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3)车辚辚,马萧萧, 。(杜甫《兵车行》)
(4)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5)洪昉思,名昇,字昉思,号稗畦。清代戏曲作家,著有戏剧《 》。
(6)加西亚·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是 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百年孤独》。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本诗中诗人的情绪是不断变化的,请简要分析其变化过程。(2分)
(2)本诗颔联写景很有特色,请作简要的赏析。(4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祜年十二丧父,孝思过礼,事叔父耽甚谨。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二寸,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秀才,五府交命,皆不就。太原郭奕见之曰:“此今日之颜子也。”
与王沉俱被曹爽辟。沉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及爽败,沉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祜曰:“此非始虑所及。”其先识不伐如此
文帝为大将军,辟祜,未就。公车征拜中书侍郎。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痒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人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尽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
祜寝疾,求入朝。帝以其病不宜常入,遣中书令张华问其筹策。祜曰:“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混一六合,以兴文教,则主齐尧舜,臣同稷契,为百代之盛。如舍之,若孙皓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虽百万之众,长江未可而越也,将为后患乎!”华深赞成其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识不伐如此 伐:夸耀 B.祜遣送还其家 其:他们的
C.虽百万之众 虽:虽然 D.乃举杜预自代 举:推荐
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都直接表现羊祜才略出众的一组是
委质事人,复何容易 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
甚得江汉人心 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与王沉一起被曹爽征召的时候,他已经看出跟着曹爽做事没有前途。后来王沉被免职,证明了他的判断正确。
B.文帝担任大将军时,用公车去征召来羊祜做自己的中书侍郎;武帝受禅接帝位后,又升羊祜做了中军将军,并封他为侯爵。
C.羊祜掌管荆州军事大权时,一方面安抚民众,开办教育,深得民心;一方面对吴国人实施怀柔政策,成效显著。
D.羊祜在病重后建议皇帝早些灭吴,他认为,当时正是灭吴的好时机,一旦吴国改换皇帝,灭吴的机会就可能丧失。
4.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4分)
(2)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4分)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部分断句。(2分)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余 孰 能 有 余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角度看,人类经历了蒙昧、野蛮而逐步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再发展到现在的工业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进步。工业文明虽取得很大成就,但因其固有问题的严重化,已经开始走向衰退。
当前一种新的文明,作为工业文明的替代力量正在兴起,这种新文明即为生态文明。人类社会也将从工业社会转向生态社会,从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生态城市”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一种广义的生态观。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它将自然、城市和人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城市价值取向所在,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内涵式”的,采用有利于保护自然价值,又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的“生态技术”,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将“生态化”,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营造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从不同角度来看生态城市,它会有不同的“面目”,即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内涵。以上几方面实际上也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交叉的。
总之,生态城市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化。自然生态化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复合生态化是前提,社会生态化才是最终目的。
1.从原文看,下列对“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城市”体现了一种广义的生态观,它将自然、城市和人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B.“生态城市”倡导的生态观、价值观与伦理观,为人们营造了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
C.“生态城市”体现了一种新兴的生态文明,它从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
D.“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
2.下列各项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工业文明虽取得很大成就,但因其固有问题的严重化,已经开始走向衰退,生态文明代之而起,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文明转向了生态文明。
B.只要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达到一定水平,人们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生态城市就一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C.生态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内涵式”的,既要有利于保护自然价值,又要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
D.生态城市具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的结构合理、功能稳定,将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城市具备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化这一前提,就能实现工业化发展模式向生态化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
B.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实现“生态化”后,人们将会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社会将建立完善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机制。
C.在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采用有利于保护自然价值,又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的“生态技术”,大力发展太阳能、水电、风能等绿色能源,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将得到有效保护。
D.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生态城市”的内涵从社会、经济、自然等角度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向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好的诗歌作品都能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但要写好实属不易, , 。
, , , 。
①一旦为文造情或者缺乏新意 ②读起来不仅没有美感
③尤其是抒情诗 ④甚至会让人大倒胃口
⑤就容易落入俗套 ⑥它最容易着手又最难写好
A.③⑥①⑤②④ B.①②⑤④③⑥ C.②④⑥⑤③① D.③①⑤②⑥④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在重庆直辖13周年之际,重庆两江新区于2010年6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后正式成立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
B.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原因有二:一是在于它们目标专一,每一滴水都朝着同一方向,落在一个定点上。二是在于它们持之以恒,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从未间断过这种努力。
C.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
D.本文选自《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有删节。这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一篇讲稿节译而成的(原稿为英文,是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