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 ,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⑵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⑶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⑷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⑸ ,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田 园 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比较两首诗歌,说出它们描写景物的不同特点。(5分)
2.结合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请简要分析说明他们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乃谓留侯曰:“诸侯兵不从,为之奈何?”留侯曰:“与此两国约:即胜楚,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相国;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于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
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遣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选自《史记·彭越列传》,有删节)
注:彭越此时被封为梁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期旦日日出会 期:约定
B.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 引:拉出
C.使人让梁王 让:知会
D.于是上使使掩梁王 掩:突袭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彭越见识与才能的一组是( )
①两龙方斗,且待之
②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
③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
④彭越乃悉引兵垓下,遂破楚
⑤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
⑥彭王壮士,今徒之蜀,此自遣患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①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彭越曾经做过强盗,秦末时社会动乱,豪杰并起,彭越没有急于起事,而是耐着性子,择时而动。
B.彭越虽然归附了刘邦,但显然也有自己的打算,并不打算完全听命于刘邦,所以刘邦才采用了留侯张良的计谋,以利诱之,彭越才助刘邦消灭了项羽。
C.少年推举彭越为首领,彭越为了立威,在第二天集会时找借口杀掉一个不服从自己的人,一下子就震住了大家
D.彭越被贬蜀州,路上遇到吕后,本想求吕后替自己求情,却没有想到吕后反而劝刘邦彻底消灭彭越,以绝后患。这显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 “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
(2)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现代道德是复杂的系统构成:它既有不同领域中道德性质(政治道德、经济道德、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等等)的区分,又有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常德、美德、圣德)划分。
近年来,尽管道德建设的“标准”放低了许多,但在实际倡导中,依然是崇高“主义”多、常德楷模少。即便是常德行为,被舆论树标并号召学习后,也变成了无私奉献的先模人物。在这种道德教育背后,实际上隐含着用先进道德提高全民道德水平的理念:只要人人学先模,个个像雷锋,这全社会的道德水平不就提高了吗?其实,这恰恰是一种伦理学误区。
圣德与常德的关系是复杂的。一般说来,它们之间不存在一个统辖关系,不能笼统视为先进道德与一般道德的区分。实践圣德需要牺牲个人利益;它是建立在理想信仰基础上依赖意志行为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常态社会环境中的人格品行。实践常德则一般并不损害个人利益;它是依赖感性或理性觉悟的道德规范,往往表现为习惯性的个人品行。它主要存在于常态社会环境中。需要牺牲自我的圣德不是人人都具备的,因此,它可能具有崇高的审美价值。但那些能凭借高尚觉悟和超人意志实践圣德的英雄,却未必具备依赖感性或理性觉悟的道德规范,能在日常行为中实践常德,譬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譬如不办关系案等等。特别是现代常德,是个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是“有我”的道德。如果缺少甚或没有公私概念的区分,那么,那些能在特殊环境中“忘我”而实践圣德的人,是有可能在世俗生活中从“大公无私”滑向“大公皆私”的泥沼的。
还应特别提及的是,常德作为人类的共同道德规范,在实践中一般不存在价值取向的对立与冲突。在各种游戏规则面前,人人自律守法,人人都能从游戏中获益。任何违反常德的行为,都是公认的缺德行为。而圣德则不同了,它经常存在于阶级民族的政治道德领域中。这时,不同圣德的价值取向是对立或冲突的。因此,如果其信仰、追求和实践的价值理想出了问题,视死如归的"圣战英雄"极可能成为文明社会的公敌—9·11事件中的恐怖分子,实践的不都是“圣德”吗?可见,圣德即便普及了,常德也未必进步,道德腐败现象也难以遏制。反之,常德普及了,社会文明程度则肯定提高了,甚至会涌现出许多平凡的实践圣德的英雄。2003年抗击“非典”第一线上的不少医护人员便是例证。支持他们成为英雄的,不是别的,正是作为常德的职业道德。几乎所有医护人员接受采访时,反反复复说的都是一句话:“我是医生”,“我是护士”。一位医生曾如此表白: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但我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
一些青年学人偏执崇高,将崇高理想绝对化,恰恰也步入了思想误区。实际上,一个社会涌现几十个视死如归的英雄并不难,难的是要让全体公民遵守公德。在和平年代,假如所有公民都能守住常德,诚信自律友善,不偷不抢不贪,真正实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心情舒畅,家家安居乐业,试问,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吗?反之,假如仍时时需要英雄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则很可能是由于车匪路霸横行无忌,社会治安严重恶化。这样的“英雄辈出”时代,恰恰是最不理想的社会。因此,我们宁肯不要造就这样英雄的环境,而希望通过常德普及,换来一个长治久安的现代文明社会。
(摘编自杨曾宪《文明失范、道德腐败与常德缺位》)
1.下列关于“常德”和“实践常德”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常德是最低层次的道德,它是一种“有我”的个人品行,它不需要什么“崇高”, 但人人都需要具备和遵守。
B.常德实际上就是常态社会环境中的“良民”、“好人”的道德, 诚信自律友善、不偷不抢不贪是它的基本要素。
C. 实践常德具有感性或理性觉悟的特质,它并不损害个人利益,其中包括既不损害自我的利益,也不损害他人的利益。
D. 实践常德能够使每个人从中获益,如果全社会人人都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整个社会也将变得稳定有序、和谐美好。
2.下列关于“圣德”和“实践圣德”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圣德是最高层次的道德规范,是一种“忘我”的道德,它具有“把一切献给革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先模”风范。
B. 圣德是非常态社会环境中的人格品行,是“先模”和英雄才具有的人格品行。但它的价值取向往往具有对立或冲突的特点。
C. 实践圣德是在理想信仰基础上依赖意志的一种行为,它未必需要依赖感性或理性觉悟,但它需要觉悟高尚、意志超人的英雄去完成。
D. 实践圣德需要牺牲个人利益,它具有崇高的审美价值。但是,那些做出了牺牲壮举的英雄却往往极有可能成为文明社会的公敌。
3.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分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践常德,从其“有我”的角度来看,可以这样理【解析】
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完全不用去考虑别人。
B. 道德规范中的美德是介于常德和圣德之间的一种道德,在实践美德时,既“有我”,但有时也“忘我”。
C. 现代道德系统是由常德、美德、圣德三个层次构成的,这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形构建应该是最为理想的。
D. 在和平年代,试图用美德或圣德取代社会常德的做法,对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美好不是明智的选择。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闻一多先生用诗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色彩的感悟:“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色彩文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色彩基调,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色彩爱好,一段经历有一段经历的色彩印记……
请以“色彩的语言”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不韦迁蜀,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司马迁《报任安书》)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3)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4)小楼昨夜又东风, 。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5)天行健,君子以 。……地势坤,君子以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