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
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像 雷抒雁
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一些低吟浅唱、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政猛于虎的悲嚎,有卖炭翁身上衣单怨天寒的无奈,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像。
权力和商品造就了城市。城市的出现,加大了乡村的分化,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有了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分类。古老的城市控制和剥夺着乡村,如果说城市是一座座砖砌的奶桶,乡村只是一头头散落田野的奶牛。乡村喂养着城市。衣衫褴褛的乡村父母,吃糠咽菜送儿子走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困与低贱的第一步。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就是教育农村人离开农村,然后用权力和金钱来控制农村。
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地方的疗伤者。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取之不尽的中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双手飞进城市。所谓“世外桃源”,只是都市受伤者的幻觉和梦呓。农村依然清静而贫苦、美丽却落后。他们远在都市的子女西装革履、粉面彩裙,记忆里只是星星点点的乡情,和偶尔由芭蕉暮雨生发出的淡淡乡愁。
没有谁想去写一部乡村史,像写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贡献。充满想像和幽默的乡村版文学,也只在口头上流传,随风起落;充满真诚和情感的乡村版歌谣,偶尔为都市人采集,一唱竟成明星。
广大的乡村、散乱的乡村、到处都闪烁着星星点点金沙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它将把落后变为先进、把贫困变为富庶,卫生与文明将取代肮脏与粗野。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
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杞忧。既往的每一次变革,那怕是最小的,都伤害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免的伤损?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软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这让我们的子孙永远失去了印证唐诗宋词意境的物证,使我们民族丰富的人文想像只留下冷冰冰的政治和经济。
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保护诗意的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命题。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保留着深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不久前,读到一本《长治地名典故》。它记录了长治市所辖2区11县134个乡镇及各个村落名称的来历与传说。这是一部十分有意义和趣味盎然的地方志书,它让我们透过长治地方一些乡村名字的变化,看到我国北方乡村复杂的历史变革、优美的人文想像以及社会经济的沿袭与发展。
长治县荫城镇有一个“内王村”,要溯源到西汉末年王莽追杀刘秀时期。当刘秀正在危急之时,看到一位农人正在耕田,便滚身在犁沟里,农人用浮土将其掩上,遮过追兵眼目。巧的是,那耕田的马匹站在刘秀藏身的地方,生怕踩了刘秀,总是踡起一条腿来。刘秀后来当了皇帝,这个村子曾经“土内藏王”,便以“内王”命为村名。这个故事很像古典版的阿庆嫂水缸里藏胡传魁,颇有戏剧性。
八义镇则是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秦将白起活埋了四十万赵军。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义士谏赵处”,村子更名八义村。这一路古村落多用“义”字,如义堂村、信义村、太义村等等。
长平之战,在上党大地上留下深刻的记忆,许多村落的名字都和这一场战争有关。赵兵败后,尸骨成堆,引来群犬吞食,附近有村名“狗湾”。长子县的色头镇有色头村,说的是当时秦军为了斩取首级以求功赏,村边堆满血淋淋的人头,村子便叫“血头村”。后来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为了超度亡灵,请僧侣在这里做道场,始改“血头”为“色头”。
这些村名从历史事件引发,既表明了村庄的古老,又验证着历史的真实。
襄垣县虎亭镇有个黄楼北村,记录的却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故事。说黄氏经过此地,写下《薄酒丑妇歌》:“薄酒可与忘忧,丑妇可与白头”、“丑妇千秋万载同室,万金良药不如无疾。薄酒一谈一笑胜茶,万里封侯不如还家。”诗篇长至38句,写的都是乡下人的朴素情感与生活,诗句多有俚语和幽默,甚为村人喜爱,便将其刻石成碑。本该是黄楼碑村,叫转音了,便成黄楼北村。
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几乎村村都有。《长治地名典故》把乡村的口头传承变成文字记录固定了下来,这样乡村今后无论怎样变革,都会留下一册宝贵的历史。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关心和注意保护、留存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再如“文革”时期用那些“兴无”、“灭资”、“永红”之类的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的古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当今都市崇洋社区名字改造古老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是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我们的记忆、想像和情感,还在农村,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让乡村与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影渐行渐远。
1.文章开头对“曾经的乡村”的生动描绘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乡村的认识有哪些观点?请分条概括作答。(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乡村和城市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和态度?请根据文意作答。(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说“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是中国式的”,“中国式的”是什么含义?(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
庄子的翅膀 叶春雷
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菅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
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
沉重是自找的。
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
我想飞,却怎么也飞不高。那是许多年前的一首老歌,一首老歌诉说着我们对飞翔的梦想,而一双绑缚着沉重黄金的翅膀,是怎么也飞不起来的呀!
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 (《散文》2008年第3期)
1.作者在开头详细描写了自己的“沉重”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2.请根据文意,分析“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两句话的含意。(4分)
⑴庄子是雄浑的 。
⑵庄子是妩媚的 。
3.结合全文,说说“庄子的翅膀”有什么含义,作者以此为题有什么深刻用意。(6分)
。
4.有人说,文章的最后一段表现出一种绝望而消极的情绪,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与“一株雪”相重复,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熳”。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汩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魏征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治,不可登基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初,相去又甚远。”太宗曰:“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功业,何因益大?”征曰:“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义为心。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太宗又曰:“所行比往前何为异?”征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太宗曰:“于何事如此?”对曰:“即位之初,处元律师死罪,孙伏伽谏曰:‘法不致死,无容滥加酷刑’遂赐以兰陵公主园,直钱百万。人或曰:‘所言乃常事,而所赏太厚。’答曰:‘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之使言也。徐州司户柳雄于隋资妄加阶级①。人有告之者,陛下令其自首,不首与罪。遂固言是实,竞不肯首。大理推得其伪,将处雄死罪,少卿戴胄奏法止合徒。陛下曰:‘我已与其断当讫,但当与死罪。’胄曰;‘陛下既不然,即付臣法司。罪不合死,不可酷滥,陛下作色遣杀,胄执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乃谓法司曰:‘但能为我如此守法,岂畏滥有诛夷。’此则悦以从谏也。往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大忤圣旨,陛下以为讪谤。臣奏称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似讪谤。于时虽从臣言,赏物二十段,意甚不平,难于受谏也。”太宗曰:“诚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人皆若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第五》)
①阶级:古时官位俸禄的等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来所行得失政化 比:近来,最近
B.应由德义所加 加:施与
C.旋以德内无虞 虞:忧患
D.我已与其断当讫 断:推断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唐太宗喜纳谏言的一组是()
①遂赐以兰陵公王园,直钱百万②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
③胄执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④但能为我如此守法,岂畏滥杀诛夷
⑤从臣言,赏物二十段,意甚不平⑥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③⑥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确认为当时的唐王朝功业比贞观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义方面却不如贞观初年。唐太对此很不理解。
B.孙伏伽进谏,唐太宗虚心听取,并对他给予丰厚的奖赏,有人认为赏赐太重,但唐太宗认事出有因,奖赏恰当。
C.戴胄为柳雄求情,在唐太宗大怒变了脸色要杀自己的时候,也仍然坚持主见,可以看出戴电是一个敢于直谏的人。
D.魏征分析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对待谏言的态度,由极力倡导、闻谏言则喜到表面采纳实际上内心不满的变化,受到了太宗的赞扬。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
②法不至死,无容滥加酷罚。
③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
崇祯十四年,阎应元迁江阴县典史。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将薄城。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应元又驰竹行呼曰:“事急矣,人假一竿,值取诸我。”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应元往来驰射。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巡抚状闻,以钦依都司掌徼巡县尉,得张黄盖,拥纛,前驱清道而后行。非故事,邑人以为荣。
豫王大军渡江,弘光帝寻被执。诸生欲奉新尉陈明选主城守。明选乃夜驰骑往迎应元。应元投袂起,夜驰入城。是时城中兵不满千,又饷无所出。应元至,则料尺籍,治楼橹,令户出一男子乘城,余丁传餐。令曰:“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他物者听。”
时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乃驾大炮击城,城垣裂。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取空棺实以土,障溃处。会城中矢少,应元乘月黑,束藁为人,人竿一灯,兵士伏垣内,击鼓叫噪,若将缒城斫营者。大军惊,矢发如雨。比晓,获矢无算。
帅刘良佐拥骑至城下。刘良佐者,故弘光四镇之一,封广昌伯,降本朝总兵者也。遥语应元:“弘光已走,江南无主,君早降,可保富贵。”应元曰:“某明朝一典史耳,尚知大义。将军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乃为敌前驱,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民乎?”良佐惭退。
应元性严毅,号令明肃。轻财,赏赐无所吝。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而哭之。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
贝勒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应元骂曰:“败军之将,被禽不速死,奚喋喋为!”又遣人谕令:“斩四门首事各一人,即撤围。”应元厉声曰:“宁斩吾头,奈何杀百姓!”叱之去。
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愈急。应元慷慨登陴,意气自若。旦日,城俄陷,大军蜂拥而上。应元率死士百人,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应元度不免,踊身投前湖,水不没顶。见贝勒,挺立不屈。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俄而,应元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巡抚状闻 闻:使听到
B.令户出一男子乘城 乘:登
C.输不必金 必:一定
D.若将缒城斫营者 斫:砍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阎应元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②应元至,则料尺籍,治楼橹
③取空棺实以土,障溃处④应元乘月黑,束藁为人……击鼓叫噪
⑤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⑥宁斩吾头,奈何杀百姓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阎应元刚任职,江盗猖獗。紧急关头,他挺身而出,号召民众抵抗,从者千人,布列江岸,击退江贼,为民除害。
B.清兵过江,十万士兵包围江阴城,诸生拥戴陈明选守城。城中兵不足,粮饷无着落。阎应元动员百姓捐物捐钱做好守城准备。
C.刘良佐是弘光朝的总兵,投降清朝后,来劝降阎应元。阎应元深明大义,不为荣华富贵所诱,以忠诚之心拒绝投降。
D.城破时,阎应元率领百名敢死队,英勇杀敌,临死毫无畏惧,坚贞不屈,和降将刘良佐对比更显浩然正气。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急矣,人假一竿,值取诸我。
(2)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而哭之
(3)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