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其文约,其辞微,其...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屈原列传》)
 
(2)危乎高哉!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李白《蜀道难》)
剑阁峥嵘而崔嵬,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李白《蜀道难》)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⑴自疏浊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 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⑵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晓来谁染霜林醉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古代对诗歌艺术的把握,不重细密的分析,而重总体的品鉴。把握的方式是直观的、印象的、顿悟的。“郊寒岛瘦”这四个字,不知被多少人引用过。若问:何谓“寒”?何谓“瘦”?说这话的苏东坡本人也未必能作出精确的回答。他只是把自己对孟郊、贾岛这两位诗人的总体感受说了出来,其中的意味要靠读者自己去体会。中国传统的诗歌艺术研究大抵是这样,以三言两语说出自己的感受,如同朋友间的对床夜语,只求心灵的启迪,而无意于逻辑的实证;注重直观的感受,而不甚注意建立理论体系。   
传统的方法自有其长处。艺术不等于数学,艺术分析不能达到也不必追求数学计算的精确性。审美判断以审美感受为基础,而审美感受的主体应当有较高的悟性。建立在感受的基础上、靠妙悟作出的审美判断,往往比套用某种理论模式演绎出来的结论更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共鸣。然而传统方法也有其不足之处。总体把握需要细密的分析作为补充,艺术品鉴应当示人以可供捉摸的关捩,不能总是给人一个浑浊。   
那么诗歌的艺术分析依据什么呢?我想首先就是诗歌语言。当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各种文学体裁都离不开语言。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给诗歌下一个定义,不妨说诗歌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和一般的书面语言,成为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如果一个人平时总是用诗的语言来讲话,别人一定会感到奇怪或可笑,因为不合乎日常交际使用语言的习惯。所以在其他文体里不允许出现的句子,却可以成为诗中之佳句。
词语是构建诗句的材料,也是诗歌意象的物质外壳,由语言分析深入一步就是意象分析。诗歌的艺术分析不能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上,得意忘言是诗歌鉴赏的法门。中国诗歌艺术的奥妙,从意象上可以寻到不少。其一是词语的精练与意象的密集。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词语的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相当丰富,因而诗的感情容量大,启示性强。统观中国诗歌,自然界的意象占据显著的地位,而且其意蕴不断丰富,这是中国诗歌艺术的又一奥妙。唐诗之富于艺术魅力,原因之一就是多姿多彩的意象层出不穷,这些意象既已成熟尚未衰老,正处在最富有生命力的时候。中国诗歌艺术的另一个奥妙在于意象组合的灵活性。在这方面,汉语语法的特点给诗人以极大的方便。诗人可以灵活地处理和表现意象的时空关系、主宾关系,不黏不滞,自由地挥洒笔墨,使诗歌的含义带有更大的弹性。   
由语言和意象的研究再进一步就是意境和风格的研究。词语的组合构成诗篇,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境研究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揭示意境的形成,既可看到诗人的构思过程,又可窥察读者的鉴赏心理。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风格也有密切的关系,诗中经常出现某一种意境,就会形成与之相应的某一种风格。
诗歌的艺术理论、艺术分析、艺术鉴赏,单从诗歌本身入手,就诗论诗,难以得其三昧。诗歌艺术和哲学、宗教、绘画、音乐有密切关系。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既深入到言、意、象、境和风格的范畴,又旁涉哲学、宗教、绘画、音乐等领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遂能充分展示中国诗歌艺术的完美与晶莹。
1.以下不属于中国古代研究诗歌艺术的方法的一项是

A.重总体的品鉴,不重细密的分析。

B.只求心灵的启迪,而无意于逻辑的实证。

C.注重直观的感受,而不甚注意建立理论体系。

D.靠妙悟作出审美判断,结论更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共鸣。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其他文体里不允许出现的句子,却可以成为诗中之佳句”,说明了诗歌
语言的变形性和创造性。

B.诗歌艺术的研究只有和哲学、宗教、绘画、音乐等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展示
诗歌艺术的完美与晶莹。

C.本文从中国古代对诗歌艺术的把握说起,主要阐述了诗歌艺术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D.本文是从诗歌的语言、意象、意境和风格等方面来阐述诗歌艺术分析的过程的。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短短的十四字内就包含了两个意象,
抒发了诗人心怀天下,豪情满怀的情感,意蕴丰富。

B.“空山新雨后”,一个“空”字,表面写雨后山野的幽静宁谧,但如果从广
阔的文化背景上考虑,我们可以联想到陶渊明的“虚室有余闲”。

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具体指什么情,很难说清楚,但人
们能以妙悟作出审美判断。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该句可以看成是诗歌语言的变形。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请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A.①拂②落③横④一

B.①吹②上③圆④几

C.①傍②依③到④一

D.①有②袭③依④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中,不少名将失手,而黑马却不时杀出。前者说,压力太大,影响了发挥,后者说,没有压力发挥出了高水平。看来,压力很可怕,是个坏东西,然而,人们又说,井无压力不出水,人无压力轻飘飘。看来,压力又不可缺少。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压力呢?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                   ,                   ;居庙堂之高则有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3.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如梦令》)        

4.醉里吴音相媚好,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5.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查看答案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旨。(2分) 

梦想与理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境界。梦想再美,仅仅从属于个人,它是满足自我的意义追求,精致细小地囿于狭小的内心天地里。理想却是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以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尽管在理想的追求中也要遭到困扰和阻挠,我却喜欢它壮阔的气势,集体的荣誉感,强有力的有血有肉的硬碰硬的奋争。无论它成功或失败,都富有同样的人生价值。成年人未必没有梦想,但只有把梦想转化为理想,才能获得人生意义上的升华。

答: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