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鼻子底下就是路 张晓风 走下地下铁,只见中环车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鼻子底下就是路

张晓风

走下地下铁,只见中环车站人潮汹涌,是名副其实的“潮”,一波复一波,一涛叠一涛。在世界各大城的地下铁里香港因为开始得晚,反而后来居上,做得非常壮观利落。但车站也的确大,搞不好明明要走出去的却偏偏会走回来。

我站住,盘算一番,要去找个人来问话。虽然满车站都是人,但我问路自有精挑细选的原则:

第一、此人必须慈眉善目,犯不上问路问上凶煞恶神。

第二、此人走路速度必须不徐不急,走得太快的人你一句话没说完,他已窜到十公尺外去了,问了等于白问。

第三、如果能碰到一对夫妇或情侣最好,一方面“一箭双雕”,两个人里面至少总有一个会知道你要问的路,另一方面大城市里的孤身女子甚至孤身男子都相当自危,陌生人上来搭话,难免让人害怕,一对人就自然而然的胆子大多了。

第四、偶然能向慧黠自信的女孩问上话也不错,他们偶或一时兴起,也会陪我走上一段路的。

第五、站在路边作等人状的年轻人千万别去问,他们的一颗心早因为对方的迟到急得沸腾起来,那里有情绪理你,他和你说话之际,一分神说不定就和对方错过了,那怎么可以!

今天运气不错,那两个边说 边笑的、衣着清爽的年轻女孩看起来就很理想,我于是赶上前去,问:

“ 母该垒,(不该你,即对不起之意)‘德铺道中’顶航(顶是“怎”的意思,航是“行走”的意思)?”我用的是新学的广东话。

“啊,果边航(这边行)就得了(就可以了)!”两人还把我送到正确的出口处,指了方向,甚至还问我是不是台湾来的,才道了再见。

其实,我皮包里是有一份地图的,但我喜欢问路,地图太现代感了我不习惯,我仍然喜欢旧小说里的行路人,跨马走到三岔路口,跳下马唱声喏,对路边下棋的老者问道:

“老伯,此去柳家庄悦来客栈打哪里走?约莫还有多远脚程?”

老者抬头,骑者一脸英气逼人,老者为他指了路,无限可能的情节在读者面前展开……我爱的是这种问路,问路几乎是我的碰到机会就要发作的怪癖,原因很简单,我喜欢问路。

至于我为什么喜欢问路,则和外婆有很大的关系。外婆不识字,且又早逝,我对她的记忆多半是片段的,例如她喜欢自己捻棉成线,工具是一只筷子和一枚制线,但她令我最心折的一点却是从母亲听来的:

“小时候,你外婆常支使我们去跑腿,叫我们到XX路去办事,我从小胆小,就说:‘妈妈,那条路在哪里?我不会走啊!’你外婆脾气坏,立刻骂起来,‘不认路,不认路,你真没用,路——鼻子底下就是路。’我听不懂,说:‘妈妈,鼻子底下哪有路呀?’后来才明白,原来你外婆是说鼻子底下就是嘴,有嘴就能问路!”

我从那一刹立刻迷上我的外婆,包括她的漂亮,她的不识字的智慧,她把长工短工田产地产管得井井有条的精力以及她蛮横的坏脾气。

由于外婆的一句话,我总是告诉自己,何必去走冤枉路呢?宁可一路走一路问,宁可在别人的恩惠和善意中立身,宁可像赖皮的小幺儿去仰仗哥哥姐姐的威风。渐渐的才发现能去问路也是一桩权利,是立志不做圣贤不做先知的人的最幸福的权利

每次,我所问到的,岂只是一条路的方向,难道不也是冷漠的都市人的一颗犹温的心吗?而另一方面,我不自量力, 叩前贤以求大音,所要问的,不也是可渡的津口可行的阡陌吗?

每一次,我在陌生的城里问路,每一次我接受陌生人的指点和微笑,我都会想起外婆,谁也不是一出世就藏有一张地图的人,天涯的道路也无非边走边问,一路问出来的啊!

1.文章开头描写了车站人群汹涌的情形,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2.作者为什么喜欢问路?请结合全文,简要解说。(5分)

3.请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作简要分析。(5分)

渐渐的才发现能去问路也是一桩权利,是立志不做圣贤不做先知的人的最幸福的权利。

                                                                       

4.“问路”的过程其实也是个体触碰陌生人心灵的过程,请依据文本探究作者对这一点的体会和思考。(6分)

 

1.设置典型环境,并以人群汹涌引出个体的容易迷失,为下文写我的“问路”作铺垫。 2.①我不喜欢地图的“现代感”而喜欢古老的问询方式; ②所问对象和他的回答具有一定的未知性,给人以好奇和遐想; ③我对外婆的崇敬和她对我的教诲。 3.学会“问路”其实是学会在人群中以谦卑的姿态学会求助他人,摆脱自恃甚高的盲目,认识到得到善意的帮助也是幸福。 4.本题考察对文本思想意蕴的探究,依据文本作出合情合理的推断、阐述即可。参考: ①形形色色的陌生人,都是可能问询的对象,但要问得真切,必当有所选择; ②每一次问询都意味着与一颗心灵接近,陌生人给予的温暖常常感动我们的内心; ③幼时外婆的教诲,其实是让我学会与他人沟通,获取可得的帮助; ④在漫长人生中的每一次跨越和发现,都 需要以谦卑的姿态获取; ⑤“问路”的过程也是检验自我和体察他人的过程,“问”本身也是真诚的试金石。 ⑥当我们在繁华世界,为光影迷惑而感到精神孤立与无助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对津口的问询与寻找。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⑵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⑶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⑷其险也若此,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⑸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⑹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⑺________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⑻为人性僻耽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花卿指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此诗因杜甫于花府听闻乐奏而作。

1.首句“丝管”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写出《琵琶行》里用类似手法描写音乐的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纷纷”、“半入”被称为描写音乐的妙笔,请作简要说明。(4分)

3.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构思方面是如何做到虚实结合的。(4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祭鳄鱼文

韩愈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注释】

①擉 (chuò):刺。    ②揜:同“掩”。     ③睅(hàn)然:瞪起眼睛,很凶狠的样子。

④ 伈(xǐn)伈:恐惧貌。睍(xiàn)睍:眯起眼睛看,喻胆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以与鳄鱼食                食:喂养

B. 及后王德薄                薄:浅薄

C. 以种其子孙                种:繁衍

D.是终不肯徙也              徙:迁移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韩愈驱逐鳄鱼决心的一组是(      )(3分)

①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         ②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③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               ④鳄鱼睅然不安溪潭  

⑤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⑥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②⑥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此段文字先以先王不容害人之物告之天下,再言后王声教薄微,毋怪潮州一带为鳄鱼所窃据。

B.韩愈在文中多次强调自己“刺史”的身份,斥责鳄鱼危害一方的罪行,表明自己的责任感和坚强决心。

C.韩愈被贬潮州,目睹了鳄鱼肆虐、食民咬畜、民困财乏的现状,于是写下此文,痛 斥地方官吏在驱逐鳄鱼方面的无作为,只顾自己享乐。

D.韩愈先言“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再以告诫的口吻催促其“南徙于海”,至文末方言及“若冥顽不灵”,则“皆可杀”,逐层推进,行文可谓精巧有致。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3分)

                                                                   

⑵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3分)

                                                                    

⑶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4分)

                                                                    

 

查看答案

2010年9月,第四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专家论坛在古城扬州举办。“低碳与市民生活”是此次运河名城专家论坛的重要论题,请设计一句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运河畔的扬州是一座文化名城,她也曾经遭受兵燹战祸,古人曾对此吟咏抒怀。请举一例,写出篇名和作者姓名。(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抓住主要信息,为“拍客”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个字。(4分)

在互联网图文时代,有这样一类人群,他们虽然年龄和职业各异,他们使用各类相机、有拍照功能的手机或其他数码设备,他们 也许并无专业技巧,但他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能随时随地将自己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用图片形式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发送彩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将照片发布到网络上与大家分享。他们关心社会热点,记录日常生活,捕捉感人细节。拍客的诞生,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流行文化的盛行。网络人士古永锵先生表示:“拍客们眼界宽广,善于思考,习惯用影像表达和记录心情,表达出个体对纷繁世界和人文环境的真实感受。”拍客在国外已经是个非常流行普及的文化现象,在国内也在迅速升温。

拍客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彩信或电子邮件发布网络与他人分享的一类人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