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分) 西海固少年 季栋梁 前不久,与朋友有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分)
西海固少年
季栋梁
前不久,与朋友有约,走了一趟西海固。那是夏日,干旱正无情地折磨着这块土地。车窗两边的土地上罩着一层薄薄的蝉翼般透明的浅绿,看不到农人,甚至看不到牛羊,看久了就感到沉重与沧桑来。有几声花儿吼过来,也是干涩僵直。
车到黑城附近,路上忽然横出一个人来,他站在路中央,扬起的手臂如展开的鹰翼一般,使劲地摇动着,那架势很有剪径者的气派,仿佛在说:停!只有停,否则休想过去。
车停了,挡车人走上来时我才看清是一个少年。他提着一个破旧的帆布提包,上面有许多油渍。一双老式的褐色牛皮鞋很笨重地套在夏天的脚上,穿一件单衫,上面印有一只展翅的老鹰,下身穿一件已经很旧很破很脏的牛仔裤。
司机显然给他挡车的姿势惹火了,恶恶地说不要命了,挡车有这样挡的?
那少年瞪着一双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司机,司机终究有些不想惹事,他一定是怯于少年那目光,便不再言语。车启动了,少年依然站在那里盯着司机看,许久,这才向着座位走了过来。他扫视着车上,不回避这车上任何一双眼睛。他的目光甚至带有挑衅的意味。他走到了我的旁边,将包放到了行李架上,然后盯着我看了足足有半分钟,直到我本能地将屁股往里挪挪,他才坐了下来。
我对他没有什么恶感,甚至喜欢他坐到我的旁边来,只是有点不习惯他看人时的眼神。他坐了下来,坐得有些僵硬,给人的感觉是一块石头落在了座位上。他摸出一支烟点着,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悠悠地吐出来。他吸烟的姿势十分的老练而潇洒,应该至少有三年的烟龄了吧。那是一种低价烟,烟味很是呛人。
他吸着烟,那神情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又仿佛什么也没有思考,他的眼睛确实放射着鹰眼的光芒。“少年心事当拏云”,如此贴近,如此深刻,是谁的诗句我记不清了,但这句诗我却牢牢记着,因为我曾经年少过,而且这句诗也是在少年时期读的,此时此刻面对他,我又想起了这句诗。
我很想与他对话,他让我看到了我少年时期的影子,然而,他显然没有要和我对话的意思,他甚至坐下后连看我一眼都不曾有过,两眼只是一味地注视着前方——漫漫长路,仿佛我以及车上所有的人都不存在一样。
他吸完了那支烟,连过滤嘴的味儿都吸出来了。我掏出烟来递给他一支,他疑惑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接过烟拿到鼻子上嗅了嗅,这才对我笑笑,十分的真诚。
我替他点了,自己也点了一支,这才问道:“今年多大了?“
“十六!”
“要出远门么?”
“出去闯闯!”
“怎么一个人出去?”
“一个人出去不好么?”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连点头或摇头的动作都做不出来。
他看看我又说:“一群人出去有啥意思,唧唧喳喳地像一群麻雀。”
我说:“去省城么?”
他摇摇头说:“省城有啥意思,太小太穷。”
我有些惊讶于他的这种说法,便问:“那你要去哪里?”
他甩了一下头上的长发说:“去南边,深圳、海南、云南……那边才有闯头!”
我笑笑问:“你知道深圳、海南、云南在哪里么?”
他说:“在南边。”
我说:“南边是很大的。”
他吐出一个烟圈来说:“这我知道,它有美国大么?说个不怕你笑话的话,美国我也找得到!”
我笑了,他说:“你不信?”
我点点头说:“我信。”
他就笑了。
我说:“那地方是有钱,可那地方的钱不好挣。”
他说:“钱多的地方不好挣也总比在钱少的地方好挣要强得多。”停了一下他又说:“那地方有钱的人很多,可谁一开始就是有钱的呢?”
看着少年,这个因对外面世界陌生与无知而充满自信与希望的少年,想到我的第一次出门,觉得他比我有一种更深刻的东西。
我要下车了,我想对他说几句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对他说些什么。车上正放着《祝你平安》。我想权且作为我对他的临别的赠言吧。
下车时,我掏出剩下的半包烟想递给他,可想到他还是个孩子,不应该吸烟的。我又装了进去,握握他的手,他的手虽然稚嫩,但憨实有劲。
车扬起一道灰尘,向着远方奔驰而去。                          (本文有删改)
[注] ①花儿: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山歌。
②少年心事当拏(ná)云:言少年人应有高远的理想。拏云:高举入云。
1.文章第一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3分)
                                                                               
2.“西海固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文章又是怎样来刻画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3.文中 “想到我的第一次出门,觉得 他比我有一种更深刻的东西”一句中的“更深刻的东西”指的是什么?(3分)
                                                                              
4.结尾部分,作者说到“我想对他说几句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对他说些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不知道该对他说些什么”的原因有哪些?(5分)
                                                                              
5.“少年心事当拏云”,相信少年的你也曾经读过这方面的文章书籍,也或曾经有过如“西海固少年”般的想法甚至做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两点成长感悟(5分)
                                                                              

 

1.①渲染环境的荒凉沉闷,贫瘠静寂;②为下文作铺垫,突出少年出现的突兀,点明他出去闯荡的原因。(3分,每点1分,答完整满分。) 2.形象:是一个饱受生活磨砺的贫苦人家的孩子,看上去桀骜固执,倔强自信,刁野机警,实则天真单纯,渴望美好生活。 描写手段:①神态描写 ②对话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外貌描写  ⑤细节描写 (4分。形象2分,写出2点即可给分;结合课文内容分析2分, 写出2点即可给分。) 3.①虽然对外面世界陌生与无知但充满着自信与希望。②比我年轻的时候更独立、更执著、更有闯劲。(3分,每点1分,答完整满分) 4.①少年对前路盲目无知,我有心提醒但不忍打击其自信心; ②少年的自信与闯劲震撼了我,使我自叹弗如;③少年独立张扬,任何提醒与劝解的话都是那么苍白无力;④与少年相比,曾经也这样的我,如今虽成熟却保守世故,因此无言以对;⑤我与少年只不过是陌路人(5分,每点2分,回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 5.①成长并非一帆风顺,有美好的理想也有无奈的现实;②年轻人是需要有闯劲的,应该有自信执著的精神。③做事情还得考虑周全,不能盲目更不能固执;④敢于打拼,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5分,这是一道开放题,上述说法只做参考,1点且能结合文本得2分,2点得满分。如有其他说法,只要合乎文意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1.略 2.略 3.略 4.略 5.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分)
民居是极富文化内涵的载体,而文化的本质实际上是人的自我生命在其活动的展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有学者早就提请人们注意:“从文化角度而言,研究民居自然要追溯历史,即所谓的传统民居或民居传统,只重民居硬件的实测和研制是不够的,还要从整体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层的考察。”
中国民居在物质形态的构建上往往不甚研究,而注重因陋就简、顺乎天道的人本意义,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夫宅者,用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规模,非夫博物明贤而司斯道也,宅者人之本”。不仅如此,古人还以为“宅以形式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的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人居住在“上栋下宇”般虚实相间的住宅里,犹如置身于阴阳际汇的风水宝地,可以汲取天地之精华,感受四时的节律,天、地、人三才互参并融为一体而生生不息。中国古人就是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平静地度过了几千年诗意文明的历史。诗意是居住本源性的承诺,这并非意味着诗意仅仅附加于居住的装饰物和额外品。居住的诗意特性也不是意味着诗意在全部居住中以某种方式和其它方式产生,而是通过诗意的建筑使居住成为居住。
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论及中国古代社会文明时说过,中国古代文明是一个连续性的文明,这种连续性文明的产生不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而能够在连续下来的宇宙的框架中实现,即实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连续,地与天之间的连续,文化与自然之间的连续”。养育中国古代文化的是一种区别于开放性海洋环境的半封闭的大陆岸型地理环境,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中国古代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综合格局以及民族社会心理特征。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正是以此为依据,因地制宜、各抱地势,山环水绕、循环往复,从而创作了富于东方色彩的中国传统民居形态。品察中国古代多种民族并存、千姿百态的民居,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意境界的文化昭示。这种景况至今依然存留在中华境内的大江南北。
中国传统民居在解决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关系问题上一贯遵循了尊重自然相和谐的营造哲理,自始至终显示了难能可贵的生态智慧。尽管这种生态智慧不是以今天所谓的技术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呈现的,而是以直觉意会与“天人合一”的体道方式来感悟的。这种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反倒比技术理性思维更容易认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容易体验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客观需要。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看来,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并且必须在自然给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生命的深化。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且“天地与我齐一,万物与我并生”,从而达到“万物负阴抱阳,充气以为和”的境地。中国古代的这种生态智慧若与西方技术理性为补充,以促进其直觉思维发展为现代的系统思维,可望使这种朴素的生态智慧升华为完美的生态智慧。
1.下面不符合中国传统民居营造理念的是

A.因陋就简,顺乎天道

B.尊重自然,天人合一

C.以人为本,实用安全

D.因地制宜,看重风水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A.民居是极富文化内涵的载体,所谓的传统民居或民居传统,需要从整体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层的考察,而非只重民居硬件的实测和研制。

B.居住的诗意并非是指某个具体的材料或方式,而是立足于居住本源性的承诺。

C.中国的传统民居虽然千姿百态,但都体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特征,并且将之很好地传承下来。

D.东方的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远超西方的技术理性思维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因此使人更容易体验到中国民居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特点。

3.文本的后三段文字分别体现了中国民居文化的一大特点,请分条作出概括。(每条不超过6个字)(3分)
                                                                           

 

查看答案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拟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中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 。从倡导“常回家看看”,到禁止子女“啃老”,亲情的柔软,每每遭遇法律的强硬。
对于“亲情入法”,有人认为这是中华传统孝悌观念被淡化的必然,也有人认为是现代惟物质经济侵蚀下的无奈,更有人认为这是法律和道德缺位的后果……你同意哪一种看法呢?请作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表达流畅。(不少于80字)(5分)
                                                                            

 

查看答案

盈江地震,四海齐悼;东瀛海啸,寰宇同悲。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中日两国人民抛开世纪宿怨,为彼此的受难民众祈福哀悼。请你为在最近地震、海啸中遭灾受难的中日两国人民写一则祈福语。要求得体简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4分)
                                                                               

 

查看答案

用简短的文字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太阳活动进入活跃期,继本月15日太阳耀斑大规模爆发后,新一轮太阳风暴将袭击地球。
2月15日,格林尼治时间1时56分(北京时间9时5分),太阳爆发5年来最强烈的一次耀斑,释放大量带电粒子,以每秒900公里的速度冲向地球。太阳耀斑是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其亮度迅速上升至极大,然后缓慢减弱,是强太阳风暴的重要标志。“由于地球磁场方向的原因,我们上次受到良好保护”。“不过,下次的情况可能会不一样”,欧洲航天局学者尤哈帕卡·伦塔马说。
由于现代社会对电子设备、短波通讯等技术的依赖,太阳风暴或将对地球通讯造成极大危害,供电系统可能也会遭受打击。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前,针对民众的各种质疑,墨西哥蒂基切奥女市长罗斯蒂埃塔展示了身上多处触目惊心的伤痕,以反驳她捏造遇袭的传闻和绝不向毒贩求和的决心。

B.早在2002年,我国就明令禁止不允许“瘦肉精”使用于养殖业,然而这个餐桌上的“毒瘤”多年来未被根除,频繁出现的“瘦肉精”事件,令人们再添食品安全之忧。

C.元旦后,各省市相继出台房产新政,如上海市规定从今年1月28日起,凡在上海新购住房的购房人,均应向房屋所在地地方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房产税征免认定手续。

D.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成绩斐然,高速动车组旅客运量已占全国铁路旅客运量的20%,在降低铁路运力紧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