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你能为我身临其境的想一想,你就...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你能为我身临其境的想一想,你就不会对我求全责备了。

B.是深入了解一个单位的全面生活好呢,还是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浮光掠影地了解一下生活好呢?

C.经营者应怀有悲天悯人的胸襟,并以正义为前提。

D.有些国家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A 【解析】A.不合情理而致误。别人不可能对“你”的事情“身临其境”,应换成“设身处地”;B.浮光掠影,指水面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刻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C.悲天悯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悯人们的痛苦。D.讳莫如深,指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这几天,谢亚龙出尽了“风头”。先是因为谢亚龙不仅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还因为谢亚龙案的扑朔迷离,翻来覆去牵动着亿万球迷的心。臭名昭著如谢亚龙的,政府官员无出其右者。有足球比赛的地方,“谢亚龙下课”的吼叫声就会惊天动地。2010年9月,一位外国的足球巨星对媒体说,我喜欢中国球迷,他们对自己喜欢的球队不喊“加油!”,而喊“谢亚龙下课”!

A. 扑朔迷离     B. 臭名昭著      C. 无出其右       D. 惊天动地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文学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中的边缘化趋势仍然让真正的文学教育的开展步履维艰。

B.“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污蔑我厂出口劳改产品,”李厂长义愤填膺地对大家说,“对于这种无耻谰言,对于他们的攻击,我们要同仇敌忾,粉碎他们的阴谋。”

C.音乐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疾呼:让好儿歌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D.有时候,把自己和盘托出,让别人透彻地了解自己,反而使自己的安全更有保障。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弹劾/弹丸之地    解救/浑身解数   畜牧/六畜兴旺

B.泊位/淡泊明志    长进/身无长物   责难/多难兴邦

C.皱纹/骤然发生    柳花/扭转乾坤   溯源/素昧平生

D.赡养/瞻仰英雄   调试/阴阳调和  涤纶/羽扇纶巾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20090505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品注译评》)

【注释】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辞    窃:偷偷地、暗中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D.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师:师从、学习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的一组是     (    )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地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范仲淹的功德,不需要文章显扬,她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言来传世,尊敬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2)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3)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