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大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徙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①。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大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 “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取材于《后汉书·卷九十八》)

    [注]①陈定:字仲弓,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以平正闻名乡里。②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去濮阳令归    去:前往   B.常卑辞厚礼    辞:言辞

C.故不造也      造:拜访   D.征,皆不就    就:任职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劭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          (    )

 ①好人伦,多所赏识。   ②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③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④劭初善之,而后为隙。 

⑤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    ⑥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3分)

                                                                                  

(2)劭鄙其人而不肯对。(3分)

                                                                               

(3)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3分)

                                                                             

 

1.A 2.C 3.(1)府中官员听到许子将做了官,没有人不改变自己的操守,掩饰自己的行为。 (2)许劭鄙视(看不起)他的为人,因而不愿意为他品评。 (3)喜好共同审核评论乡里的人事,每月总是更换他们品评的话题(对象)。 【解析】 1.离职、卸任。 2.②从侧面说明许劭对人洞察入微,不是“直接表现”。④许劭与耿介刚直的李逵产生矛盾,不能说明他善于知人。而是有引人非议之处。 3.[参考译文]许劭字子将,是汝南(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郡平舆(平舆,故城在今豫州汝阳县东北)人。年轻时严守名誉节操,喜好研究传统礼教所规定的人际关系(品评人物),(对当时的人物)作过许多赞赏的评定。     许劭最初担任汝南郡的功曹,太守徐谬很敬重他。府中官员听到许子将做了官,没有人不改变自己的操守,掩饰自己的行为的。汝南郡的袁绍,是豪门贵族中任侠的人,他从濮阳令卸任回家的时候,车队当道,随从众多,将进入汝南郡的时候,竟然辞谢宾客,遣散随从,说:“我这样的车队和服饰(排场)怎么能让许子将见到?”于是轻车简从地回到家乡。     许劭曾去颍川(颍川郡,辖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与很多有德行的人结交,唯独不去造访陈定。另外陈蕃丧妻后回乡归葬故里,乡人全来(吊丧),却只有许劭不去。有人问许劭这样做的缘故,许劭说:“陈太丘交游太广,难以周全;陈仲举生性大严厉,少有通融。所以我不去拜访他们。”许劭(对时人)所作的多数判断衡量便是如此。     曹操尚未出名的时候,常常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地(见许劭),求许劭为自己品评。许劭鄙视他的为人,因而不愿意为他品评,曹操就找到可乘之机,胁迫许劭,许劭无可奈何,只得说:“你是太平之世的奸贼、动乱之世的英雄。”曹操听后非常高兴地走了。     许劭父亲的伯父是许敬,许敬的儿子是许训,许训的儿子是许相,这三个人都做了朝廷的三公(大尉、司徒、司空)。许相靠着善于谄媚侍奉宦官,所以自己得到了朝廷的封侯,他数次派人请许劭。许劭憎恶他品行不端,始终没有去看他。     许劭的邑人李逵,豪迈刚直气节高尚,许劭开始对他亲善,但后来因为与他有了隔阂(结卞了仇怨),加上与堂兄许靖不和睦,当时的议论因为这两件事有些看不起他(许劭)。  当初,许劭与许靖都有很高的名望,喜好共同审核评论乡里的人事,每月总是更换品评的话题<对象),所以汝南地区民间有“月旦评”的说法。     司空杨彪征召他<为属官),地方按照方正、敦朴的科目荐举他,朝廷直接征召他,许劭都不就任。有人劝说许劭做官,许劭回答说:“现今小人道路深长,朝廷将要动乱,我打算到淮海去躲避,保全我的一家老幼。”于是南行至广陵(广陵郡,辖境在今江苏安徽交界处)。徐州刺史陶谦对他以礼相待,待遇优厚。许劭感到自己不安全,告诉他的门徒说:“陶恭祖外在的表现是仰慕有名声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招御我虽然优厚,将来势必会变得虚假刻薄。我不如离开他。”于是去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投奔扬州刺史刘繇。此后陶谦果然把众位寄居在徐州的士大夫抓了起来。到了孙策平定东吴的时候,许劭与刘繇向南跑到豫章(豫章郡,辖今江西及其南部一带),接着死在那里。时年46岁。许劭的哥哥许虔也很出名,汝南人称平舆的深潭里出了两条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映带左右。(《兰亭集序》)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荀子《劝学》)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赤壁赋》)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 骚》)

(6)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据1月24日《长江日报》报道,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有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8字)(3分)
答: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下列各题。
毛毛雨
陈金辉
谚曰:“七月黑,八月白,九月落山白。”山白,即毛毛雨,又有谚道“毛毛雨打湿衣裳”。农谚道出毛毛雨发生的时间和其渐湿人衣的特点。
多年不见毛毛雨,在我居住的F城关,总是进行着阴晴云雨天气的交替变换,难得出现“落山白”。屈指算来,我离开故乡熟悉的毛毛雨总该有30多个年头了。
一天傍晚,我乘公交汽车回乡,车子驶入城北不久,但见群山裹上白色的纱巾,那丝丝缕缕的毛毛细雨飘进车窗,抚摸着我滚烫的脸颊,一种亲切的温馨的家乡问候着实让我感动不己。久违了 ,毛毛雨!
抵达北西亭车站,我转乘摩的回乡。我的话题仍离不开毛毛雨,中年司机也脱口赞颂起毛毛雨来。他说:“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因我们地处城北,三面皆山,‘山白雨’只落在我们北区一带,很难落到县城。”司机的话,道出了毛毛雨“贵客难来”的神秘感。
沐浴在柔柔软软飘飘洒洒的雨雾中,精神顿觉无比舒畅。我仿佛置身在硕大无比的瀑布前,领受着细小雨滴的溅濡。看着路上的行人,没有一个带上雨具,也许大家也如同我一样怀着好心情,接受这轻盈潇洒的使者“润物细无声”的馈赠。
自然万物,真是丰富多彩、耐人寻味。它们走近人们的脚步和方式又是多么不一样:雷雨闪电是那么迅猛,暴风骤雨是那样粗鲁无礼,地震海啸又是多么恐怖无情。惟独毛毛雨,她是如此温柔飘逸,可亲可近。
就是这可亲可近的毛毛雨,她曾落在我生命的旅程中。
我的故乡在“人山”(因山形而得名)脚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农历九月以后,人山山上山下常飘飞着毛毛细雨,她悄悄地润泽着山野草木田间庄稼。每当毛毛雨来临时节,故乡的父老乡亲依然参加劳动,而毛毛雨更给我们贪玩的少年儿童增添了不少情趣,我们摸摸被毛毛细雨润湿的头发,照样狂奔乱跳,跋山涉水,反倒觉得精神抖擞!毛毛雨,她的百般柔情,给我的少年平添上温馨浪漫的色彩!但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她竟去向何方,大概也缘于“温室效应”,才逼使她退避三舍销声匿迹。我在不断地刨根究底,试图探明不见她芳影的原因。
今天,在家乡的土地上我们相逢了!那“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喜悦和亲切感自不在话下,而你那温柔细腻的特点,着实更让我想到我的本行工作--教书育人。
几十年来,我对待自己的万千“桃李”,都曾像毛毛雨一样地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工作吗?我曾像毛毛雨一样滋润着他们的思想情操,培育着他们的优良品格吗?其间,哪怕只有一次,我曾暴风骤雨般地批评过他们吗?我曾粗鲁地训斥过他们吗?我不断地拷问着自己!
几十年来,我在默默无声地滋兰树蕙,我以我毛毛雨般的方式,实现了师生间的和谐。许许多多的学生离开我的视线,又回到我的视线之内,虽然我叫不上他们全部的姓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仍然亲亲热热地叫我老师。并随着我的学生们像毛毛雨一样的讲述,重温着往日师生间的细枝末节点点滴滴。那些往事更像毛毛细雨一般洒落在我干涸的心怀上,给我丝丝快慰,总是伴随着一种莫名的幸福感!
在今天飘飞的毛毛雨中,我的万千思绪也随着她自由飞舞。亲情友情鼓满我的心胸,我沉浸在深深的惬意中……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以“毛毛雨”为题,既描绘了自然界中的“毛毛雨”,又抒写了生活中的“毛毛雨”,使人耳目一新。

B.毛毛雨只落在城北农村,而县城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县城地域宽阔,没有屏障,所以毛毛雨“贵客难来”。

C.同样是自然现象,但毛毛雨不同于雷雨闪电的迅猛、暴风骤雨的粗鲁无礼、地震海啸的恐怖无情,作者对毛毛雨情有独钟,并进而借物抒情,令人产生共鸣。

D.作者常年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以毛毛雨般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书本知识,提高学业水平,丰富文化素养。

E.本文前后连贯、首尾一致,以“毛毛雨”为感情线索,引起丰富的联想,这是古典诗歌中“比兴”手法在散文中的应用。
2.联系全文回答,毛毛雨具有哪些特点?每个特点不得超过五个字,可选用原文词语。(4分)
答:                                                                    
3.依据文章内容,探究作者为什么说“就是这可亲可近的毛毛雨,她曾落在我生命的旅程中”?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泰伯篇第八》)
注:①暴慢:粗暴,懈怠不敬。②鄙倍:鄙,浅薄;倍,同“背”,背理。③笾豆:古代用竹编成的祭祀典礼中的用具。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子告诉孟敬之“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要劝他好好听自己的话。

B.曾子教导孟敬之执政者应当重视的是道,而非那些“笾豆”之类的细枝末节。

C.孟敬之区看望曾子,曾子叮嘱他说话要有善意,让那些主管事物的官吏去管祭祀的事情。

D.曾子希望执政者严肃自己的容貌,端庄自己的脸色,恰当地用词以及注意说话似的语气声调。

(2)孔子曾讲过“君子有九思”,其中“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论语·季氏》)说的也是处世待人要注意的问题,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的理解。
答:                                                                     

 

查看答案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冯乐山在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起了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正在与钱梅芬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祖父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家》)

B.冯云卿是有名的“笑面虎”,有名的“长线放远鹞”的盘剥者,“高利贷网”布置得非常严密,恰像一只张网捕捉飞虫的蜘蛛。靠放高利贷盘剥农民起家的“笑面虎”冯云卿,为了躲避农民的反抗,带着全家搬到上海。在上海盲目投资公债市场,亏损八万多元,到了破产的境地。(《子夜》)

C.欧也妮嫁给公证人的儿子特·篷风,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他只为了钱而追求她,在情感上让她自由。几年后,特·篷风当上法院院长。可是当他当选为索漠城议员的第八天,就死了。欧也妮33岁守了寡,她用一百五十万法郎偿清了叔父的债务,让堂弟过着幸福的生活。(《欧也妮·葛朗台》)

D.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意外与玛丝洛娃重逢。他坐在陪审席里,回忆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以来的一切往事。他承认自己卑鄙无耻,良心上背着这样的罪孽,居然还能心安理得地过了这么多年,不禁羞愧难当。(《复活》)

E.聂赫留朵夫决定陪玛丝洛娃一起去西伯利亚服役,他回家乡处理田产,看到农村一副破败景象,农民都在挨饿,他知道这是农民们的土地被夺走的结果。于是,他决定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收取租金,而且租金由农民自己支配,用于公共事业。(《复活》)
2.筒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子夜》中“益中信托公司”垮台的经过。
答:                                                                     
(2)简述葛朗台用什么方法既不花一分钱却又挽救了弟弟破产的名誉。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