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5分)
桥畔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满身尘土,戴着一副钢边眼镜的老人坐在桥畔。
这是一座浮桥。桥上车水马龙,汽车、卡车、男人、女人,还有小孩,蜂拥地渡过河去。一辆辆骡拉的车子靠着士兵推转车轮,在浮桥陡岸上摇摇晃晃地爬动着。而这个老人却一直坐在那里,木然不动。他已经精疲力尽,无法再迈动脚步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了解桥头周围的情况,摸清敌人的动向。这项任务完成以后,我又回到了桥畔。这时,桥上的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寥寥无几,而这个老人还是坐在那里。
“你是哪里来的?”我上去问他。
“从桑·卡洛斯来的。”他说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桑·卡洛斯是他的家乡,所以一提到家乡的名字,他感到快慰,露出了笑容。
“我一直在照管家畜。”他解释着。
“喔。”我对他这句话似懂非懂。
“是呀,”他继续说,“你要知道,我在那里一直照管家畜。我是最后一个离开桑·卡洛斯的呐。”
他看上去既不像放牧的,也不像管理家畜的。我看了看他那满是尘土的黑衣服,看了看他那满面泥灰的脸颊,和他那副钢边眼镜,问道:
“是些什么家畜呢?”
“好几种,”他一边说一边摇着头,“没有办法,我是不得不和它们分开的。”
我注视着这座浮桥和这块看上去像是非洲土地的埃布罗三角洲,心里揣摩着还有多久敌人会出现在眼前,也一直留神地听着是否有不测事件发生的联络信号声。而这个老头仍然坐在那里。
“是些什么家畜呢?”我又问他。
“共有三头家畜,”他解释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一定要同它们分开吗?”
“是呀,因为炮火呀!队长通知我离开,因为炮火呀!”
“你没有家吗?”我问的时候,举眼望着浮桥的尽头,现在只有最后几辆车子正沿着河岸的下坡,疾驰而去。
“我没有家,”他回答说,“我只有我刚才说过的那些家畜。当然,那只猫没有问题,它会照管自己的,可是,其他的牲畜怎么办呢?”
“你的政见怎样?”我问他。
“我毫无政见,”他说,“我今年76岁,刚才走了12公里,现在已经寸步难行了呀。”
“这里可不是歇脚的好地方,”我说,“要是你还能走的话,你就到去托尔萨的叉路口公路上,那里还有卡车。”
“我等会再去。那些卡车往哪里去呀?”
“朝巴塞罗那方向去的。”我告诉他。
“那个方向我没有熟人,”他说,“谢谢你,非常感谢你。”
他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地望了望我,似乎要谁分担他内心的焦虑似的。然后说:“那只猫没有问题,我心中有数,不必为它担心。但另外的几只,你说它们该怎么办呢?”
“嗯,它们可能会安然脱险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罗,”我说时,又举目眺望远处的河岸,现在连车影也没有了。
“我是因为炮火,才不得不离开的。而它们,在炮火中怎么办呢?”
“你有没有打开鸽子笼?”我问。
“打开了。”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对,对,它们会飞的。……但另外的牲畜呢?唉,最好还是不去想它们吧。”他说。
“要是你已经歇得差不多了的话,应该走了。”我劝着他,“站起来,走走试试吧!”
“谢谢,”他边说边挣扎着站起来,但身子一个摇晃,朝后一仰,又跌倒在尘土中了。
“我一直在照管那些家畜,”这时,他说话的声音单调、刻板,也不是在对我说,“我一直就是照管家畜的。”
此时此刻,我对他已经无能为力了。那是复活节后的星期天,法西斯军队正朝埃布罗推进。阴霾的天空中,云幕低垂,一片灰暗,连敌人的飞机也无法上天。
猫儿会照管自己,飞机没有上天,这就是那个老人能碰上的全部好运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再现了战争中的真切场景,这种逼真而恢宏的战争场景描写与作者曾到欧洲战场采访和参战的经历分不开。
B.老人反复说“我一直照管家畜”,这足以揭示出他的内心世界,既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畜而感到内疚,又为它们将会遭到不幸而忧心忡忡。
C.“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敷衍了事;老人问“我”动物能否躲过炮火,“我”心不在焉。这主要由于两人身份不同,关心和关注的焦点不同。
D.老人几次唠叨着自己的家畜,为它们的命运担心,这样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老人对和平的向往,对罪恶战争充满谴责。的心理。
E.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主人公——桥边的老人,一个是线索人物——“我”。我的“沉稳”与老人的“焦虑”构成鲜明对比。
2.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最后两段的表达效果和作用是什么?(6分)
4.这篇小说体现了海明威创作的“冰山理论”——“我常常试图根据冰山原理去写作,露出水面的是八分之一,而有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部分,这就会使你的冰山变得深厚而雄伟壮丽。”请结合全文,从语言、选材两个方面对这个观点作出评析。(8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11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末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2)结合全诗谈一谈,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也。麟士幼而俊敏,年七岁,听叔父岳言玄。宾散,言无所遗失。岳抚其肩曰:“若斯文不绝,其在尔乎。”及长,博通经史,有高尚之心。亲亡,居丧尽礼。服阕,忌日辄流泪弥旬。尝行路,邻人认其所著屐,麟士曰:“是卿屐邪?”即跣而反。邻人得屐,送前者还之,麟士曰:“非卿履邪?”笑而受之。
宋元嘉末,文帝令仆射何尚之抄撰五经,访举学士,县以麟士应选。不得已至都,尚之深相接。及至,尚之谓子偃曰:“山薮故多奇士,沈麟士,黄叔度①之流也,汝师之。”麟士尝苦无书,因游都下,历观四部毕,乃叹曰:“古人亦何人哉。”少时称疾归乡,不与人物通。养孤兄子,义著乡里。
或劝之仕,答曰:“吾诚未能景行坐忘,何为不希企日损。”乃作《玄散赋》以绝世。太守孔山士辟不应,宗人徐州刺史昙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候之,麟士未尝答也。隐居余干吴差山,讲经教授,从学士数十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时为之语曰:“昊差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麟士重陆机《连珠》,每为诸生讲之。征北张永为吴兴守,请麟士入郡。麟士闻郡后堂有好山水,欲一观之,乃往停数月。永欲请为功曹,麟士曰:“必欲饰浑沌以蛾眉,冠越客于文冕,走虽不敏,请附高节,有蹈东海死耳,不忍受此黔劓②。”永乃止。
升明末,大守王奂,永明中,中书郎沈约并表荐之,征皆不就。
麟士无所营求,以笃学为务,恒凭素几鼓素琴,不为新声。负薪汲水,并日而食。守操终老,读书不倦。遭火烧书数千卷,年过八十,耳目犹聪明,以反故抄写,火下细书,复成二三千卷,满数十箧。时人以为养身静默所致。梁天监元年,与何点同征,又不就。二年,卒于家,年八十五。
(节选自《南史·沈麟士传》)
注释:①黄叔度:名宪,汝南慎阳人。东汉时饱学之士,满腹经纶,但拒绝出来做官。
②黔劓:黔,通“黥”,在脸上刺刻涂墨;劓,割去鼻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麟土幼而俊敏俊:才智出众
B.因游都下,历观四部毕毕:都,全部
C.侍中怀文、左率勃来候之候:拜访,问候
D.麟土重陆机《连珠》重:敬重,仰慕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沈麟士不慕名利的一组是(3分)
①访举学士,县以麟士应选②尝苦无书,因游都下,历观四部毕
③称疾归乡,不与人物通④何为不希企日损
⑤走虽不敏,请附高节⑥守操终老,读书不倦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麟士年幼时便博闻强记,七岁那年,听叔父沈岳谈论道家学说,听一遍他就能毫无遗漏地复述下来,叔父对他甚为赏识。
B.沈麟士特别孝顺,父母去世,服丧期间竭尽礼节。守丧结束后,每到父母忌日总是多天流泪,伤心不已。
C.沈麟士宽厚待人,节操高尚,颇有义名,曾受到何尚之、孔山士、王奂、沈约等人的征召举荐,但他都没有出来做官。
D.张永做吴兴太守时,请麟士到郡中。沈麟士为观赏秀丽山水,答应前往并停留几个月。后张永请他担任功曹,他誓死拒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行路,邻人认其所著屐,麟士曰:“是卿屐邪?”即跣而反。(5分)
(2)麟士无所营求,以笃学为务,恒凭素几鼓素琴,不为新声。(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学”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它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是一种知识体系。作为中国人,应自觉成为一名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对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史记》《汉书》应该有基本的了解。第二,它是一种思维智慧,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不管中国人有没有正式地把国学当做学问来学习,都是在国学的氛围里成长。面对同样的事情,中国人和西方人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最后,“国学”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应该说,这些价值现层面的东西,才是国学最根本的内容。
“国学”是个好东西,但也有局限性。“国学”的不少内涵就是落后腐朽的,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思想;有的本来是正面积极的内容,但时过境迁,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而成为历史的惰性与包袱。譬如《孙子兵法》所提倡的原始民本观“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这在其诞生的春秋战国时代,无疑是进步的,但进入近代后,却严重滞后于新型的民主要求了,而它本身是无法顺利完成转型,变“令民与上同意”为“令上与民同意”的。
另外,以“国学”为主要表现的传统文化理念,在许多情况下,是知行割裂的。如《孙子兵法》中的“视卒如婴儿”,会觉得它很爱兵,但其实在孙子的眼里,士卒不过“若驱群羊”,可以“上屋而抽其梯”,能够“置之死地然后生,投之亡地然后存”,不存丝毫怜悯之心,还美其名曰“慈不掌兵”。
在“国学”身上,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交织在一起,我们既不能因它存有糟粕而一概抹煞它,也不能因它今天仍拥有合理的内核而一味拔高它。科学理性、一分为二永远是对待“国学”应有的立场与态度。
今天弘扬国学,尤其要做到两个“超越”:第一,超越单纯的汉族畛域。中华民族有五十六个民族,如果今天的国学仅仅局限于汉族这一块,显然会是残缺不全的,既不符合实际,也不利于民族的团结与国家的统一。
第二,要超越经史子集的传统,回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传统学术的原生态。实际上,经史子集是次生态,原生形态应该是六艺之学,就是从西周的六艺之学,一直延续到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六略之学。
西周时期的“六艺”,是培养“全人”人格的,有精神思想的指导:“礼”“乐”,有自然科学知识、文化技能的掌握:“书”“数”,也有军事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射”“御”。但孔子之后的“六艺”却变成了纯粹的书本知识。再看《汉书·艺文志》,实用之学与理论之学是结合在一起的,但经史子集里却淡化了操作、实践性的东西。“学习”中的“学”,是被动的、灌输性的学,“习”,是在实践中练习、升华。现在我们只有“学”,没有“习”的成分了。
(摘编自黄朴民《“国学”断想》)
1.下列对于“国学”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具体说,就是指对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史记》《汉书》等内容的学习。
B.“国学”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我们从小在国学的氛围里成长,或多或少会受到国学影响,致使在处世方式上与西方会有所不同。
C.“国学”是指它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价值观层面的思想,是国学最根本的东西。
D.“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主要表现内容,其思想价值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一些内容由进步而转为落后。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核心价值观,是国学最根本的内容,也是国学三个层面中核心的层面。
B.《孙子兵法》中“令民与上同意”与“令上与民同意”的观点,虽然都属于民本思想,但二者的境界有着很大差别。
C.由于经史子集学术次生态的特质,使得它们远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传统学术特点。
D.西周时期的“六艺”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传统学术精神相符合,而这以后对“六艺”的阐述却偏离了这种精神。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孙子兵法》虽然在军事谋略上值得借鉴,但是它有知行割裂的毛病,因而从传统文化理念上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
B.国学的内容融合在五十六个民族之中,虽然汉族成分居多,但是为了保持国学完整和民族团结,必须超越汉族畛域。
C.从六艺之学到《汉书·艺文志》的六略之学,都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而这与淡化操作、实践性的经史子集有较大不同。
D.我们不能以狭隘的汉族文化角度研究国学,不能局限在单纯的经史子集范围里研究国学,面对国学,既要“学”,还要“习”。
材料作文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李光耀送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光耀看过报告,非常气愤。据说,他在报告上批了这样一行字:你想让上天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阳光就够了!
后来,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旅游收入连续多年列亚洲第三位。
要求:阅读上面的文字,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