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几年不见,他的技艺竟登...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几年不见,他的技艺竟登峰造极,成了学校管乐队的圆号手。

B、填报志愿时,他又想报考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C、国家体操队的几位小将在世界锦标赛上表现出色,被誉为中国体操的明日黄花

D、你要我写一首诗,我只能勉为其难,尽量避免闹笑话。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秋 词 刘禹锡                 秋 思 张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洛阳城里见秋风,

我言秋日胜 春朝。            欲作家书意万重。

晴空一鹤排云上,            复恐匆匆说不尽,

便引诗情到碧霄。            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词》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3.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4.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

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

(1)帝子降兮北渚,               ,         ,洞庭波兮木叶下。

(2)宜将剩勇追穷寇,                 

(3)                ,吞声踯躅不敢言。  

(4)               ,一种相思,          

(5)楼船夜雪瓜洲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举贤以自佐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B.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D.冀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渔父见而问之曰              夫赵强而燕弱

     C.身客死于秦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乃作《怀沙》之赋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因为令尹子兰身居高位而不为国分忧而痛恨他。

B、楚怀王“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的根本原因在于“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屈原之死,表现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D、屈原身后,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都学习屈原的“从容辞令”,但没有人比得上。

4.文言翻译(共10分)

(1)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共22分)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8分)

(1)臣之所好者,道也

(2)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

(3)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4)良庖岁更刀[

(5)族庖月更刀

(6)虽然,每至于族

(7)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8)善哉!吾闻庖丁之言

2.对“视为止,行为迟”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视为/止,行为/迟 B.视/为止,行为/迟

C.视为/止,行/为迟 D.视/为止,行/为迟

3.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 :                                    (2分)

4.庖丁解牛经过三个阶段,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6分)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5.根据原文中的几句话,写出衍生出来的成语: (3分)

(1)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