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崇祯十四年,阎应元迁江阴县典史。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将薄城。应元...

崇祯十四年,阎应元迁江阴县典史。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将薄城。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应元又驰竹行呼曰:“事急矣,人假一竿,值取诸我。”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应元往来驰射。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巡抚状闻,以钦依都司掌徼巡县尉,得张黄盖,拥纛,前驱清道而后行。非故事,邑人以为荣。

豫王大军渡江,弘光帝寻被执。诸生欲奉新尉陈明选主城守。明选乃夜驰骑往迎应元。应元投袂起,夜驰入城。是时城中兵不满千,又饷无所出。应元至,则料尺籍,治楼橹,令户出一男子乘城,余丁传餐。令曰:“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他物者听。”

时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乃驾大炮击城,城垣裂。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取空棺实以土,障溃处。会城中矢少,应元乘月黑,束藁为人,人竿一灯,兵士伏垣内,击鼓叫噪,若将缒城斫营者。大军惊,矢发如雨。比晓,获矢无算。

帅刘良佐拥骑至城下。刘良佐者,故弘光四镇之一,封广昌伯,降本朝总兵者也。遥语应元:“弘光已走,江南无主,君早降,可保富贵。”应元曰:“某明朝一典史耳,尚知大义。将军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乃为敌前驱,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民乎?”良佐惭退。

应元性严毅,号令明肃。轻财,赏赐无所吝。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而哭之。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

贝勒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应元骂曰:“败军之将,被禽不速死,奚喋喋为!”又遣人谕令:“斩四门首事各一人,即撤围。”应元厉声曰:“宁斩吾头,奈何杀百姓!”叱之去。

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愈急。应元慷慨登陴,意气自若。旦日,城俄陷,大军蜂拥而上。应元率死士百人,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应元度不免,踊身投前湖,水不没顶。见贝勒,挺立不屈。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俄而,应元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巡抚状闻      闻:使听到

B.令户出一男子乘城        乘:登

C.输不必金       必:一定

D.若将缒城斫营者       斫:砍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阎应元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②应元至,则料尺籍,治楼橹

③取空棺实以土,障溃处④应元乘月黑,束藁为人……击鼓叫噪

⑤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⑥宁斩吾头,奈何杀百姓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阎应元刚任职,江盗猖獗。紧急关头,他挺身而出,号召民众抵抗,从者千人,布列江岸,击退江贼,为民除害。

B.清兵过江,十万士兵包围江阴城,诸生拥戴陈明选守城。城中兵不足,粮饷无着落。阎应元动员百姓捐物捐钱做好守城准备。

C.刘良佐是弘光朝的总兵,投降清朝后,来劝降阎应元。阎应元深明大义,不为荣华富贵所诱,以忠诚之心拒绝投降。

D.城破时,阎应元率领百名敢死队,英勇杀敌,临死毫无畏惧,坚贞不屈,和降将刘良佐对比更显浩然正气。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急矣,人假一竿,值取诸我。

(2)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而哭之

(3)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

 

1.D 2.C 3.B 4. (1)情况十分紧急,每人先借一根毛竹,货款将由我统付。(“假”和“值”各1分,句意1分); (2)他亲手为受伤者包扎伤口,为死者准备上等棺木殓葬,并洒酒于地祭奠哭别他们。 (3)阎应元四面出击(左冲右突)进行了八次巷战,抵挡他们的清军被杀伤上千人。 【解析】 1.解析“斫”应解释为“偷袭、袭击”。 2.解析①表明他勇敢,⑤表明他重兄弟情义,⑥表明他爱护百姓 3.解析诸生拥戴陈明选守城时,江阴城还没有被包围,否则阎应元无法进城 4.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

画的起源,不用详谈。初民怎么画,只要看小孩怎么画就会明白。画很简单,可是要有新鲜的趣味。看见什么就画什么,生活里面遇到什么,就随手画、刻到墙上,这是很自然的。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自从绘画成熟以后,形体逐渐地准确了,颜色也逐渐地丰富了。绘画成熟在什么时代?我们的估计往往是不对的。从近代科学考古发掘出的成果,可以看到这一点。画成熟的时代应该很早。古代的文化,从商周以来,不知经过多少次毁灭性的破坏,使后世无法看到。古代的绘画十分脆弱。一种是画在墙上,以为墙是结实的,但随着墙的毁坏,画坦没有了。画在帛上的也不延年。唐宋人没见过古代的绘画,只看过武梁祠画像,根据这些推测判断汉朝绘画,以为汉朝绘画就是这样的。这样推论的起点太低了。近代发现了汉朝墓壁里的壁画,大家的看法才有所改观,觉得从前的推测是错的。近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帛画,使人看到出丧幡上的帛画,精致极了,比武梁祠的画不知高出多少倍。人们看到马王堆的帛画,无不惊诧变色,这才知道古代绘画水平已达到什么地步。我们应该以这(西汉初年)作为起点,往上推溯商周绘画应该有什么样的成就。看到了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以后,有人说,我们的绘画史应重新写,已写出的全错了。

今天我们研究古代绘画,有这么丰富的材料,但我们必须有正确的看法,这才能进行研究。看法和起点要是错了,研究就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唐以前和唐人的好画,多画在墙壁上,大多数已随着建筑物的毁坏而无存了。幸亏西北有许多干燥的洞窟壁画。首先是敦煌,敦煌壁画给我们提供了极丰富的宝贵材料。敦煌许多画在绸帛上的画被外国人掠夺走了。现在西北出土的一些残缺的绢画,即使是零块,都是非常精美的。这些东西的保存,对今天探讨古代绘画的源流有很大的作用。现在有没有流传下来的古画算是唐代或唐以前的呢?有。但这些画事实上都是经过第二手摹下来的,很少有真正的唐朝人直接画了留下来的。即使画稿、形象是某名家的作品,但画上的墨迹也不是作者本人的。古代没有别的办法,幸亏摹下副本,否则今天一点影子也看不到了。

宋朝人的画,多半是室内装饰品,很大的大张挂在屋里,比画在墙上进了一步。到了元朝以后出现一种文人画——案头玩赏的小品。墙壁上的画,实际上和装饰画是一派。文人案头画是一派,对这一派也有许多争论,但它也有它的新趣味,不能一笔抹杀。这一种风格的影响有几百年。宋朝已经开始了,如苏东坡喜欢随便画点竹子,画树、画块石头。现在还有一件真迹,树画一个圈,底下是石头。按照画家的要求,这画画得非常外行。米芾画的《珊瑚笔架图)),笔道七扭八歪。这是文人游戏的笔墨。到了元朝才逐渐出现精美的文人画,影响一直到现在。这一派,这种创作方法,至今尚占很大的比重。

1.下列对中国“古代绘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最早的画就像小孩子的画一样只是古人即兴和随意之作。

B.初民的绘画虽然简单,但绘画的动机是出于对事物的新鲜感。

C.绘画形体的准确、颜色的丰富,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成熟。

D.通观画的源流,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成熟的起点是西汉初年。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朝墓壁上壁画的发现,否定了人们以前的推测,绘画史重写成为必然。

B.唐或唐以前流传下来的古画其实是古人的摹本,而非原创者的真迹。

C.敦煌壁画是少有的仅存于世的好画,为中国古画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D.文人案头画的风格颇有新的趣味,此种创作方法一直影响至今。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马王堆帛画的精美程度来看,帛画的水平要远远高于墙上的壁画。

B.武梁祠和马王堆的帛画同属汉代,但同一时代的绘画水平却参差不齐。

C.有了日趋丰富的古代绘画研究材料,对古画研究的结论就会更加准确。

D.东坡、米芾一类的文人案头画笔法粗劣,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值一提。

 

查看答案

科技文阅读部分

阅读下文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就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欲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1.下列选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个民族相同的待人态度、方式的标准。

C.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D.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2.下列选项对文意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 “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3.根据文意,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两个阶段,前者是“推己”,是基础,后者是“及人”,是发展。

B.是人们规范自己道德行为的两种模式,前者是被动的,层次低,后者是主动的,层次高。

C.是道德可普遍化要求的两个层次,前者要求不要恶待别人,后者要求要主动帮助别人。

D.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两种方法,前者是考虑自己,后者才是考虑他人。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朱光潜先生说过,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不懂得诗,人生便无趣味。                         ,________,        

①譬如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不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了花架而忘了架子上的花

②同样,不懂得诗,文学的趣味也必然低下

③因为一切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文学的各种样式都可当成一首诗看

④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于别的文学作品的佳妙处终不免有些隔膜

⑤所以,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必须从读诗入手

A.③④⑤①②   B.②③①⑤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③④⑤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王老师是前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老师还不认识。

B.10月12日21时32分开始,妻子王洁和儿子费迪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与在“神舟六号”上的父亲费俊龙分别进行了天地通话,互致问候。

C.血液是运送生命物质的长河,一旦病毒、细菌等侵入我们的身体,它也是保护我们身体的卫士。

D.与其他节日一样,今年五一期间,各大商场,无论家电还是服装,减价促销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这让许多消费者怦然心动。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对亚运火炬是否在境外传递的问题,广州亚组委执委会讨论决定,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广州亚运火炬传递只在中国境内进行。

B.新版《红楼梦》的热播,引发人们对剧中演员的气质、服装、对白等问题的诸多争议,在这些赞与批之间,导演李少红体味着人间的温情。

C.菲律宾多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国家对警队的投入不足,致使警队能应对“恐怖事件”的先进设备非常奇缺,警察处理“恐怖事件”的能力不足。

D.2010年8月8日,甘肃南部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在遇难的150多人中有70多人伤情严重,另有2000多人失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