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在周庄听评弹 刘 季 ⑴秋日午后,站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在周庄听评弹

刘 季

⑴秋日午后,站在周庄的青石板小路上,一声琵琶和三弦伴着软软的、嗲嗲的女声“叫一声小红娘”迎面传来——一阵心动,苏州评弹!是苏州评弹!

⑵在嘈杂的街市上、在五彩缤纷的人流中,这声音流水一样穿过双桥,从红木的花窗边冲进我的心底!急切寻望,目光穿街走巷,远远地终于瞧见在一扇深红的花窗内有一怀抱琵琶的女艺人,隔河相望,只见一张半旧的面孔、一把半旧的琵琶,红色的衣裳外裹一件闪光的披肩,另一位抱着三弦的男艺人被窗台挡住了面相,只露着夹三弦的半只手臂。

⑶似听见久违的亲人呼唤般,又似多年丢失的一件心爱之物失而复得般,心中那份喜悦丝绸一样柔软而舒展。沿着小镇独具韵味的石板街,一路飞奔,双桥,丝绸店、面塑铺、珍珠坊、酒店,蓝印花布、剪纸、草编、精雕细刻的老宅门从眼前一一闪过

⑷寻声而去,一步不停!

⑸终于一头扑进茶楼,不禁惊诧了!

⑹原以为宾客满堂,原以为座无虚席,竟只有三五散客歇脚一般目光散淡地喝着茶水,自顾说着闲话。任台上一曲一调无滋无味滑落而去。

⑺悄悄地靠窗坐下,举目朝台上一望,怀抱三弦的男子立刻送过来一个苏州评弹样的眼神和笑容。我早已心不能静。

⑻五岁那年和外婆住在宁波,外婆欢喜苏州评弹,为何?我无法知道。她是北方人,料定是听不懂苏州评弹的。可时常去听,总是拉着我。从那时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苏州评弹在我的生活中若隐若现。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和我周围的环境离苏州评弹太远,远到我找不到一处可以静心静气听一段苏州评弹的地方。

⑼有人说苏州评弹一定得在苏州听,我对此说法非常赞同。

⑽不一会儿,那三五散客提包拎盒走了,茶楼只剩我一人,台上的“西厢”还在继续。

⑾唱“西厢”的男艺人穿一件青色长衫,人如茶碗里的龙井,瘦而清爽,怀抱琵琶的女艺人着红色旗袍,长筒袜的侧面有个细细的脱丝,肩膀上搭着一块发着光的大披肩,这身发旧的行头在午后的茶楼里显出了岁月的暗然,但也是无妨的。他们一唱一合地演绎着长篇苏州评弹《西厢》片断。他们人到中年,出身专业,评弹最辉煌的时候他们还小,他们成熟的时候,评弹却老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评弹的欢喜。在这个下午,这个老茶馆里,面对一名听众他们依旧把苏州评弹名曲《西厢》弹唱得一波三折、绵软婉转。

⑿“待月西厢下,花影玉人来”看似自顾弹唱的背后却藏龙卧虎般地隐着一份绝美的执着,苏州评弹因为弹唱的艺人而被我看成是世间最美的艺术。他们这份对评弹艺术的热爱极对我的心思。我从前做过十年的京剧演员,深知观众对演员意味着什么。只要台下还有一个看客,那戏就不能停,这是演员的操守。

⒀多数的苏州评弹唱词我是不懂的,可那曲调那韵味每回听之总能让我肝肠寸断、刻骨铭心。任何一种戏曲都没有比苏州评弹更让我痴迷的了。大凡舞台上的戏曲无论是何种形式,多半是热闹的,铿锵的,纷繁的。比如我熟知的京剧,开场前那锣鼓声响彻剧院内外。唱念做打无一不浓墨重彩姹紫嫣红般喧哗着。苏州评弹却是例外的。她孤独,她冷静,她从容,她不上天不入地,不显山不露水,坐而论道仍可唱尽上下五千载,懂她的人潸然泪下。她是苏州的又一名胜园林,只静静地等你,一旦走进去便不知来路。

⒁一曲《西厢记》唱完,二人下得台来,喝茶润嗓,我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和男艺人说了会闲话,他向我介绍苏州评弹时,那眉眼飞舞着,煞是生动,他说他们从前都是专业剧团的评弹演员,如他们这样的苏州评弹艺人遍及全国各地的大小舞台,听众自然并不仅限于苏州,他的言下之意我明白得很:只要热爱这门艺术,在哪儿唱都一样。观众的多少更是次要的,一个听众是唱,满堂听众也是唱。他见我兴味盎然并无离去之意,笑眯眯地自顾走上台去,撩起长衫的前襟、稳稳落坐,拿起放在桌上的三弦,软软地一声叫板“弹词开篇:我的家乡在周庄。”弦声起时,我内心热泪横流。四百年历史的苏州评弹,真是我前世的爱人吗?

1.根据上下文,说明文中划线句子“她是苏州的又一名胜园林,只静静地等你,一旦走进去便不知来路”的含意。(3分)

                                                                                             

                                                                                             

2.文章第2自然段已经对两个艺人的外貌进行了描写,为什么第11自然段又加以描写?(4分)

                                                                                            

                                                                                            

                                                                                            

3.请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4分)

                                                                                             

                                                                                             

                                                                                            

4.作者说“有人说苏州评弹一定得在苏州听,我对此说法非常赞同”,你的看法如何?请加以阐述。(4分)

                                                                                            

                                                                                            

                                                                                         

5.苏州评弹“被我看成世间最美的艺术”,可它却没落了。联系全文,简析苏州评弹没落的原因。(5分)

                                                                                            

                                                                                

 

1.苏州评弹是可与苏州园林媲美的苏州又一文化遗产,(1分)她并不张扬,然而只要你了解了她,就会为她痴迷。(2分) 2. 第2自然段是远观,只是大致描写;(1分)第11自然段段则是近距离观察、描写了女艺人脱丝的长筒袜,发光的披肩。(1分)外貌的描写表现了传统艺人生存环境的不尽如人意,突出他们虽因时代变化受到困窘却坚持艺术追求的精神,(1分)反映了作者对传统艺术生存状态的忧虑,借以引起人们对传统艺术和文化遗产的关注。(1分) 3.①选取周庄独具韵味的的意象,点明周庄古老的环境,渲染了评弹独有的艺术氛围;(2分)②密集的意象,以短句的形式,在眼前闪现,写出“我”在一路飞奔寻找评弹的急切喜悦的心理。(2分) 4.(1)赞成。(1分)只有在苏州以苏州园林为背景,才能静心静气地品味苏州评弹的韵味。(3分) (2)不赞成。(1分)“只要热爱这门艺术,在哪儿唱都一样”。并且苏州评弹艺人遍及全国各地的大小舞台,听众并不限于苏州。(3分) 5.①苏州评弹脱离现代城市和周围的环境,不再交融。②苏州评弹的曲目形式陈旧,缺乏创新。③在嘈杂的街市,人们不再能静心静气地欣赏评弹这一波三折,绵软婉转的传统艺术。(答出一点给2分,句子通顺连贯给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古代建筑

 张  法

中国古代建筑大体可分为四大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

宫殿建筑以皇宫为代表,其目的是要显示帝王之威,因此有高、大、深、庄四大特点。故宫的天安门,为进入大清门后的第一个重点建筑,大大高于一般房屋。“大”是占有空间众多,也只有空间的大,才能显出深来。从大清门到天安门到午门到太和门最后到太和殿,正是在这由建筑的变化形成的节奏起伏的深长的时间进行中,不断地加重着人们对帝王的敬畏情绪。“庄”是以建筑完全沿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显示出来的。人在对称建筑中行进,内心会有一种肃穆之感。

皇宫显示现世帝王的威严,陵墓则表现已逝帝王的威严。只是陵墓与另一个世界相连,不以房顶的金色表现现世的光辉,而以青土暗示永恒的宁静。陵墓的地下因看不见而对活人的心理并无影响,但其地上形态仍显另一种高、大、深、庄特征。唐代高宗与武后合葬的乾陵以梁山为陵,这是“高”。围绕地宫和主峰有似方形的陵界墙,而进入乾唤的第一道门却在禹陵墙的朱雀门很远的山下,这是“大,,。从第一道门到地宫墓门要经过“道门,路长约四公里,这是“深”。在这悠长的时间流动中,从梁山南倾的二峰中间开始是神道;神道两旁有华表、飞马、朱雀、碑各一对,石马五对,石人十对。正是神道使陵墓建筑对观者内心进行庄严肃穆的心理强化。

中国寺庙建筑从最早见于记载的东汉永平十年建立的洛阳白马寺开始,佛寺就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发展而渐渐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与宫殿和陵墓一样,寺庙也有肃穆的要求,因此整体对称是其特色。肃穆心理要通过时间来强化,建筑也要求在时间中展开。只要可能,寺庙进山门后一般都有四殿,而高潮一般在第三殿。名山中的寺庙则依地形而赋形,有两殿甚至只一殿,但进山后的漫长道路本身即为寺庙的延长,心理转移早就在进行。

中国园林可追溯到西周初的苑囿台池。其发展和壮大是从春秋到秦汉。园林的核心是情趣,在结构上绝没有使人紧张起来的对称。其情趣主要是自然情趣。其亭台楼阁均随地绒形,巧得天工。廊榭台池,山石花木,一切布置都考虑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而且通过

园林揭示和领悟自然之美。

中国建筑无论宫殿、陵墓、寺庙,还是园林,都不注重单个建筑的高大,而强误钰汰的宏伟;不追求纯空间的凝固的音乐,而追求在时间中展开,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自己的旨趣。中国建筑形成群体结构时,都有一道墙,形成一种封闭一统的意蕴。而群体之士苏有核心部位,主次分明,照应周全,其理性秩序与逻辑或明(如宫殿)或暗(如圆却都气韵生动、韵律和谐。虽然处一墙之中,中国建筑又总追求超一墙之外。且不论园林就是四合院、宫殿,群体结构的屋与屋之间,总有很多空,有条件就一定要加之以亭池翠木,显出实中之虛。中国建筑的特点是让人不出户,不出园,就可以与自然交流,浯宇宙盈虚,体四时变化。

(选自《中国文化相无论》,有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建筑中有关“肃穆”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故宫的建筑完全沿中轴线对称排列,人在对称建筑中行进,走过一段深长的时间,内心会有一种肃穆之感。

B. 乾陵神道两旁的华表、石人、石马等实物也是对称的,观者在神道中行走,随若时间的流动,内心也会产生庄严肃穆的感觉。

C. 园林建筑的核心是自然情趣,是人与自然情感的交流,在结构上绝没有使人紧张起来的对称,所以肃穆的心理不会产生。

D. 寺庙建筑的特色是整体对称,寺庙进山门后都有四殿,而高潮在第三殿,人的肃穆心理是在走进山门后逐渐被强化的。

2. 下列对中国建筑特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宫殿建筑高、大、深、庄的四大特点在形式和实质上也完全适用于陵墓建筑。

B. 寺庙都建筑在依地势而赋形的名山中,漫长的山路本身即为寺庙的延长。

C. 中国建筑都不注重单个建筑的高大,而强调群体的宏伟,追求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自己的旨趣。

D. 中国群体建筑结构中都有核心部位,主次分明,照应周全,其特点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得出中国群体建筑是“韵律和谐”的?(3分)

 

 

 

查看答案

下面是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会徽标志图形,请根据构图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该会徽标志的内涵。(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空缺处补写一个总括性的句子。(不超过30字)(4分)

     要让“敬老”形成浓厚的社会风气,真正使“民德归厚”成为社会道德的价值取向,应该加强个人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目前社会上存在种种不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现象,如“啃老”、不孝、弃养等,除客观原因外,与忽视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关。因此,                                

                                         。

 

查看答案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孟子身处一个弱肉强食,生存还是毁灭尚需思考何者第一的时代。              

①他大谈温文尔雅,大论需长时间验证的空之又空的美好蓝图。②从这个层面,不能不说,孟子执著的是一个“柏拉图式”的“理想国”。

③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不合时宜性,带有荒谬性。

④它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虚妄色彩。

⑤这种行为的倡导者注定只能是具有悲情色彩的失败的理想主义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以来,虽然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止,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依然繁重。

B.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自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受其深刻影响并创作。

C.在台湾作家李敖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了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后,乘船游览了西湖,观看了《印象西湖》

 D.针对舆论反映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打击盗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