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段,按要求答题。(7分)
(万章)曰:“敢问荐之①于天,而天受之;暴②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③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注:①之:指尧推荐舜这件事。②暴:公开介绍。③而:如果。
(1)孟子认为上天与下人分别让舜通过□□、□□来考核是否把天下授予他。(2分)
(2)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万章对尧推荐舜、舜终得天下这件事心存疑问,于是向孟子请教。
B.孟子认为,尧的儿子没有得到天下,是他仇视百姓招来的恶果。
C.孟子认为,君王是没有那样大的权力把天下授予他人的,即便是伟大的尧。
D.孟子认为舜最后得到天下,是因为他辅佐尧二十八年,成绩斐然,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
(3)孟子引用《太誓》里所说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阐明的是什么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文学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不!我们两个都变了!”觉慧愤愤地说,“你有了你的爱情,我什么都失掉了。我们两个还可以分担什么呢?”他并不是故意说这样的话来伤害觉民的心,他不过随便发泄他的怒气。他觉得在他跟哥哥的中间隔着一个湿淋淋的尸体。
“中间隔着一个湿淋淋的尸体”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件事的始末。
(2)、“当同样的一只小鞋重新找到/母亲就会伸出双臂将你拥抱”,这是写在一张羊皮纸上的谶语。请简述与这则谶语内容相关的故事。
文学名著填空题(5分)
(1)、“我是不是爱你,我终生的天使!”他半跪着叫道,“我的身体,我的血液,我的灵魂,一切都属于你,一切都为了你!我爱你,除了你我谁也没爱过。”文中的“他”是 ,“你”是 。
(2)、五四运动发生了,新的思潮唤醒了高家长房长孙 被忘记的青春,但他不如两个弟弟的思想进步,常被他们嘲笑为“ ”和“ ”。就是这两种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了起来,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种性格的人。
文学名著阅读(2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琴是新女性的典型。她能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上了女子师范学校,还想与觉民等一起去外语专科学校上学,还想学同学倩如把头发剪掉。当她意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时,决心走新的路,与觉民一起争取婚姻的自由。
B. 觉慧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他再出门。高老太爷五十来岁时,家里给他买了一个浓妆艳抹的陈姨太。觉慧觉得这不像自己的祖父,倒像敌人。被囚禁在家的他着急、愤怒,只有贤惠的瑞珏让他平静。
C. 高老太爷六十寿辰时,冯乐山把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正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怎么样,就要怎样做!”
D. 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民认为“担当不起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
E.觉慧是新青年的代表,他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积极参加社会进步活动,但又有幼稚的一面,过高地估计个人反抗的力量。
2.下列各项中,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愚人之王”的游行队伍来到了格雷沃广场。这是卡西莫多平生第一次尝到自尊心的乐趣。在此之前,他尝到的只是由于地位低贱而处处遭受到的侮辱和蔑视,只是由于他的外表而遭到厌弃。
B. 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个淫邪毒辣的家伙。他垂涎爱斯梅拉达的美色,因而指使卡西莫多刺伤与她幽会的弗比斯,使爱斯梅拉达因而被捕和判罪。
C. 成千上成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母院,营救爱斯梅拉达。不明真相的卡西莫多怎容这些人冲入教堂,从楼顶上扔下巨大的石条石块,翻倒灼热的金属液体,企图疏散众人。
D. 当隐修女居第尔发现眼前这个漂亮、活泼、泼辣的姑娘就是自己15年前丢失的女儿时,母女俩抱头痛哭。随后,弗比斯把军警叫来,抓走了爱斯梅拉达,隐修女为保护女儿而死。
E.爱斯梅拉达被捕后,在法庭上,弗比斯指控爱斯梅拉达是女巫,还说她的山羊有妖术。当山羊把字母拼成法露黛尔老太太的名字时,就更确认她是个可怕的妖婆。爱斯梅拉达矢口否认,却遭到了严刑逼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宋]陈文龙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注:陈文龙福建莆田人,为宋代抗元英雄。
(1)首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颔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加以分析. (3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而商君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法:效法
B.民怪之,莫敢徙。 怪:以--为怪
C.黥其师公孙贾。 黥:刺杀
D.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 具:制定完备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公孙鞅为变法所做的努力的一组是( )(3分)
①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 ②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③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④刑其傅公子虔。
⑤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⑥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⑥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3分)
(2)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3分)
(3) 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