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2分) 寂 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2分)
寂  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选自《梁实秋文集》)
1.作者在文中说“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的”,文中有哪些词语或句子和这句话的意思相呼应?它们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本文描写了书斋、教堂、寺庙三处环境,请概述其作用。(4分)
3.联系全文,说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4.作者说“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6分)

 

1.(4分)呼应的词语或句子:片刻的孤立的存在、一瞬间的存在、一刹间的妙悟、一刻寂寞。(2分,找出2个得一分,找也4个得2分) 表现了作者对“寂寞”的珍惜和对纷繁尘世的厌恶。(2分) 2.(4分) (1)渲染一种静穆的氛围,为“寂寞”境界的出现提供外部条件(或作铺垫); (2)说明获得寂寞感的条件不仅在于环境清幽,更在于内心的清静; (3)表现静穆、清幽的环境有净化人的灵魂,使人胸襟自然豁达的妙处; (4)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每点2分,答对2点即得满分) 3.(4分)(1)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2)让人进入空灵悠逸的境界,跳出尘世的渣滓,净化心灵。(3)感到自己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4)可以带给人享受。 (每点1分) 4.(6分)同意。因为在纷扰的社会中,人的心灵往往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而疲惫。而寂寞的心境能使人进入空灵悠逸的境界,使人的心灵得到休息。作者所处的时代令人苦闷,作者需要寂寞来调适自己。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人的身心也容易疲惫,片刻的寂寞也许是现代人找回幸福的最佳途径。 (或:不同意。作者说“寂寞是一种清福”是因为他处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现实的苦闷使作者找不到方向,因而才希望借片刻的寂寞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暂时的休息。因此,“寂寞是一种清福”流露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反映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现代社会处于和平的时代,崇尚积极进取,所以,提倡“寂寞是一种清福”是与时代不合拍的。)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真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4分)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是第一次有主题的世博会,主题是“一个世纪的进步”。从此以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确定一个富有意义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①围绕“人、城市、自然、交流”的命题
②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③通过了自身的功能组织和独特的建筑语言
④构成了美好的城市生活空间
⑤以“和谐城市” 的理念来回应对主题的诉求
⑥表现出人与人、人与城市、城市环境及自然环境之间通过交流形成和和谐关系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和修辞特点,另造一一个句子。(4分)
例句: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从地平线上捡走草地上的珠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概括出略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4分)
瑞典皇家学科学院10月7日宣布,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其代表作有小说《城市与狗》(1963年)《绿房子》(1965年)和《酒吧长谈》(1969年)等,其中《城市与狗》使略萨蜚声国际文坛。
略萨的作品从社会层面讲,笔触相当广泛,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市镇市民、知识分子、艺术人物、官僚机构、军队等,都是他的描述对象。他的小说敏感地批判和揭露社会现实问题:如独裁统治、官僚腐败现象、贫富差距悬殊、阶级压迫、种族歧视、军警特务横行、党派竞争等。略萨坚信,“小说需要介入政治”,这是让小说变得尖锐而有力的重要武器之一。《公羊的节日》体现了他对拉美政治现实的深刻思考。小说通过杜撰一个女人的所见所闻,再现拉美最血腥的独裁统治,将多米尼加共和国前独裁者特鲁希略魔鬼般的独裁时代,批驳的淋漓尽致。
略萨被誉为“拉美结构主义文学大师”,和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阿根廷作家利奥·科塔萨尔、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并称为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四大王将。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绮丽魔幻的叙述风格不同,略萨的小说更注重叙事结构的布局,经常会同时并行几条线索,然后逆转、反转,叙事技巧无与伦比。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出三个小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____________________。(《周易》)
(2)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3)__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智除奸佞
杨文襄①,与内臣张永同提兵讨安化王,杨在军中语及逆瑾②事。因以危言动永,即于袖中出二疏,一言平贼事③,一言内变事,嘱永曰:“公班师入京见上,先进宁夏疏,上必就公问,公诡言请屏人语,乃进内变疏。”永曰:“即不济,奈何?”公曰:“他人言,济不济未可知,公言必济。顾公言时,须有端绪④,万一不信公,公可顿首请上即时召瑾,没其兵器,劝上登城验之:‘若无反状,杀奴喂狗’。又顿首哭泣,上必大怒瑾。瑾诛,公大用,尽矫其所为。吕强、张承业,与公千载三人耳。但须得请即行事,勿缓顷刻。”永勃然作曰:“老奴何惜余年报主乎?”已而永入见,如公策,事果济。瑾初缚时,得旨降南京奉御,瑾上白帖,乞一二敝衣盖体,上怜之,令与故衣百件。永惧,谋之内阁⑤,令科道⑥劾瑾,劾中多波及阿瑾诸臣。永持疏至左顺门,谓诸言官曰:“瑾用事时,我辈亦不敢言,况尔两班官;今罪止瑾一人,勿动摇人情也!可领此疏去,急易疏进。”此疏入,瑾遂正法,止连及文臣张綵一人、武臣杨玉等六人而已。
除瑾除彬,多借张永之力。若全仗外庭⑦,断不济事!永不欲旁及多人,更有识见,然非杨文襄智出永上,永亦不为之用。吁!此文襄所以称“智囊”也!
(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委蛇卷十三》)
【注】①杨文襄:即杨一清,字应宁。少年时以神童荐为翰林秀才,后为太子太保,死后谥文襄。内臣:宦官。②瑾:即刘瑾,当时权倾一时的大宦官头子。③平贼事:即讨伐安化王一事。④端绪:头绪,条理。⑤内阁:明清两代的政务机构,明太祖废宰相设诸殿阁大学士,协助皇上办理政务。⑥科道:明清吏、户等六科京畿等各道监察御史统称科道。⑦外庭:指宫外的百官,与近侍之臣相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诡言请屏人语诡:诡计

B.没其兵器没:没收

C.上必就公问就:接近

D.断不济事济:成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以危言动永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①乃进内变疏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也

C.①即于袖中出二疏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①此文襄所以称“智囊”也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以下句子分成四组,全部属于“文襄所以称‘智囊’”的一组是
①因以危言动永,即于袖中出二疏     ②上必就公问,公诡言请屏人语
③即不济,奈何                     ④但须得请即行事,勿缓顷刻
⑤已而永入见,如公策,事果济       ⑥此疏入,瑾遂正法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文襄曾和张永一同领兵讨伐安化王,在军营谈论到刘谨为非作歹之事情时,嘱咐张永,让他在班师回朝面见皇上的时候,要呈上弹劾刘瑾的奏章。

B.张永按照杨文襄的计策行事,果然顺利成功。齐瑾被抓手后,奉命押送南京。刘谨上书请求皇上给他几件破衣遮体,皇上可怜他,下令将百十件旧衣服给他。

C.张永把吏、户、兵、礼诸部上奏弹劾刘瑾的奏章拿到左顺门对谏官说:这些奏章涉及的人很多,不要改动反映的情况,赶快呈上奏章。

D.刘谨被正法,很大程度上是靠张永之力,但如果没有杨一清为他出高明的主意,张永也办不成此事,杨一清不愧有“智囊”之名。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瑾诛,公大用,尽矫其所为。(3分)
(2)瑾用事时,我辈亦不敢言,况尔两班官。(3分)
(3)永不欲旁及多人,更有识见,然非杨文襄智出永上,永亦不为之用。(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