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美国人比得?圣洁坚持认为,把人看作机器零部件的观念是人和人类组织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
B.广州旧河涌的综合整治,要充分考虑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设法解决工程复杂、时间紧迫、施工难度大等不利条件。 |
C.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取得巨大的成功,靠的是有创意地利用水元素,并且以城市中心区为背景展示羊城美丽来实现的。 |
D.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和国际交流的扩大,西方媒体从敌视到误读,逐渐改变了对华的片面报道。 |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珠江,孕育了无数的风流人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叙说着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思想的飓风一直激荡着
广袤的华夏大地,珠江流域成为众望所归的中.近现代革命策源地。
A.风流人物. |
B.沧海桑田, |
C.脍炙人口 |
D.众望所归 |
(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作文题。
最近,宁波市政府向市人大提交了一份《宁波市停车场(修订草案)》,明确提出“新购车辆未配停车场所,拟不发牌证”。这则新闻背后,反映出来的是汽车社会所造成的现实困境:车位短缺、交通堵塞、碳排放量大、能源供应紧缺……汽车问题已成为城市不能承受之重。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太多了:金融危机成为中小企业不能承受之重;高房价成为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繁重的学业成为学生不能承受之重;父母过高的期望成为孩子不能承受之重……但也有人说,人生本没有不能承受之重。那么,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请以“不能承受之重”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仿照划线的语句,续写两个句子,要求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世间万物皆有情,只等我们细细品读。读沙漠,我们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 ; 。这份情怀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久久回味。
阅读以下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要求不超过3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通讯员王丽霞报道: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首的14所高校,组成被网友戏称为“北约”“华约”的北大系、清华系两个自主招生联考平台,在同一日开展自主招生考试,引起热烈关注。华南地区的两所名校也终于一齐表态。25日晚,中山大学宣布参与2011年自主招生联考,并加盟“北约”!同时华南理工大学也宣布,加入与国内另外七所高校联合组建的第三联盟!
目前为止,高校自主招生已呈三足鼎立,北大联盟扩容至13所,同济大学领衔8所工科学校成为“北约”、“华约”之外的第三联盟。
中大招生办负责人介绍,中大参加的是以综合性大学为主的自主招生联盟,其他参加的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13所大学。
记者从华工获悉,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同意全方位合作并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作为推进招生改革的第一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
人类首次捕捉反物质 微量破坏力超过氢弹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1月17日刊登研究报告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利用磁场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抓住”反物质原子。
反物质,即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它极不稳定而几乎不存在于自然界。研究人员曾经于2002年在真空环境里造出反氢原子,但造出后不到片刻便已湮灭。如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员首次成功“抓住”这种反物质。鉴于反物质接触容器壁后便即消失,研究人员利用特殊磁场对反物质加以捕获。
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杰夫·杭斯特告诉BBC记者,反氢原子具有“少许磁性”,“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罗盘指针,能够利用磁场探知它们的存在。我们制成一只强有力的“磁瓶”,在里面造出反物质”。另外,反氢原子运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便难以捕获。杭斯特所在研究团队花费5年时间,设法让反氢原子温度降至0.5开氏度(相当于零下272.65摄氏度、即接近绝对零度),使反氢原子处于低能量状态。“如果它们运动得不至于太快,那么就算被‘抓住’了。”杭斯特说。
从理论上说,不到500克反物质的破坏力超过世界上最大氢弹的威力。如果想把人类送上火星,仅需要几十毫克,同时时间也大为缩短,只需要6周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不过,研究人员首次捕获的成果为38个反氢原子,持续时间为五分之一秒。这等数量的反物质不足以让一只100瓦灯泡发光二十亿分之一秒,更别提用作剧烈炸药。
杭斯特教授解释道,研究人员掌握捕获反物质技术后,今后可在具体操作程序层面加以“微调”,便有望制成数量足够多、保存时间足够长的反物质,为进一步研究打开一扇门。物理学上一个最大的谜团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为何由占据压倒性地位的正常物质构成,而不是反物质。根据物理学定律,这两种在宇宙诞生时出现的物质数量上应该没有任何差异。
反物质的发现,使人们联想到上世纪许多不解之谜,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6月30日凌晨,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遭遇从天而降的“火球”,大片原始森林顷刻化为灰烬。至于爆炸起因,一些人推断是小行星撞击,一些人猜想是反物质所致“湮灭”。
深入研究反物质,是解开宇宙起源之谜的重要环节。“我们希望查明,物质与反物质之间是否存在某些我们尚不知道的区别,”杭斯特说,“这种区别或许存在于更基本层面,或许牵连宇宙起源时某些高能量活动。”
卡尔加里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系主任罗布·汤普森教授说:“这是一项重要发现,可能有助于实施一些实验,使我们对当前物理学的基本看法产生巨大变化,证实我们当前了解到的知识。我们捕捉了大约38个反氢原子,存活六分之一秒,数量相当少,连一杯咖啡都热不了,更别提驱动《星际迷航》中的星舰‘企业’号了。现在,我们可以启动下一步工作,使用工具去对这些原子进行研究。”
共有42位研究人员参与了实验。这些实验或许有助于科学家揭开有关宇宙最难解的谜团之一。英国斯旺西大学教授麦克·查尔顿说:“氢原子是所有原子中结构最简单的,反氢是可以在实验室最容易制造的反物质类型。深入了解它将有助于揭开已知宇宙由物质而非反物质构成的几乎所有谜团。”
(选自2010年11月19日《华西都市报》,有删改。)
1.文章第1段属于新闻的什么部分?分析2、3两段,指出科学家是如何“抓住”反物质原子的,并以氢原子为例加以说明。(5分)
2.根据文意,概括反物质的特点。(4分)
3.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请结合文章谈谈反物质研究的利与弊。(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