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19分)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

文言文阅读(19分)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 ‘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①,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不应。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鞅掌:事务繁杂。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身笃学,自汝得之          笃:重视,专心

B.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稼穑: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生产劳动

C.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耽玩:潜心玩味

D.自表求帝借书                表:表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何尔鲁钝之甚也         甚矣,汝之不惠

B.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当之官,人劝谧饯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甫谧原来不好学,游荡无节制,经过叔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诲,终于受到感激,从此勤学不辍。

B.有人规劝皇甫谧追求美名,到官府广交朋友,皇甫谧则认为身处田园也可享受尧舜的思想,不必因看重名利而走向仕途。

C.皇甫谧与梁柳有亲戚关系,当梁柳要去就任城阳太守的时候,有人劝皇甫谧为梁柳饯行,而皇甫谧仍然遵守古人的做人之道:贫者不把酒肉作为礼节。

D.官府、相国和皇上都多次征召皇甫谧出来做官,皇甫谧都没有应召。在皇上下诏敦促催逼不止的情况下,皇甫谧上奏不做官,结果不但被允许,还赐给一车书。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孝经》云 “三牲之养,犹为不孝”。 (3分)

(2)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3分 )

(3)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4分 )

 

1.D(表,上书) 2.A(代词,如此,这样;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介词,用来 C、动词,去,到 D、介词,被) 3.D(赐给一车书,是指另一次上书) 4.(1)《孝经》上说:“(虽然每天)用牛、羊、猪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关键词“养”、“犹”、句意各1分)(3分) (2)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分明是被上天所预定所掌握的呢!(关键词“道”、“悬”、句意各1分)(3分) (3)现在(他)当了郡太守却(要用酒宴)为他饯行,这是看重城阳太守的官职却看轻了梁柳本人,难道这符合古人的为人之道吗?这不是我心安的做法。 (关键词:“贵”、“贱”、“岂……?”、句意各1分)(4分) 【解析】参考译文: 皇甫谧,字士安,幼年名静,是安定朝郡人,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皇甫谧出生后即过继给他叔父为子,随叔父迁居新安。他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节制地游荡,有人以为他呆傻。曾经得到一些瓜果,即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说,‘虽然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近二十,眼睛没有阅读过书本,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我。”因此叹息说:“从前,孟轲的母亲迁居了三次,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参的父亲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所以你才会如此鲁莽愚蠢吗!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是你自己有所得,我能得什么呢!”于是面对皇甫谧涕泪交流。皇甫谧深受感动,并激发了他的志气,于是到同乡人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他家很贫穷,要亲自耕种,每每带着经书去干农活。于是广泛地阅读了国家的重要文献和诸子百家学说。他性格沉静,很少欲念,开始有崇高的志向,就以写作为事业。自己号称玄宴先生。著有《礼乐》《圣真》的论述书。后来得了风痹症,仍不停地阅读和写作。 有人劝皇甫谧多和达官贵人交往,以博得好名声。皇甫谧认为隐居田里也享有尧舜之道的美名。又何必结交达官贵人,为公事忙碌,然后得到名声呢。 于是皇甫谧没有去做官。他潜心玩味经典册籍,甚至废寝忘食,故当时人说他是“书淫”。有人告诫他,过于专心将会耗损精神。皇甫谧说:“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是被上天所预定所掌握的呢!” 城阳太宗梁柳是皇甫谧父亲堂姊妹的儿子。当梁柳要去阳城赴任时,有人劝皇甫谧为他饯行。谧说:“梁柳未做官时探望过我,我都不出门迎送,吃饭也不过盐菜之类,贫穷的人不以酒肉来招待。现在他当了郡太守而以酒宴为他饯行,这样做是看重城阳太守的官职却看轻了梁柳本人,难道这符合古人的为人之道吗?那样做,我的心会不安的。” 当时魏郡守曾召他充任上计掾,也曾举荐他为孝廉,景元初,相国也曾征召他,但皇甫谧都不赴任。从那以后魏武帝屡次下诏督促逼迫出仕朝廷,皇甫谧上书自述,言词恳切,终于获得了准许。自己上书给皇上要求借书。皇帝送他一车书。泰康三年去世,时年六十八岁。皇甫谧著诗文甚多,皆为世人所重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水族先民可能来自北方

关于水族的来源,国内外专家、学者较为一致的结论是,水族是我国南方由古代“百越”族群中“骆越”后裔的一支,逐渐发展成为单一的民族。但是,水族先民什么时代,什么原因,从什么地方来到南方融入百越之中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水族专家所关注的,也一直没有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贵州省水族学会副会长蒙熙林说,从殷商亡国变迁的历史、水族古文字及水书、水族历法、水族复杂的韵母系统、水族语言中保留着大量的中原古音、水族盛大年节——端节以及DNA鉴定等等资料的研究表明,水族先民可能从北方迁徙而来。

蒙熙林进一步分析说,荔波县档案局收藏的一本清代水书上印有梅花鹿的图案,而梅花鹿在南方是绝对没有的。其次,登高跑马是水族端节活动的一个重要內容,跑马的时间都在亥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而水族端节跑马讲究配鞍而骑,如实在没有者,也要用色彩艳丽的被面折叠于马背作替代。配鞍而骑是典型的北方民族骑马习俗,与南方“不鞍而骑”的习俗截然不同。另外,水族人嫁女儿时,嫁妆中必须有件羊毛大衣,这是水族人富贵的象征。而南方炎热的气候显然与羊毛大衣格格不入。

更具有说服力的是,医学研究部门通过对水族群体抽血进行DNA鉴定,得到了科学的结论。1997年,贵州医学院遗传专家对贵州汉族、苗族、布依族和水族等几个主要世居民族作了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将三代都是同一民族家庭的150份标本进行了2600余次实验,结果表明,水家先民确定是西北地区民族的血缘。

专家们分析,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亡国之后,水族先民第一次举族迁徙,由中原的睢水流域一带向南迁徙,使水族先民从殷商的母体文化中分化出来,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水家先民第二次举族大迁徙,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秦王朝统一中国,发兵征服岭南之后。这次迁徙促使水家先民从百越母体中分离由来,逐步由南溯流向西北迁徙,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大致形成后世分布的格局。

在生产力发展缓慢的古代,水族地区经历了八九百年的生息发展,到公元629年之后,才相继出现唐王朝在水族地区设置应州、抚水州、莪州、劳州、都尚县、婆览县建制的辉煌。水族在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既有自己的一部分融入到相邻的民族之中,也有相邻民族的一部分融入到水族之中,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

因此,在水族民间、在水族研究史上,出现殷人后裔说、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等,那只不过是水族发展历史过程中某一时段或某一分支的事实。

1.根据文意,下列对“水族先民可能从北方迁徙而来”的理由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水族有自己的古文字,水族语言中保存着大量的中原古音,有着复杂的声韵母系统。

B.水族书上印有南方绝对没有的动物梅花鹿的图案,水族人嫁女必送羊毛大衣。

C.水族人骑马讲究配鞍而骑,骑马必配色彩艳丽的被面折叠于马背。

D.水族盛大年节——端节的时间和汉族春节的时间相当,端节的活动——登高跑马的时间亥日相当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

2.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水族的发展演变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亡国之后,水族先民由中原的睢水流域一带向南迁徙。

B.水族先民的第一次举族迁徙,融入了岭南的百越族群中。

C.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秦王时期,水族逐步由南溯流向西北迁徙,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

D.一直到了公元629年之后,水族才形成了后世分布的格局,有了建制的辉煌。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族是由我国南方古代“百越”族的后裔“骆越”族的一支逐渐发展成的单一民族,这是国内外专家、学者较为一致的看法。

B.遗传专家对水族群体作了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将三代都是同一民族的150份标本进行了2600余次实验,最终才得出了一个结论。

C.水族从殷商母体文化中分化出来,又从百越母体中分离出去,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和相邻的民族互相融合。

D.水族先民的两次迁徙,共经历了八九百年的时间,由于生产力发展的缓慢,水族发展的历史是漫长的。

 

查看答案

写作(60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开会迟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公司每次开会,总有职员迟到。公司为此制定了种种奖罚措施,但是,开会迟到现象依然普遍。
不久,公司新来了一位办公室主任,公司会议多数由他主持。他发现,会议室平时有多余的凳子,每次开会,迟到者总不急不慢地进来就座。于是,有一次开会,时间一到,他就把会议室多余的凳子全部搬走。众多迟到者像往常一样陆续走进会议室。他们环顾一圈发现:一个多余的凳子都没有。来晚的职员只得站着开会。第二次开会,迟到者明显比上次少了。第三次开会,竟没有人迟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
没有名字的东西
(法国)奈保尔
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但是,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不过波普可从不闲着。他总是在锤呀、锯呀、刨呀,忙得不亦乐乎。我喜欢看他工作。我喜欢那些木头——乔木、香树和蟾蜍树的香味,我喜欢那些木屑的颜色;也喜欢那些锯末像粉一样撒在波普卷曲的头发上。
“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我问。
波普总是说:“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
我就喜欢波普这一点。我觉得他就像个诗人。
我觉得波普特别健谈。他谈的都是关于生死、工作之类的严肃话题,我发觉他真的很爱跟我说话。
但在街上,波普却不是招人喜欢的人。哈特常说:“你们听,波普也太傲气了。”
波普从不挣钱,都是老婆出去工作。好在他们没有孩子,这样倒也方便。波普说,“女人爱干活就让她们干吧,反正男人也干不好。”
有一天,我发现波普在他的工棚里伤心。他坐在一块木板上,拿木屑在手指上缠来绕去。
波普说:“你阿姨走了,孩子。”
“去哪儿了,波普先生?”
“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他说到这便再没往下说。
波普的工棚里不再有锤子和锯子声。木屑闻起来也不新鲜了,颜色也变黑了,几乎像烂泥一样。波普开始酗酒,他身上有一股朗姆酒味,经常大哭大叫,然后就发火想打人。这使他被那帮人接纳了。
哈特说:“我们过去错怪了波普,他是个好汉,和我们一样。”
波普从不以为我年纪小,有些话不该对我讲。
“孩子,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有一次他说,“你会发现你一心喜欢的东西一旦得到后,你就不再会珍惜它们了。”
他讲话就这个风格,像谜一样。
终于有一天,波普离开了我们。
波普回来后完全换了个人。我一跟他说话他就对我大吼大叫。
哈特说:“你们看,女人把那家伙整疯了。”
往日那熟悉的声音又从波普的工棚里传了出来。他拼命干活。我真想知道他是否还在做没有名字的东西,但我害怕没敢问他。
他往工棚里拉了一盏电灯,开始在夜间干活。他家门外总停着许多车子,将东西拉进拉出。后来波普又忙着漆房子,将房子漆成大绿色,又将屋顶漆成大红。哈特说:“这家伙准疯了。”又补充道:“怕是他又要做新郎官了。”
哈特没有全说错。大约两星期后的一天,波普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女人,是他老婆,我的阿姨。波普很快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仍然把时间都花在做那没有名字的东西上。他又停止了工作,他老婆又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那户人家做了厨娘。
后来发生的事太突然,我们都不知道会出这种事。哈特也是读了报纸后才知道的:小木匠被捕入狱。
这太不可思议了,原来波普是个作恶多端的梁上君子。所有那些新家具,用哈特的话说都不是波普做的。他偷来别人的东西然后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实际上他偷的东西太多,有时只好把不要的那些卖掉。他就是这么被抓住的。现在我们才明白以前为什么总有许多车子停在波普家门口。
哈特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他说:“这老兄真笨,为什么他要去卖他偷来的东西呢?
告诉我。为什么?
我们都认为他这么做确实太蠢。
波普出狱后成了英雄。他成了那帮小子中的一员。但对我来说,他变了。这种变化使我伤心。  
因为他开始干活了。
他开始为别人做莫利斯式椅子、桌子和衣橱。
有一次我问他:“波普先生,你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呀?”他竞臭骂了我一通。
“你他妈的真讨厌,”他说,“快滚开,否则我非揍你不可。”
(注:奈保尔,英国作家,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一开始,作者就叙述了波普的独特,“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但是,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这些矛盾的叙述,让人对波普产生好奇。

B.小说开头描写波普乐此不疲忙碌的情形,突出了波普的勤奋,表达了我对波普的赞美欣赏之情,为下文写波普的转变铺垫。

C.波普原来在街上却不招人喜欢,被人们视为傲气、懒惰,后来被哈特等人接纳,被认为是和他们一样的好汉。这说明波普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D.小说的结尾,“我”追问波普先生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说明“我”并不理解波普的变化,“我”仍然希望波普还是原来那个爱和“我”说话的波普。

E.小说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来展开情节,详尽地描写了波普转变的心理过程,为读者展示了波普的“我”眼中的波普与众人眼中的波普有什么不同? 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6分)人生转变,也展示了作者的非凡的洞察力。
2.“我”眼中的波普与众人眼中的波普有什么不同? 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6分)
3.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4.波普从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到做有名字的东西,他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你认为这种变化是可喜,还是可悲? 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做分析。(8分)

 

查看答案

(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秦人不暇自哀,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
(2)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范仲淹)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史弘肇,字化元,郑州荥泽人也。为人骁勇,走及奔马。梁末,调民七户出一兵,弘肇为兵,隶开道指挥,选为禁兵。汉高祖典禁兵,弘肇为军校。弘肇为将,严毅寡言,麾下尝少忤意,立楇杀之,军中为股慄。以故高祖起义之初,弘肇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两京帖然。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归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祖疾大渐,与杨邠、苏逢吉等同授顾命。隐帝时,河中李守贞、凤翔王景崇、永兴赵思绾等皆反,关西用兵,人情恐惧,京师之民,流言以相惊恐。弘肇出兵警察,务行杀戮,罪无大小皆死。是时太白昼见,民有仰观者,辄腰斩于市。市有醉者忤一军卒,诬其讹言,坐弃市。凡民抵罪,吏以白弘肇,但以三指示之,吏即腰斩之。侍卫孔目官解晖狡酷,民抵罪者,莫敢告诉。燕人何福进有玉枕,直钱十四万,遣僮卖之淮南以鬻茶。僮隐其钱,福进笞责之,僮乃诬告福进得赵延寿玉枕,以遗吴人。弘肇捕治,福进弃市,帐下分取其妻子,而籍其家财。
弘肇不喜宾客,尝言:“文人难耐,呼我为卒。”周太祖出镇魏州,弘肇议带枢密行,苏逢吉、杨邠以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会饮窦贞固第,弘肇厉声举爵属太祖曰:“昨日廷论,何为异同?今日与公饮此。”逢吉与邠亦举大爵曰:“此国家事也,何必介意乎!”遂俱饮爵。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弘肇默然。隐帝自关西罢兵,渐近小人,与后赞、李业等嬉游无度,而太后亲族颇行干托,弘肇与杨邠稍裁抑之。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弘肇辄斩之。帝始听乐,赐教坊使等玉带、锦袍,往谢弘肇,弘肇怒曰:“健儿为国征行者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悉取所赐还官。隐帝春秋渐长,为大臣所制,数有忿言,业等乘间谮之,以谓弘肇威震人主,不除必为乱。隐帝颇欲除之。夜闻作坊锻甲声,以为兵至,达旦不寐。由是与业等密谋禁中。
乾祜三年冬十月十三日,弘肇与杨邠、王章等入朝,坐广政殿东庑,甲士数十人自内出,擒弘肇、邠、章斩之,并族其三家。周太祖即位,追封弘肇郑王,以礼归葬。
(节选自《新五代史·汉臣传第十八》,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高祖典禁兵典:掌管

B.高祖疾大渐渐:转好

C.坐弃市坐:定罪

D.遣僮卖之淮南以鬻茶鬻:买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史弘肇武断专行的一组是(3分)
①麾下尝少忤意,立楇杀之
②弘肇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两京帖然
③弘肇出兵警察,务行杀戮,罪无大小皆死
④但以三指示之,吏即腰斩之
⑤文人难耐,呼我为卒
⑥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弘肇辄斩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弘肇少言寡语,但治军相当严厉。他的一个手下由于不听从命令,被史弘肇当场乱棍打死,将士们见状都吓得腿直发抖,因此,他的军队纪律十分严明。

B.史弘肇辅政后只知道严厉治理,但不知明辨是非。燕人福进被诬告并被处死,他的妻子儿女被史弘肇的手下人分别霸占,财物也被瓜分。

C.史弘肇重武轻文,不喜欢和文人来往。在窦贞固家的宴会上,史弘肇力陈安朝廷,定祸乱,有武将就足够了,至于文臣没有什么用处,因此他受到了三司使王章的反诘。

D.史弘肇凶暴无端,树敌很多。隐帝亲近小人,又想摆脱大臣的控制,自己主政,于是与李业在宫中密谋,诛杀了弘肇与杨邠、王章三人,并族其三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侍卫孔目官解晖狡酷,民抵罪者,莫敢告诉。
(2)健儿为国征行者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