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家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封禅(shàn) 应届(yìng...

下列词语中,加点家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封禅(shàn)  应届(yìng)     幌子(huǎng)  封妻荫子(yìn)

B. 趑趄(zī)    诳骗(guàng)    痨病(láo)    繁文缛节(rù)

C. 陵迟(líng)  供认(gòng)     择菜(zhái)   阒无一人(qù)

D. 烘焙(péi)   鸡胗(zhēn)  咯血(kè)       龇牙咧嘴(liě)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期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期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

全面理解材料,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名句填空(任选三句,共6分,每空1分)

(1)世人皆浊,_________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____?(《渔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独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3)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亭送别》)

(4)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__________,友善柔,__________,损矣。(《论语》)

(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6)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谨而信,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共4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

1.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父亲,孔子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请你就此谈谈看法。(2分)

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4分)

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本诗前两句又是如何写屈平之“怨”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三、四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从写作手法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12分)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周国平

近来,我闲读《论语》这一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器,即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有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之后自嘲说,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其实,孔子对读书人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的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又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与他的几个学生子路、曾皙(名点)、冉有和公西华一起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余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只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时节,换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啊!”圣人这一叹,活脱脱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为“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洒脱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 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的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的。“邦无道”时,能逃就逃,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 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过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要害是那两个“必”,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够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它使我们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不洒脱呢? (本文略有删改)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的?(2分)

答:                                                              

2.依据全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的内涵。(4分)

答:                                                              

3.文中第五段“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4.文中列举的孔子的哪些观点能够说明“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4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