句是(  )

在美国,一部佳作未必卖座,而卖座的不一定是上乘之作,            

A.但美国影评界却公认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二者兼备。

B但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被美国影评界公认为卖座的上乘之作。

C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美国影评界公认二者兼备

D美国影评界认为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是卖座的佳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们普遍担心,忽视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导致北大一研究生跳楼自杀的主要原因。  

B.曾记否,我与你相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C.我们一中的学生应该有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生活观点不同的同学也应该坦诚相待。 

D.不管物质生活得到多么大的改善,世风开放到何种程度,严谨自律都是十分必要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