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马致远 夕阳...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草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释:①飐:因风而颤动、飘扬。

1.“寿阳曲”和“水仙子”属于这两首小令的            。(1分)

 2.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首曲中通过靠岸、卸鱼、卖鱼等细节写出江南渔人的艰辛。

B.第一首曲中“夕”“闲”“香”等字以声母“x”表达轻柔效应。

C.《咏江南》数词值得玩味,如“十里珠帘”其实何止是十里百里。

D.“爱杀江南”直抒胸臆,明确表达出作者对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3.辨析两首散曲的相同之处。(4分)

 

 

 

 

 

 

 

 

 

 

 

 

 

 

 

 

 

 

 

 

 

1.(1分)曲牌 2.(3分)A 3.(4分)(1)都写出江南水乡景色;(2)景物描写富有层次,有远有近,(3)动静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4)情景交融的写法等。(至少两点,每点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空)。(6分)

13.(1)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是处红衰翠减,               。(柳永《八声甘州》)

(5)               ,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不宜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7)接天莲叶无穷碧,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8)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哑了的三角琴

巴金

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呻吟。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当我的手指刚挨到三角琴,耳边一响,三角琴躺在地上,成了几块烂木板。

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我很后悔,父亲慢慢地抬起头:“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温和。“是我同你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这一年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重罚。我们来到西伯利亚一所监狱,把来意告诉狱中当局,一个禁卒插嘴说:‘我知道拉狄焦夫会唱歌’,典狱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领来。”

“拉狄焦夫来了,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岁,样子一点也不凶恶,如果不是穿着囚衣,戴着脚镣,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杀人犯。他站在我们的面前,胆怯地望着我们。当我们说想听他唱歌时,这个囚人暗黑的眼睛里忽然露出了一线亮光,似乎有一种快乐的欲望鼓舞着他。他望了望典狱,又望着你母亲,略带兴奋地说:‘如果你们可以给我一只三角琴,那么……’典狱叫人找一只三角琴。”

“这时候秋天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子里,正落在他的身上。他闭着眼睛,弹起琴弦,开始唱起来。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好像进到了梦里一样,完全忘掉了自己地尽情唱着。唱完歌,他吻着琴,像母亲吻孩子一样。”

“‘尼特加,把三角琴给我拿过来!’典狱毫不动心地对禁卒说。”

“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这个囚人的面容突然改变了:两只眼睛里充满着血和火,脸完全成了青色。他坚定地立着,紧紧抱着三角琴,怒吼道:‘谁来,我就要杀谁!’你母亲和我,都吓坏了。”

“典狱一点也不惊惶,他冷酷地说:‘给他夺下来。’他这时候明白抵抗也没有用了,便慢慢地让三角琴落在地上,用充满爱怜的眼光望着它,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起来。”

“我们听见他的哭声,心里很不安,因为这一切都是我们夫妇引起来的。我们走到他面前,想安慰他。‘我们不能够再帮忙你什么吗?’你母亲悲声地问。”

“‘谢谢你们。我只想请你们到教堂里点一支蜡烛放在圣母像前,并且做一次弥撒祝安娜的灵魂早升天堂。’说到安娜这个名字,他几乎又要哭出来,但他马上忍住了。”

“门开了,两个兵把他押了出去;脚镣声愈去愈远。一切回到平静了。”

 “‘这个拉狄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凄然地问。”

“‘有一天教堂中正在举行婚礼,新郎是一个有钱的中年商人,新娘是本村中出名漂亮的小家女子。拉狄焦夫忽然闯进来,用斧头把站在圣坛前面的新娘、新郎都砍倒了。新娘后来死了,新郎成了残废。拉狄焦夫并不逃走,却丢了斧头让别人把他捉住。他永远不肯说明他犯罪的原因,也不说一句替自己辩护的话,只是闭着嘴不作声。他给判了终身惩役罪,也不要求减刑。从此他的口就永远闭上了。他在这里住了这些年,我从来没有听见他像今天这样说了这么多的话。他的事情,只有魔鬼知道!’禁卒一面说,一面望着桌上的三角琴,最后又加了一句,‘三角琴也弄坏了。’你母亲就花了一点钱向禁卒买来了三角琴。她把它带回圣彼得堡。我们以后也没有机会再看见拉狄焦夫。”

“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并不曾做到。第二年你母亲生了你,过了两年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现在你母亲睡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公墓里,三角琴又被你打碎了,而圣母像前那支蜡烛还没有人去点过,为安娜做的弥撒也没有人去做。……孩子,你懂得了罢。”

父亲的声音里含有眼泪,同时又含有无限的善意。我觉得我要哭了。

1.高中语文课本中我们学习过巴金的作品是                   (1分)

2.小说开头画线部分,描写“哑了的三角琴”有什么作用?(3分)

3.分析拉狄焦夫“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起来”的原因(3分)

4.对小说题目“哑了的三角琴”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和绝望。

B.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的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

C.象征“我”把三角琴打碎,而且小时候就失去母亲,缺少母爱。

D.暗含父亲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

E.三角琴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由三角琴引起回忆往事,构思情节。

F.与拉狄焦夫尽情弹唱和怒吼护琴形成对比,突出母亲的友善。

5.小说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3分)

6.拉狄焦夫身上体现了哪几组矛盾冲突?请分点概述。(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人间鲁迅》:诗情与理性的悟解

王培元

①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想想鲁迅死后出现的大大小小的纪念,以及题词、雕像、研究专著和传记,似乎不能说作为文化伟人的鲁迅没有受到拥护、爱戴和崇仰。但是,倘要听听鲁迅辞世之后的第一个世纪末泛起的批判、否定、攻击、污蔑鲁迅的嘈杂声浪,你又不能不感到困惑和悲哀:我们尚未真正理解和继承鲁迅留给我们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遗产,便似乎要匆匆不迭地“告别鲁迅”了。

  ②令人欣慰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毕竟还出版过几部水准较高的鲁迅研究专著,如王富仁的《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汪晖的《反抗绝望》等。然而,较令人满意的鲁迅传记,却一直没有见到。最近出版的林贤治先生的《人间鲁迅》,引起了读者的关注。披阅《人间鲁迅》,你会感到,作者    如人们所说“回到了鲁迅”,     可以说走进了鲁迅的心灵世界。他不仅真实地阐发了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辉煌业绩,而且准确地把握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格局中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对于九十年代的中国,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适时的、出色的鲁迅传记。

  ③作者来自乡下,未进过大学,只是靠勤奋自修,才以诗人身份步入文坛,后来写起了随笔散文,近年来又弄学术研究。这些都不期然地成就了《人间鲁迅》卓尔不群的个人特色:林贤治先生带着乡村的人生履历和生存体验,进入鲁迅传记的写作,以平民知识者的心灵去感受鲁迅、体认鲁迅、描述鲁迅、悟解鲁迅;没有四平八稳、人云亦云的平庸之论,摒弃八股式的陈辞滥调,绝少呆板僵滞的书斋学究气,向读者展示了“人间鲁迅”的真性情和大气象,有的是浓郁的诗情氤氲和深邃的理性气息:“南京成了人生的第一个驿站。不是人选择道路,就是道路选择人。选择的结果,他学开矿而开掘了人类的灵魂,想当兵而成长为别种类型的战士。

  ④写下这样文字的作者,是由于作者本人是诗人呢,还是他自然地感染了鲁迅那瘦小的身体里岩浆奔突般的激情?或许二者兼而有之吧。本来鲁迅就不只是冷峻深刻的思想家,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⑤说这是一本适时的鲁迅传记,还由于它雄辩有力地回答了文化界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对于鲁迅的怀疑和挑战,涤除了有意无意地泼在鲁迅身上的污泥浊水。近年来,在“四·一二政变”后鲁迅对镇压了自己的同盟者而建立了一党专政的国民党政权的反抗和斗争,对被专制主义压迫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同情和支持,在鲁迅捐弃前嫌、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攻击过自己的创造社、太阳社并肩作战,在鲁迅肯定和赞赏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鲁迅对胡适、梁实秋、林语堂等人的抨击等一系列问题上,思想文化界出现了若干似是而非、糊涂混乱乃至十分荒谬的议论。只要不抱什么偏见,读者是可以从林贤治先生这本《人间鲁迅》中,找到对于这些问题的实事求是的诠释和令人满意的答案的。

  ⑥鲁迅为了“立人”、为了建立“人国”而奋斗了一生,最后倒在黎明前的昏黑的长夜里。鲁迅死后六十多年的今天,新世纪的曙光即将照临。笔者想起了林贤治先生在书的结尾援引的许寿裳1937年在拜谒鲁迅墓之后写下的一首诗:“身后万民同零涕,生前孤剑独冲锋。丹心浩气终黄土,长夜凭谁叩晓钟!”

1.第①段“告别鲁迅”的意思是                                  (2分)

2.在第②段空格处填写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那么            B.无论……都

C.虽然……但是            D.不仅……而且

3.第③段划线句引用的作用是                                     (3分)

4.下列分析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王富仁、钱理群和汪晖等曾出版过鲁迅研究专著。

B. 作者写鲁迅有诗情的原因关键在于作者是位诗人。

C. 文化界对鲁迅十分荒谬的议论可能存在一些偏见。

D. 鲁迅一生奋斗是为了“立人”,并且建立“人国”。

5.分析结尾引用许寿裳诗句的作用。(3分)

6.根据文章内容,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人间鲁迅》这本书。(4分)

 

 

 

 

 

 

 

 

 

 

 

 

 

 

 

 

 

 

 

 

 

查看答案

请联系现实或你的生活体验,以“在哪里?就在这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②愈:胜过,强些。③孳孳:勤勉不懈的样子。④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1)试分别概括孔子立身行事的原则和公孙丑、孟子求“道”的观点。(4分)

(2)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中道而立”。(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