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某班在开展“课堂教学大讨论”时,谈到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几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

某班在开展“课堂教学大讨论”时,谈到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几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6分)

甲同学说:我喜欢A老师冷峻清晰的讲述,他把我们带入了思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

乙同学说:我喜欢B老师豪情万丈的发挥,                                   

丙同学说:我喜欢C老师声韵宛转的表达,                                    

 

(6分,每句3分,酌情给分) 乙同学说:我喜欢B老师豪情万丈的发挥,他把我们带入了文学与生活的巨大魅力中。 丙同学说:我喜欢C老师声韵宛转的表达,他把我们带入了语言与生活的巧妙联系中。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2分)

老厨师

1786年一个冬天的傍晚,维也纳城郊的一间小木屋里,杜恩伯爵夫人从前的厨师快要死了。其实,这不能算是一间屋子,而是花园深处一间破旧的岗棚。几年前,这位厨师被炉子的热气熏瞎了眼。从那时起,伯爵夫人的管家就让他住到这间岗棚里。

厨师和他那个十七八岁的女儿玛丽亚住在一起。小屋里全部家什只有一张床、几条瘸腿的板凳、一张笨重的桌子、满是裂纹的瓷盘瓷碟和玛丽亚的惟一财产——一架拨弦古钢琴。这架拨弦古钢琴已经太老了,只要周围有什么声响,它的琴弦就会轻轻地和着唱很久。

玛丽亚给临终的老父亲擦过身,穿上冰凉干净的衬衫,这时老人说:“我从来不喜欢神甫和修道士。我不能请牧师听忏悔,但是临终前我要净化一下我的心灵。”

“那怎么办呢?”玛丽亚问。

“你到街上去,”老人说,“把碰到的第一个人请到家来,听取一个临终人的忏悔吧。”

玛丽亚披上头巾出去了。街上空无一人。风把落叶刮得满街跑,昏暗的天空落下冰冷的雨点。玛丽亚等了很久,她终于觉得似乎有人沿着围墙走过来,边走边哼着小调。她朝前走了几步,迎过去,和他撞了个满怀。那人收住脚步,问:“什么人?”

玛丽亚抓住他的手,用颤抖的声音转述了父亲的请求。“好吧,”那人平静地说,“我虽然不是神父,但没关系。走吧。”

他俩进到屋里。凭着烛光,玛丽亚看出这人身材瘦小。他把淋湿的斗篷一下子脱了下来,扔到长凳上。他穿着优雅、朴素;烛光把他的黑坎肩、水晶纽扣和花边硬领照得闪亮。这个陌生人还很年轻。他把凳子拉到床边,坐下来,俯下身,愉快地注视了一下临终人的面孔。

“您说吧!”他说,“也许我不是用上帝赋予的权力,而是用我所从事的艺术的力量,让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轻松下来,并卸下您心灵上的重负。”

“我干了一辈子活儿,直到双目失明,”老人小声说,并把陌生人的一只手拉到自己身边。“干活儿的人是没工夫去犯罪的。我的妻子,她叫玛尔塔,她害上肺病以后,医生给她开了许多种贵重药品,还叮嘱要给她吃鲜奶油和无花果,喝滚热的红酒,我于是从杜恩伯爵夫人的一套茶具中偷走了一只小小的金盘子,把它砸成碎块卖了。现在回想起这件事心里很难过,我对女儿隐瞒了这件事,一直教育她,别人的东西一点也不要动。”

“伯爵夫人的仆人中有人为这事受到牵连吗?”陌生人问。

“我发誓,先生,绝对没有,”老人回答说,哭起来。“要是我知道黄金救不了我的玛尔塔,我怎么会去偷呢!”

陌生人把一只手放在老人失明的双眼上,说:“您在人们面前没有罪。您所做的,不是罪过,也不算偷窃,相反,说不定还该算是您对爱情奉献的壮举。”

“阿门!”老人小声说。

“阿门!”陌生人重复说。“现在您告诉我您最后的心愿吧。”

“我希望有人能照顾玛丽亚。”

“这由我来做。您还希望什么呢?”

这时,即将逝去的老人突然露出微笑,大声说:

“我希望能再一次看见玛尔塔,像我年轻时看到她那样。我想看见太阳,看见这座古老的花园百花盛开的春天。”

“好吧,”陌生人说着站起来。“好吧,”他又说,走到拨弦古钢琴旁边,坐到钢琴前的凳子上。“好吧!”他第三次大声说,急促的琴声突然从岗棚里飘散开来,彷佛千百颗玉珠散落到地上。“听吧,”陌生人说,“一边听,一边看。”

他弹奏起来。古钢琴多年来第一次发出这样嘹亮悦耳的琴声。这琴声不仅充满了岗棚,而且充满了整个花园。天空开始飘湿乎乎的雪花了。

“我看见了,先生!”老人说着,从床上微微欠起身来,“我看见和玛尔塔相遇的那一天了,那天她因为难为情,打破了牛奶罐。那是冬天,在山里。天空像湛蓝的玻璃一样透明,玛尔塔笑了。她笑了。”

“现在您看见什么了吗?”陌生人一面弹奏,一面匆促地说,“难道您没有看见,夜由黑变蓝,再由蓝变成蔚蓝色吗?暖融融的阳光已经从什么地方的上空投射下来。第一道阳光已经投射到石砌的围墙上,把围墙晒暖了。天空变得更高,更蓝,更美了。鸟儿成群地从古老的维也纳上空往北飞去了。”

“这些我全都看见了,”老人喊道,“玛丽亚,把窗户打开吧。”玛丽亚打开窗户。一股冷空气破窗而入。老人倒在枕头上,急促地喘息起来。玛丽亚朝他扑过去。陌生人中止了弹奏,走到床前。老人喘吁吁地说:“我像许多年前一样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但是我不能不知道……名字就死去。名字!”

“我叫沃尔夫康·亚马德·莫扎特。”陌生人回答说。

玛丽亚离开床边,双膝几乎触到地,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深深施礼。

当她直起腰来时,老人已经死了。窗外已是朝霞满天,洒满湿润雪花的花园沐浴在霞光中。

1.本文作者在莫扎特说出自己的名字之前,就已经通过多次描写对这个人物做了铺垫。请找出这些铺垫之处来。(5分)

2.在对待老厨师偷了杜恩伯爵夫人一只小小的金盘子这件事上,为什么莫扎特最关心的是仆人中有没有人因为这件事受到牵连?(5分)

3.莫扎特为满足老厨师再一次看见妻子的愿望,决定为老厨师弹奏钢琴。作者描写莫扎特时,一次不漏地详尽写下了莫扎特三次说的同一句话“好吧”。你觉得这三句话后面的潜台词各是什么?(6分)

4.探究题。当玛丽亚听到父亲临终忏悔时说自己过去曾偷过别人的东西,而且把这件事对自己做了隐瞒,她会怎么想?她会不会觉得自己的父亲不再高大完美?(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韩愈在《师说》中谈到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这些人为老师,要说明的观点是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示远大的目标虽然遥远,但坚持下去仍然可以达到;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的句子是                     

  屈原《离骚》中表达愿意为君王做向导在前面开路的句子是                       

(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对屈原和他的《离骚》作了高度评价。他评价《离骚》“文”“辞”“志”“行”的特点的句子是                 。  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行的句子是                                。    

  苏轼在《江城子》中回忆去世十年的妻子,说即使相见,你也不认识我了,描写自己苍颜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牧场  弗罗斯特

我要出去清理牧场的泉源,

我只是想耙去水中的枯叶,

(也许我会等到水变清冽)

 我不会去太久——你也来吧。

 

我要出去牵回那头小牛,

 它站在母牛身旁,那么幼小,

母亲舔它时也偏偏倒倒。

 我不会去太久——你也来吧。

1.有诗歌评论家说,弗罗斯特的《牧场》表达的情感与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相似,你读出这个味道来了吗?请说一说。(4分)

 2.诗歌中的“你”是诗人的妻子,诗歌两节结尾句都是“我不会去太久——你也来吧”,但语气和情感却有了变化。请说说你领悟到的这个变化。(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第宅

太宗朝,天下新承隋氏丧乱之后,人尚俭素。太子太师魏征,当朝重臣也,所居室宇卑陋。太宗欲为营第,辄谦让不受。洎征寝疾,太宗将营小殿,遂辍其材,为造正堂,五日而就。开元中,此堂犹在,家人不谨,遗火焚之。子孙哭临三日,朝士皆赴吊。高宗时,中书侍郎李义琰宅亦至褊迫。义琰虽居相位,在官清俭,竟终于方丈室之内。高宗闻而嗟叹,遂敕将作造堂以安灵座焉。

则天以后,王侯妃主京城第宅日加崇丽。至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有罪赐死,县官簿录太平坊宅,数日不能遍。宅内有自雨亭,从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又有宝钿井栏,不知其价。他物称是。安禄山初承宠遇,敕营甲第,瓌材之美,为京城第一。太真妃诸姊妹第宅,竞为宏壮。曾不十年,皆相次覆灭。

肃宗时,京都第宅屡经残毁。代宗即位,宰辅及朝士当权者争修第舍,颇为烦弊。议者以为土木之妖。无何,皆易其主矣。中书令郭子仪勋伐盖代,所居宅内诸院往来乘车马,僮客于大门出入,各不相识。词人梁鍠尝赋诗曰:“堂高凭上望,宅广乘车行。”盖此之谓也。郭令曾将出,见修宅者,谓曰:“好筑此墙,勿令不牢。”筑者释锤而对曰:“数十年来,京城达官家墙皆是某筑,只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郭令闻之,怆然动容。遂入奏其事,因固请老。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子孙哭临三日,朝士皆赴吊   吊:吊丧。

B. 竟终于方丈室之内           方丈: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

C. 遂敕将作造堂以安灵座焉     将作:职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的官员。

D. 无何,皆易其主矣           无何:没有办法。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遂敕将作造堂以安灵座焉           议者以为土木之妖

B. 太宗欲为营第,辄谦让不受         遂辍其材,为造正堂

C. 高宗闻而嗟叹                     筑者释锤而对曰

D. 曾不十年,皆相次覆灭             郭令曾将出,见修宅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 本文作者从王侯将相京师第宅修建的变化描写中,引出对上层统治者们追求奢靡生活的警诫。

B. 作者描写唐王朝建国之初魏征、李义琰这样的大臣居所之卑陋褊迫,提倡为官清俭。

C. 文中描述王鉷、安禄山、太真妃诸姊妹的第宅,“曾不十年,皆相次覆灭”,鲜明地表达了再崇丽宏壮的建筑,都将成为废墟的道理。

D. 郭子仪跟筑者的一番对话,揭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宅内有自雨亭,从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又有宝钿井栏,不知其价。他物称是。(5分)

(2)数十年来,京城达官家墙皆是某筑,只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六祖惠能禅师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河北燕山人(现今的涿州),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惠能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陈寅恪称赞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我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惠能父亲名卢行瑫,早逝,母李氏。惠能自幼以卖柴为生。一次,惠能卖柴回家路上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便萌生学佛之念。他去黄梅山拜谒五祖弘忍。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检验他们的修炼水平。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听后亦诵一偈,请人代劳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定为传人。并命南归。

惠能归岭南后,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在该寺内讲《涅盘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休。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若惊,知惠能得黄梅弘忍真传。

  惠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传法长达37年之久。他弘扬禅宗,主张“顿悟”,人称“南宗”。当时,六祖惠能的同门师兄神秀,主张“渐悟”,在华北势力颇盛,号称“北宗”。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和唐中宗遣内侍薛简往曹溪召惠能入京。惠能以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辞却不去。薛简恳请说法,将记录带回报命。

  延和元年(712年)惠能回至新州,命门人建报恩塔。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圆寂于新州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唐宪宗谥号大鉴禅师。惠能圆寂后,其真身不坏,被运回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其门人裹综涂漆,保持其生前形像。其肉身像至今还保存在南华寺,供奉在灵照塔中。

  惠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他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他说自心既不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

  惠能又曰“先立无念为宗”。所谓无念,即虽有见闻觉知,而心常空寂之意。“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

禅宗从达摩始百余年间皆以《楞伽经》相印证,故亦称为楞伽宗。达摩的三传弟子道信开始兼以《金刚》等经为典据,到了惠能即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了《楞伽经》,其目的在于摆脱名相烦琐的思想束缚,而单刀直入求得开悟。

1.下列关于六祖惠能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祖惠能的祖籍在河北燕山,父亲做官被贬岭南新州为平民后,他出生在岭南新州。

B. 六祖惠能从小受《金刚经》影响,立志向佛,在黄梅山拜谒了五祖弘忍,得弘忍真传。

C. 六祖在岭南曹溪传法30多年,影响深远,他弘扬的禅宗,被人称为“南宗”,与神秀的“北宗”齐名。

D. 六祖惠能传扬的禅宗,受到了唐王朝的重视,唐宪宗还因他而出家,法名大鉴禅师。

2.在五祖弘忍命弟子作偈时,对神秀和惠能的偈子的不同之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神秀主张凝心向佛,时时用佛法告诫自己,不让世俗的尘埃玷污了自己的心灵。

B. 惠能认为佛家是帮助人从佛理根本上认识佛法的,人的身心和佛法最终都是来自空寂。

C. 神秀偈子的主旨在于念佛的人心中还有一个“我”,惠能偈子的主旨是信佛的人心中只有一个佛。

D. 神秀和惠能都提到的“尘埃”,是佛家指称的尘世间的一切烦恼和污浊。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惠能禅法以定慧为本。他主张从静坐敛心中来认识佛理,体味佛法博大精深。

B. 惠能解释风吹幡动为“仁者心动”,就是采用“单刀直入”方法从自己的本心来认识自己以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与现象,从而达到契合佛法的境界。

C. 惠能提出的“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不仅对佛教徒修炼自身有好处,对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创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也是大有益处的。

D. 文章结尾处用惠能禅法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楞伽经》,在弘扬佛法时一扫过去僧徒繁琐章句之学,与文章开头引用的陈寅恪对惠能的论述相呼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