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傅潜,冀州衡水人。少事州将张廷翰。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傅潜,冀州衡水人。少事州将张廷翰。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到涿州,与契丹战,生擒五百余人。翌日,上过其所,见积尸及所遗器仗,嘉叹之。师旋,擢为内殿直都虞候。上对枢密言:“潜从行有劳,赏薄。”复加马步都军头、领罗州刺史,改捧日右厢都指挥使、领富州团练使,迁日骑、天武左右厢都指挥使,领云州防御使。
真宗即位,领忠武军节度,数月召还。咸平二年,复出为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入,缘边城堡悉飞书告急,潜麾下步骑凡八万余,咸自置铁挝、铁棰,争欲奋击。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无何,契丹破狼山砦,悉锐攻威虏,略宁边军及祁、赵游骑出邢、洺,镇、定路不通者逾月。朝廷屡间道遣使,督其出师,会诸路兵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亦屡促之,皆不听。廷召等怒,因诟潜曰:“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潜不能答。都钤辖张昭允又屡劝潜,潜笑曰:“贼势如此,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然不得已,分骑八千、步二千付廷召等,于高阳关逆击之,仍许出兵为援。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康保裔遂战死。
及车驾将亲征,又命石保吉、上官正自大名领前军赴镇、定与潜会。潜卒逗遛不发,致敌骑犯德、棣,渡河凑淄、齐,劫人民,焚庐舍。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上由是大怒,乃遣高琼单骑即军中代之,令潜诣行在。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百官议法当斩,从驾群臣多上封请诛之。上贷其死,下诏削夺潜在身官爵,并其家属长流房州。潜子内殿崇班从范亦削籍随父流所,仍籍没其赀产。五年,会赦,徙汝州。景德初,起为本州团练副使,改左千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大中祥符四年,车驾西巡至洛,因令从驾还京,迁左监门大将军,还其宅。久之,判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卒。
(选自《宋史》,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隶殿前左班隶:隶属

B.朝廷屡间道遣使间:中间

C.因诟潜曰诟:辱骂、指责

D.一夕狱具狱具:判罪定案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直接表现傅潜怯懦畏战的一组
(    )(3分)
①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      ②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
③潜卒逗遛不发                ④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
⑤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⑥潜不之与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傅潜出征太原时,一天之内,两次被流箭所中。后因在涿州,与契丹交战,生擒其五百余人,受到了皇上的赞叹。

B.咸平二年,傅潜又出任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举入侵,由于傅潜胆怯软弱不抵抗,导致契丹攻陷许多地方。

C.傅潜虽不听从朝廷和众将的劝战,但他是个有涵养的人,别人羞辱他“还不如一个老太婆”,他也不生气。

D.皇帝亲征时,傅潜仍不积极配合,致使战事不利。皇帝大怒,但最终赦免其死罪,只是削夺了他的官职爵位,把他及其家属长期流放到房州。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3分)
译文:                                                                     
(2)潜卒逗遛不发,致敌骑犯德、棣,渡河凑淄、齐,劫人民,焚庐舍。(4分)
译文:                                                                     
(3)上贷其死,下诏削夺潜在身官爵,并其家属长流房州。(3分)
译文:                                                                

 

1.B 2.D 3.C 4.(1)傅潜胆怯软弱胸无韬略,闭门自守,将士们有请战的,则被他恶语相加。 (2)傅潜始终故意拖延按兵不动,致使敌人骑兵进犯德、棣,渡过黄河直奔淄、齐,劫掠百姓,焚烧房屋。 【解析】 1.(“间”在这里是“从小路”的意思。) 2.(②句是间接表现;⑤是傅潜隐报军情,不属于直接表现。) 3.(错在“但他是个有涵养的人,别人羞辱他‘还不如一个老太婆’,他也不生气。”原文并没有说他“不生气”,而是说他无言以对。况且从这一点也看不出他有涵养。) 4.(1)(关键词“方略”“丑”每译对一处得1分,语意通顺1分。) (2)(关键词“卒”“犯”“凑”每译对一处得1分,语意通顺1分。) (3)傅潜的儿子内殿崇班傅从范,也被削去官籍随父流放房州,并没收所有资产。(关键词两个“籍”,第一个为名词,第二个为动词,每译对一处得1分,语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傅潜,冀州衡水人。年轻时事奉州将张廷翰。太宗在王府时,将其召到身边予以安置。太宗即位,傅潜隶属於殿前左班,三次升迁为东西班指挥使。出征太原时,一天之内,两次被流箭所中。又随从征讨范阳,先行到达涿州,与契丹交战,生擒其五百余人。第二天,皇帝路过此地,见到遍地都是堆积的尸体和遗弃的器仗,不禁为之赞叹。回师之后,擢升为内殿直都虞候。皇帝对枢密说:“傅潜随行出征多有功劳,奖赏不够。”又加封马步都军头、兼罗州刺史,改任捧日右厢都指挥使、兼富州团练使,迁任曰骑、天武左右厢都指挥使,兼云州防御使。 真宗即位后,傅潜兼忠武军节度使,数月后被召回。咸平二年,又出任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举入侵,边境城堡全部疾速传送告急文书,傅潜部下共有八万步兵骑兵,全都自置铁檛、铁棰,争相想要奋力出击。傅潜胆怯软弱胸无韬略,闭门自守,将士们有请战的,则被他恶语相加。不久,契丹攻陷狼山寨,倾其全部精锐攻打威虏,进犯宁边军及祁、赵,担任巡逻突击的骑兵出兵邢、洺,镇、定路不能通行超过一个月之久。朝廷多次从小路派遣使臣,督促他出兵,会同各路兵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也多次催促他,傅潜一概不听。范廷召等人发怒,就羞辱他说:“您怯懦得还不如一个老太婆呢。”傅潜无言以答。都钤辖张昭允又屡次劝说傅潜,傅潜笑着说:“贼兵势力如此强大,我与之较量,只不过是挫我的锐气而已。”然而不得已,分派骑兵八千、步兵两千交给范廷召等人,在高阳关迎击契丹,并许诺出兵支援。及范廷召等人与契丹浴血奋战而傅潜却没有来到,康保裔于是战死。 等到皇帝将要亲征,又命令石保吉、上官正从大名率领前军奔赴镇、定与傅潜会合。傅潜始终故意拖延按兵不动,致使敌人骑兵进犯德、棣,渡过黄河直奔淄、齐,劫掠百姓,焚烧房屋。皇帝停驻大名而边境的捷报不到,且诸将多次请求增兵,傅潜就是不予发兵;有作战得胜者,傅潜又压制他们不予上奏。皇帝由此而大怒,就派高琼单骑到军中取代他,命令傅潜前往皇帝所在地。到达后,则将其交付御史府,命令钱若水统一审查核实罪状,一个晚上判罪定案。百官斟酌法度当判斩首,随驾群臣多呈进缄封好的奏章请求诛杀他,皇帝赦免其死罪,下诏书削夺傅潜所有的官职爵位,连同其家属长期流放到房州。其子内殿崇班傅从范,也被削去官籍随父流放房州,并没收所有资产。咸平五年,恰好遇赦,迁徙汝州。景德初年,起用为本州团练副使,改任左千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大中祥符四年,皇帝西巡到洛,于是令其随驾回京,升为左监门大将军,归还其宅第。长久以后,兼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去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
古人的步行
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步行须遵制合礼是古代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代以右、前为尊。道路之上,男居右行,女居左行;与父辈外出,小辈随后相从,不得逾前;与兄弟朋友外出,须并行,有如雁阵,不得超速领先。否则为越位,越位即越礼,要受到非议。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尔雅》说:“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东汉人解释,两脚进曰 “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奔”即后人所说的奔跑,如果不遵此行走,无疑既不合礼,又不合理。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当然那是独沐皇恩、荣耀无比的事了。在官场之中,则有“趋礼”之说。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县令拜谒知府若行步迟缓,知府的守门人便可斥责县令。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不背道逾礼的情况下,古人也十分讲究步行美,以此体现人的性格情趣和风度教养。先秦君子步行鸣佩玉,既喻示着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而佩玉之声伴随着步行的节奏,又显示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对待步行,儒道两家态度素不相同。儒家容美于善,道家容美于真。因此,庄子曾尖刻地批评了学行于邯郸的寿陵余子和亦步亦趋效仿孔子走路的颜回,借此嘲讽了儒士们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荒唐。但同时,寿陵余子和颜回的行为又侧面反映了一种时尚。寿陵余子认为首都邯郸人的步法独特优美,有节有度,有仪有威,是有许多可学之处的。颜回步、趋、驰、奔处处要学孔子,除了他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汉末至魏晋时代,随着儒学的日益衰落和人们思想的逐渐解放,人们对美的崇尚与追求更为显著,因此节度迟缓不迫、举止舒泰优雅的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标准,常为品评者称誉。乐府民歌《陌上桑》载秦罗敷在拒绝使君求婚时,就夸说自己的丈夫:“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古人还把与步行有关的词语用来表情达意。如常见的徘徊、彷惶、踟躇、容与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徒跣”一词,原义是脱掉鞋子赤脚走路,后演化为表示发怒、着急、匆忙和痛苦的情感。徒跣又如倒屣,碰到身份特殊的人或情状特殊的事,需急遽迎接或前往以示重视时常用此词。刘邦赦免了萧何,萧何“徒跣入谢”,即是表示急速前往致谢的意思。
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文化现象,这对我们是不无裨益的。
(摘编自《文史知识》中《古代“步行”杂说》一文,有改动。)
1.不能说明第1段中提到的“步行须遵制合礼”的一项是:(    )(3分)

A.在道路上行走,须受男女、长幼、尊卑的严格限制。

B.走路的速度、方式在不同场合有明显的划定和区别。

C.汉代规定除个别功臣或宠臣外,臣子在皇帝面前须疾趋。

D.官场中,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须依礼,不得怠慢放肆。

2.对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鸣佩玉:行走时,要用手摇动佩玉,以显示步行之美。

B.容美于真:道家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认为美存于真实之中。

C.一种时尚:社会对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不良风气的嘲讽。

D.徒跣:原意为“脱鞋走路”,引申来表达着急、重视、感谢等感情。

3.综观全文的内容,以下推断合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对古人步行要受礼法的严格限制颇不以为然。

B.汉末之后人们对步行美的崇尚象征着儒学的衰亡。

C.写儒道两家对步行的不同态度表明作者尊道贬儒。

D.作者写作本文主要是为了介绍一些历史文化现象。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父亲:“你花钱总是大手大脚的,怎么一点也没有节俭的观念?”

儿子:“你花钱总是缩手缩脚的,怎么一点也没有投资的观念?”

父亲:“你不省点钱,哪有钱投资?”

儿子:“你不投资,节俭一生能省多少钱?”

父亲:“你现在花的钱都是我省出来的,像你这样花,我供不了。”

儿子:“我将来挣的钱是你挣不来的,像我这样挣你用不了。”

父亲:“我实在想不通你这是什么观念?就像是在做梦!”

儿子:“我已经想通了,我们之所以人生不同,原来是观念不同!”

请以“观念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所写文章必须在所给的话题之内。

 

查看答案

从下面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将这则材料概括成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不超过60字。(6分)

【中新网12月16日电】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副校长李旺载15日表示,已经确认该国干细胞研究先驱——黄禹锡领导的研究组公布的所谓成功培养出的胚胎干细胞事实上不存在。李旺载说:“已得到黄教授研究组方面的证实,胚胎干细胞不存在。”他称15日是韩国科学界的“国耻日”。

黄禹锡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民族英雄。韩国评选的首位“最高科学家”。他的名字出现在中小学教材中。但这位“民族英雄”先是被指控违背研究伦理,紧接着又被指控欺世盗名、伪造研究成果。从来没有一个科学家被本民族寄予如此大的期望,因此,当这个科学家倒下的时候,这个国家的人惊呆了。

(1)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校学生自发开展为寝室命名的活动,“致远室”、“明志室”等健康、阳光的寝室名号纷纷涌出。请你也为自己的寝室命一个名号,并说明这一命名的理由。(理由至少两条,不超过60个字)(5分)

 

查看答案

温家宝总理说,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2009年,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大学生实习又与就业息息相关,某媒体就大学生实习问题对7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①通过实习获得了什么?

工作经验

正式工作机会

实习鉴定

其它

71%

19%

8%

2%

②最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实践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专业技能

其它

55%

29%

13%

3%

请整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一条结论,不超过36个字。(4分)

结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