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 中国画的“写意性”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

中国画的“写意性”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中国画家对生活中的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当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它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那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写意性”。

    把“写意”视为笔墨形式,是明以后的事。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观,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它理应包括从经营意象、塑造形象、表现思想主题的整个创作过程。如果把,“写意”简单地看成是笔与墨之间的一种形式和单纯的绘画技法问题的话.就会妨碍我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

    “神似论”所以成为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一交巨流,因为“神”是主宰形貌的精神本质。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而不存”表现物象, 没有“神”,不管“形”怎样鲜明、逼肖,也很难生气郁勃。所以把写“神”、表现“神韵”“神似”作为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现。中国画在注重“神”之外,还更注重“意”,因为“神”多在物“意”之中,轻“形”与其说是基于重“神”,毋宁说是为了表“意”。因为从艺术表现看,“意”是构成“神似”、“神韵”的重要条件:“意”既是中国绘画的绘画观.又是创作方法。

    “意”的内涵在中国古典绘画中是比较宽泛而多义的。“意”除指画家的主观意志、情思、画的意旨、意蕴外,还指神似、神韵、意趣:也指艺术表现上的含蓄和精练概括,当然更指意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的概念在绘画中似无严格的界定:这表明中国画在追求“意”的表现上,是从对具体形象的表现发展势对作品画意的表现。

    “意”的基本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到之到”。清人查礼在他的《画梅题跋》中论画梅时说:“画梅不要像,像则失之刻。要不到,到则失之描。不像之像有神,不到之到有意。”中国画“不似而似”则似在“神”,“不到而到”则到在“意”,这是艺术的更高境界。

    “精而造疏,简而意足”,这虽说是宋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但它可以代表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原则。“精”之所以要“造疏”,“精”在中国画中所以来能长足地发展,是因为中国绘画艺术多以 “谨细”为忌。这在唐人的《历代名画记》‘中就已提出:“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谨细”是指对物象外在形貌的过分刻画。,张彦远的《论画体》有一段文字对我们了解这一审美原则,特别是理解中国画的重“意”很有帮助。他说:“夫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 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随着主观描写的增加,从塑造形象的写神、表意和追求自然浑成中生发机趣,进而又产生了表现画家自己思想、情意和主题内容的“写意”。但是无论是表现具体形象的“神”“意”,或是为表达画家思想感情和画中主题的“写意”,其基本方面都是相同的,这就是元人汤逅所说:“以意写之,不在迹象。”“不在迹象”并非不要依据客观“迹象”,而是说依据“迹象”,但不为“迹象”所牵,是化客观迹象为主观迹象。表物象之“意”是画家在他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为了创造足以“达心”“适意”的艺术形象,可以不受客观对象拘束;当他创造“达心”“适意”、的艺术 想象并进而表现自然景色和社会事物对,不仅不受客观对象的拘束,而且还可以用“运实入虚”或“运虚入实”的手法创造画意。

    此外,中国历代画家、文人也以画“造意”,这和他们的绘画观、审美理想紧密相联。他们把绘画看作和创作诗文一样,也是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他们之所以重“意”,正是为了以达其心。适其意。唐代王维的画更带有较强的主观抒情的性质,宋人画更多的是借助梅、竹的习惯寓意来比喻人的节气和情操。

(选自2009年12月12日《美术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中国画的美学体系迥异于西方美学体系,它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因此,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既缺乏典型性,也不真实。

    B.中国绘画艺术的轻“形”,不仅是为了强调“神似”“神韵”,更是为了表“意”,因为“神似”“神韵”的构成离不开“意”。

    C.中国画的创作:“意”贯穿始终。从审美构思.形象塑造,到思想主题表达,都离不开“意”,“意”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D.中国古典绘画力求避免“谨细”,是因为“精”在中国画中未能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只有“精而造疏”,才能“简而意足”。

    E.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为了使艺术形象足以表达画家思想感情,在创作时,常常可以不依据客观物象,不受客观物象的拘束。

2.能够体现中国画“不到之到”的审美原则的一项是     (3分)      (    )

    A.形无神而不活,神无形丽不存。 B.“意”的概念,似无严格界定。

    C.画物特忌形貔彩章,历历具足。 D.宋人多以梅寄寓人之气节情操。

3.“不患不了,而患于了”中的“了”指什么?为什么中国画“患于了”?(4分)

4.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画家是怎样做到“达心”“适意”的?(4分)

 

1.BC(A.原文是“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并不等于“所塑造的形象不真实”。D.“‘精’在中国绘画中得不到长足发展”并非“中国传统绘画力求‘谨细’”的原因,这是因果颠倒。E.原文是“并非不要依据客观‘迹象’”。)     [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多选不得分。] 2.C(“不到之到”是追求“意似”;“不到”中的“到”指对物象外在形貌的过分刻画。“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就是为追求“不到”。A.这是说明“形”与“神”的关系。B.这是说明“意”的内涵在中国古典绘画中是比较宽泛而多义的。D.这是说明文人以画“造意”。) 3.(1)“了”指绘画中的谨细。(或:精细;形貌彩章,历历具足。)(1分)     (2)因为过分追求“了”,就难以表“意”(或:就无法达到“神似”。或:就无法做到“不到之到”),就会失去中国画的特征(或:就违反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原则)。     [4分。第(1)点,答对“谨细”或“精细”或“形貌彩章,历历具足”得1分。第(2)点,“过分追求‘了’”1分,“难以表‘意’”1分,“失去中国画特征”1分。] 4.(1)依据客观“迹象,但不受客观对象拘束,可以运用“运实入虚”“运虚入实”的手法去创造画意。(或“不为客观迹象所牵,化客观迹象为主观迹象”。)     (2)可以用画直接抒发较强的主观情绪,也可借助画的物象寓意来传达情感、志向等。     [4分。(1)“不受……拘束”1分,“运实入虚”“运虚入实”1分。(2)“主观抒情”1分,“物象的寓意来传达个人的情感、志向”1分。如只答“以画‘造意’”,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接前3题计分)(6分)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3)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苏轼《赤壁赋》) (4)元嘉草草,____ ,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浪淘沙  夜雨

梁寅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注】①梁寅( 130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人,元宋明初学者。

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3分)

 2.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弱冠随父在粱州立功。魏正光中,稍为别将。   

初,其父每有南归之志,常谓诸子曰:“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归奉东朝。”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魏帝闻之,使授侃骠骑大将军,长为兖州刺史.,侃斩其使者以徇。魏人大骇,令仆射于晖率众数十万,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栅中矢尽,南军不进,乃夜溃围而出,且战且行,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诏授散骑常侍。八年,迁都官尚书。时尚书令何敬容用事,与之并省,未尝游造。有宦者张僧胤候侃,侃曰:“我床非阉人所坐。”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   

太清元年,会大举北线。侃劝元帅贞阳侯乘水攻彭城,不纳;既而魏援大至,侃频劝乘其远来可击,旦日又劝出战,并不从。侃乃率所领出顿堰上。及众军败,侃结阵而还。   

二年,侯景反,攻陷历阳,及逼京师,众皆恟惧,侃伪称得射书,云“邵陵王、西昌侯已至近路”,众乃少安。贼攻东掖门,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以水沃火,火灭,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初,侃长子鷟为景所获,执来城下示侃。侃谓曰:“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岂复计此一子,幸汝早能杀之。”贼感其忠义,亦不之害也。   

贼既频攻不捷,乃筑长圃。朱异、张绾议欲出击之,高祖以问侃,侃曰:“不可。贼多日攻城,既不能下,故立长围,欲引城中降者耳。今击之,出人若少,不足破贼;若多,则—旦失利,自相腾践,门隘桥小,必大致挫衄。此乃示弱,非骋王威也。”不从,遂使千余人出战,未及交锋,望风退走,果以争桥赴水,死者大半。    

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令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徐于里筑城贼不能进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

(选择自《梁书•羊侃传》,有删改)

    【注】①省:中央官署名,此指尚书省。②高祖:即粱武帝;在位的年号有大通、太清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人生安可久异域        埋没 B.侃斩其使者以         示众

    C.侃乃率所领出堰上     驻扎 D.岂复此一子           考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乃夜溃围出/侃结阵还 

    B.侃大通三年至京师/果争桥赴水,死者大半   

    C.我床非阉人坐/侃长子鷟为景获 

    D.一日一夜出魏境/既既攻不捷,筑长围

3.下列选项中,分别能够表现羊侃“谋”和“勇”的一组是   (3分)    (    )

    A.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 

    B.侃频劝乘其远来可击/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C.众皆恟惧,侃伪称得射书/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 

    D.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 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羊侃先是拒绝魏帝高官厚禄的拉拢,后又无惧魏军重重围堵,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突破重围,一同归梁朝,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B.羊侃回到梁朝之后,得到了梁高租的赏识,并且受到器重,在任尚书时,他能够坚守节操。不和当时朝中的权贵、宦官结交。

    C.太清元年,梁朝发兵攻打北魏,羊侃数次献策,但都不被接纳,最终梁军大败,而羊侃的部队由于指挥有方,得以安全撤退。

    D.京师被围,朝中有人主张出城迎战,羊侃坚决反对,梁高祖依然派羊侃率领军队出城迎战,结果梁军不战而退,死者大半。

5.断句和翻译。(10分)

(1)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今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徐于里筑城贼不能进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  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4分)

②贼感其忠义,亦不之害也。(3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______。______,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______,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______。______。

①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

②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光润、鲜暗等的程度

③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④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淳、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⑤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

A.②③④①⑤    B.②③④⑤①  C.⑤②④③①       D.⑤②④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美国人比得•圣洁坚持认为,把人看作机器零部件的观念是人和人类组织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B.广州旧河涌的综合整治,要充分考虑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设法解决工程复杂、时间紧迫、施工难度大等不利条件。

    C.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取得巨大的成功,靠的是有创意地利用水元素,并且以城市中心区为背景展示羊城美丽来实现的。

    D.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和国际交流的扩大,西方媒体从敌视到误读,逐渐改变了对华的片面报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