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寄陈伯玑金陵 王士禛 东风着意吹杨柳,绿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寄陈伯玑金陵
王士禛
东风着意吹杨柳,绿到芜城第几桥?
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潇潇。
注:芜城: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境,在金陵附近。作者当时在扬州为官。
1.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试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4分)
                                                                         
2.本诗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抒发感情,请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赏析。(3分)
                                                                        

 

1.答:“东风”情意绵绵地吹拂着青青的“杨柳”,对友人的绵绵情意也寄寓在这“东风”和“杨柳”之中,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还原诗境2分,表达的情感2分。) 2. 答1、借景抒情。作者描绘东风、杨柳这些代表优美春光的典型景物,正衬出与友人的美好情谊及其给予心灵的慰藉,同时反衬出思念之深切。一江春水,潇潇春雨的景致,也烘托出诗人的怅惘之情及对友人的思念。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寄寓在东风、杨柳、隐隐笛音、潇潇春雨等景物之中,深沉的情感与清丽而优美的景物融为一体,蕴意绵长,言近旨远。 3、反衬(以乐景写哀情)。和煦的春风情意绵绵地吹拂着青青杨柳,在这柔柔春光中,绿意铺展开来。优美的景致反衬出思念之情的忧伤,而这忧伤中又带着丝丝甜意,这真是“甜蜜的忧愁”。 4、烘托渲染。东风杨柳等景物渲染出一种美好的氛围,绿满天涯的景象更是烘托出一种旷远的境界。笛音袅袅,春雨潇潇,春水涣涣,江流渺渺,作者对于友人的那种绵绵脉脉的情谊对景物的渲染更加委婉动人。 5、象征。杨柳历来是传统文化中的寄寓情思之物,“梅花落”之类的笛音也常用来表达相思相忆,“杨柳”“残笛”实际是情谊的象征。 6、虚实结合。第一句实写眼前春风吹拂杨柳的情景,第二句由实转虚,想象春风将绿意染上了芜城亭桥之上,从而引发了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第三句写折柳是实事,写寄怀又是虚情;第四句写隔江吹来的飘渺笛音,又将想象着于实景之上。综其笔法,作者将虚实结合的技巧运用到了极致。这正是少为现代人关注而恰为古诗人娴熟运用的一种写作技巧。7、想象。参见“虚实结合”。 8、拟人。春风着意,杨柳寄怀,皆为拟人笔法。 9、用典。杨柳、折柳即为用典。 此答案仅供参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2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月夜泛舟记
吴敏树
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
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及费甥、坡孙也。南崖下渔火数十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指危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馀。自郡城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耳。”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
又西出香炉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见湾碕,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响山前也。相与论地道通吴中,或说有神人金堂数百间,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
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水面对出灯火光,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嘴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馀积,即此处也。”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嘴,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啻也
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裁少饮,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寻山以归。明日记。
注释
①  君山,在湖南岳阳洞庭湖中。传说舜帝二妃娥皇、女英葬于此,称湘妃。
② 费甥、坡孙:吴敏树的外甥名费,孙子名坡。
③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开”是僧人之名。“超上人”同。
④ 湾碕(qí):弯曲的岸边。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余平生以为胜期胜期:美好的愿望

B.偕者二僧一客偕者:同游的人

C.因举诵苏赋十数句举:全,一起

D.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旋:回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然月下舟中仰视之之二虫又何知

B.因举诵苏赋十数句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以余舟行缓,似不啻也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既泊,乃命酒肴设九宾于礼,臣乃敢上璧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

B.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

C.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

D.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

4.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以小舟的行进为线索,描写月夜洞庭湖的湖光远景,叙述有关的神话传说,景色与神话交织,出色地再现出洞庭湖月夜的幽静安谧和神秘奇异。

B.由黎君说的“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尔”这一句话引发,大家联想起当年苏轼赤壁之游,朗诵起《前赤壁赋》中的咏月名句,表现了众人对苏轼的怀念。

C.舟出香炉峡之后,文章着力点染背风处水平如镜,波澜不兴,响山前湖水下有地道通吴中,水底宫殿“神人金堂”的神话,描述简洁,意韵无穷。

D.文章结尾,描述舟中乘兴夜饮的情状,同时点染出超上人少饮啖梨的雅趣,洋溢着清醇、温馨、醉人的情感,显现出洞庭览胜的独特神韵。

5.翻译(10分)
1.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啻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有人说,这棵柳有点像当代生活中的一位时尚美女,                   
                     ,迎接你,朴实无华,和蔼可亲,永远含着真诚而谦和的笑,哪怕只有清风、明月、一杯茶,也足以让你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
①   让来这里喝茶的人对她一见钟情
②   也有人说,这柳像是从古代的《诗经》或唐诗宋词中走出来的女子
③   其实,这柳更像一位智慧高深的老者
④   仿佛要把人带入远古的遥想之中
⑤   他都以一种同样的姿势站在那里等你
⑥   你无论什么时候来

A.①②④③⑥⑤

B.①②④⑥⑤③

C.①②③④⑤⑥

D.④②①③⑥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2009年1月12日上午11时,中国大陆海军护航编队开展第二次护航行动,台湾商船“宇善号”首次成为被护航的船只行列。

B.中国斥资约180亿美元来处理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奥运会打造了一个更清洁的北京。

C.印尼沉船事故遇难人员家属14日对政府的搜救工作表示不满。他们认为政府仍然没有进行足够的搜救工作,不能因为借口天气恶劣就停止搜救。

D.为做好社区的防“甲流”工作,她整天背着药箱,从早晨,走东家,串西家,一直忙到深夜才休息。

 

查看答案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剽掠(piáo)采撷(xié)症结(zhèng)洁癖(pǐ)

B.勖勉(xù)偃竹(yǎn)生肖(xiào)刈旗(yì)

C.妃嫔(pìn)包扎(zā)憎恶(zēng)锃亮(cèng)

D.塑料(sù)档次(dǎng)廷掾(yuán)肯綮(qìng)

 

查看答案

以《考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