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①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②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③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④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当然,任何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相连。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

以儒家文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其次,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体结构。现在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消亡。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最后,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

由此可见,四个标志现象中,儒家文化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目前的情况就是: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结化和荒漠化。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有删节)

1.对“儒家文化的现状”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没有了。

B.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衰退,几近消亡。

C.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被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选择。

D.独特语言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尚有残存,但已陷入生存危机。

2.对“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没落,这是无可挽回的趋势,也是一种浓重悲凉的文化悲剧。

B.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已经“板结”,形成了“文化荒漠”。

C.在全球化趋势和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

D.“中国向何处去?”不只是政治化的问题,也是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走向的一种迷惑。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的交流、沟通,尽管我们现在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但并没有出现文化的断裂和异己文化的顶替。

    B.未来世界将不再只是西方中心话语和文化霸权,东方文化将与之平分秋色,所以保护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独立生存,不受西方文化影响,也是实现世界文化多元化和一体化的重要工作。

    C.一场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往往比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恢复的势头更劲,“文革”结束后西方文化思想迅速涌入中国就是其例证。

    D.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也就是人们追求西化的现代化使中华民族自身的优良的文化传统不断失去,长此以往,中国必将失去自己的文化。

 

1.D(A“现在已经没有了”片面;B“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方式”偷换概念;C“在人生中选择”以偏概全) 2.C(A“这是无可挽回的趋势”绝对化B“文化荒漠”和“荒漠化”混淆概念D“也是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走向的一种迷惑”与文意不符) 3.B(世界文化多元化一体化,所以东西方文化之间应该有沟通交流互补,而不是“保护……不受影响”)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伞”“哈哈镜”“鹅卵石”“开关”“风筝”“火柴盒”中任选两个词,为它们各写一段新解。(6分)

要求:①解说合理,富有新意;②语言准确,观点鲜明;③句式和字数不必与示例相同。

   示例:镜子----即使被砸成碎片,也不肯改变诚实的本性。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位中学生作文的开头部分。沿着这几句话的思路,用幽默的笔法,续写两三句话,与之组成一个完整的段落。(5分)

中国人有了不起的“吃文化”:吃蛇、吃鳖、吃猫、吃鼠,也吃河豚、吃果子狸,这总还与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关。但也有“吃黄牌”、“吃官司”……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琴厚重的人文积淀之外,琴的审美在世界音乐中独树一帜,            

                                 。诗歌琴乐绘画不同的艺术形式却有共同的美的追求。在琴那里,审美追求和道德追求融为一体了。难怪世界为之惊叹。

①琴没有肆意的宣泄                 ②琴与诗歌密不可分

③从而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④这和国画的审美追求是统一的

⑤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   ⑥都讲求韵味,讲求弦外之音,虚实相生

  A.①⑤②⑥③④       B.②⑥④①③⑤

  C.①⑤②③④⑥       D.②④⑥①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雪窦山风光旖旎,仙雾缭绕,为中外游客所倾倒。高悬于山门的是一块直匾,“四明第一山”,蒋介石的手书,据说原件已毁,此为复制。

B.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站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所决定的。

C.总有这样的地方,生命数百万年的演化,成就其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总有这样的地方,人类历史几千几万年的积淀,成就其民众的包容与仁爱。

D.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多个城市抢注“名人故里”商标的事件,甚至连一些文娱明星的家乡也急于自我标榜“名人故里”,被贻笑大方之余,也折射出当下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功利心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