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孟子·离娄上》)
1.对上面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礼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作出了种种规范。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也属于礼法规定的范畴。
B、孟子认为对于古代礼法也不必过于拘泥,嫂子落水而用手去拉,这是对礼法的变通。否则,见死不救,就如同豺狼。
C、淳于髡对孟子在天下人都掉落水中却不去救的做法很不理解,认为孟子前后言行不一,在意小的方面,而放弃大的方面。
D、孟子认为天下的人都在水深火热之中了,靠一个人的力量仅能解救嫂子落水,是不足以解救天下人的,解决问题要靠王道。
2.请概括本章的主旨。(3分)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分)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
1.对上面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者认为,像孔子这样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的人,不堪当“老师”。
B、虽然隐者出言不逊,但子路还是恭恭敬敬地站着,体现孔门弟子的本色。
C、隐者招待了子路,并叫两个儿子出来见子路,说明他没有忘记长幼之节和君臣之义。
D、最后子路对隐者的一番议论和对孔子主张不能实行的感叹,实际上也就是孔子的态度。
2.子路的一番议论,体现了什么政治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将下列课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5分,每小题3分)
(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2)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3)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
(4)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5)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由,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论语·为政》)
(2) ,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3)无欲速,无见小利。 , 。(《论语·子路》)
(4)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
(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 (《论语·里仁》)
(6)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7)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 ,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弗里茨·克莱斯勒在一家乐器店偶然看到一把绝色的小提琴。他一见倾心,无奈钱不够。等他从家拿了钱再赶回乐器店的时候, 那把小提琴已被一位收藏家买走了。
克莱斯勒心有不甘,辗转找到了买家的住所,想要说服他把小提琴转卖给自己。可那位收藏家说:“这是我最喜欢的藏品,不想拱手让人。”克莱斯勒于是向主人提出了一个请求:“在把它的生命交付给寂寞之前,能否让我用它最后拉一支曲子?”
他的要求得到了主人的许可。当哀怨的琴声如诉如泣地从琴弦上倾泻而出的时候,收藏家被这动人的琴声震住了,他激动地说:“这把琴应该属于你,我没有权利把它据为己有。只有你才能赋予它生命,才能让世人听见它灵魂的歌唱。”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③自拟题目;④不要脱离材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