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母亲心中的月亮 柳 荫 (1)从很小的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母亲心中的月亮 柳 荫
(1)从很小的时候起,对中秋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圆字――月饼是圆的,苹果是圆的,葡萄是圆的,酒瓶是圆的,月亮是圆的……家更要团圆。就连中秋节全家聚餐,餐具都要细心挑选,挑没有残的碗,选圆形的盘子,摆放在圆的饭桌上,图个圆圆满满的吉利。那时呵,圆,好像就是过中秋节的企盼。
(2)长大工作到了外地,每逢中秋节,只要能够回家,总要赶回老家过节,满足母亲团圆的愿望。看到我节前赶回家,母亲就会眉开眼笑,第一句话准是:“老大赶回来了,这回好了,咱家又过个团圆节。”可见这团圆二字,对于作为家庭轴心的母亲,该是多么重要呵。我甚至于隐约地觉得,只有全家团圆了,这中秋节才属于母亲。否则,月饼再甜,水果再多,饭食再丰盛,美酒再醉人,月亮再圆润,都跟她没有关系,这时,反而让她更思念远方的我,后来思念中又增添两个下乡的弟弟。就是为了让母亲心中,这颗圆圆的皎洁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更明亮,我总是一年又一年,匆匆忙忙地奔回家过中秋节。
(3)父亲曾经告诉我说,我在异乡流放的那些年,母亲知道我中秋节回不了家,她总是在节前几天催促父亲,从邮局寄几块月饼给我。尽管在当地也有月饼卖,同样的香甜,同样的精致,但是在母亲的心目中,只有吃到家乡的月饼,她的儿子才是在她身边过节。千里迢迢寄的月饼,在我看来,分明是母亲的心啊。真难为母亲啦。
(4)其实,我又何尝不想回家呢?我又何尝不想团圆呢?只是身不由己呀。无数个中秋的夜晚,在远离亲人的地方,摆上父母寄来的月饼,常常是不忍心切开,先看看这个中秋夜晚,月亮圆不圆亮不亮,如果夜晚月亮又圆又亮,这才把月饼切开吃。倘若这中秋的月亮,被阴云严严遮住了,看不到那圆圆“玉盘”,就把月饼视为月亮,观赏一两天才切开吃,想以此慰藉远在家乡的母亲。我冥冥中相信,此刻的母亲,会知道儿子的心意。
(5)后来,渐渐习惯这中秋离别,再后来,慢慢父母相继地逝世,这中秋夜晚的月亮,是阴是晴是圆是缺,我似乎已经不再注意。就连这中秋月饼,好像也是可有可无,更没有当年过中秋节时,那股勃勃的心劲儿。这时有人提到中秋节,我总是“噢”地应一声,表示知道要过节而已。再再后来,自己到了父母在世时的年纪,每逢中秋节的夜晚,偶尔仰望高远太空,随便地瞅上一两眼月亮,至于月亮的境态如何,我已经全然没有兴趣。
(6)这时才真正地明白,天上的月亮,就是面高悬的明镜,照着人间万事万物。月亮本身都有阴晴圆缺,何况被月亮照着的人呢?想到这里,一切烦恼忧伤,荡然无存。心境如一片月光似的纯净。从此不再在意人间的冷暖厚薄,只想着生活过得像中秋月亮,年年如期地来,年年如期地去,哪怕被云遮雾蔽,都永远是从从容容地放光。中秋的月亮呵,不属于母亲,却属于了我。我没有母亲那么多的牵挂,就越发觉得月亮也是这般地平常,跟人生一样圆缺明暗全都自然。
(7)母亲走了许多年了,如今我还过中秋节,不过没有从前隆重。有时中秋想起赏月,在自家楼舍阳台上,随便走走看看月亮,不管今夕是圆是缺,眼前总会出现母亲身影。仿佛母亲总算有所领悟,此时来告诉她的儿女:“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总是不变,就如同中秋的月亮,时阴时晴时圆时缺,这才是真实的月亮。你们万万不可再追求诸事圆满哪。”可惜母亲和我,都领悟得迟了。
(8)这时再看天上月亮,它正在被云遮蔽着。可是不知为什么,此刻在我的心中,月亮,依然明亮,依然圆润,依然美丽……这时涌上心头的,常常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噢,读了,没有悲观的情绪,没有失望的感情,有的只是关于人生的深深思索。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对中秋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圆字”的“圆”,在这里既有月饼、月亮、餐具等物品之“圆”,又有母亲渴望“团圆”的心理之“圆”。

B.第二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五个“再”,跟“都”“反而”等构成了转折关系,在这里强调了我对回家过中秋的企盼和母亲在我心目中的重要意义。

C.作者之所以“一切烦恼忧伤,荡然无存”,是因为作者感情到月亮的阴晴圆缺正如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应该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这无常的世事。

D.全文综合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等手法,语言储蓄深沉,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饱含着游子对漂泊他乡遭受苦难的深切倾诉。

E.全文以“母亲对我的思念”为线索,通过母亲的“团圆”愿望、邮寄月饼及“我”匆忙回家过中秋节等描写,渲染了母子之间的牵挂和思念。
2.第三段中,母亲知道我回不了家便催父亲寄月饼,这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情感?(4分)
3.文章结尾说,读了古诗“没有悲观的情绪,没有失望的感情,有的只是关于人生的深深思索”。在全文中,作者有哪些思索?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1.AC(B我“企盼”有误,应是母亲企盼我们能回家团圆过中秋节,“母亲在我心目中的重要意义”的说法不全面。D“语言储蓄深沉”的说法有误,且“倾诉深切的苦难”不是全文的主体情感。E贯穿全文的线索不是“母亲对我的思念”,而是“中秋赏月”) 2.表达了母亲对远方儿子的思念和团圆的企盼。(意思对即可) 3.①作者由母亲对中秋节的注重引发了对亲情的思索。②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感慨,是他们当时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月亮的阴晴圆缺、人生的悲欢离合都是自然的,我们应该坦然面对。③精神生活的美满是我们心中永远追求的目标,是任何“云遮雾蔽”所阻挡不了的。(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儿童文学:还原孩子的天空
儿童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它的一大特别要求就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作品的主题要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而且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他们所容易接受。
今天的儿童文学作家们追求市场效益,创作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是不可避免的。今天儿童文学的著名作家越来越多了,但权威性在消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儿童文学的价值、作家的创作姿态和作家的文化位置等问题。
儿童文学的价值包含:一是对儿童生命和生活的基本状态的呈现,这使儿童文学成为成年人世界了解儿童世界的窗口。二是对成人生命与生活的基本状态的适当表现,这使儿童文学成为儿童了解成年人世界的窗口,儿童文学不但可以写儿童,还可以讲述成年人生活。三是比如爱,比如合作,比如同情心和悲悯情怀等人类的基本情感。四是成人的文化期待,包括成人作为父母亲角色对儿童的呵护与关爱,以及父母亲对儿童的教育意愿和成长要求。五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民族历史的理解。六是对母语意识的培养。儿童文学是人之初文学,“人之初”这三个字,告诉我们,儿童文学应该是很慎重的文字,应该值得我们不仅在文字上有美的修辞,而且要在主题和内涵上进行母语文化的提炼和选择。
《哈利·波特》的成功给中国儿童文学上了一课。它有书籍、电影、玩具、网站等一系列产品,彼此之间形成联动。我国儿童文化商品市场的经营者和参与者在观念上都要转变,应该把儿童文学当作产业,按照市场运行规律来操作。我们觉得要制造本土的“哈利·波特”,就不能把电影、电视当作儿童文学的敌人,而应该利用所有的市场手段,五指成拳,整合中国的文化力量来发展儿童文学。
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具备比一位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家还要多一层东西,因为成人文学要求文学性和思想性,儿童文学除了这些,还需要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要从表面纷繁复杂的人间世象中提炼出一个让青少年能够接受的表现形式,让他们喜欢看,这就是书写的角度的问题。儿童文学,要从内容上、角度上还原孩子的天空。
儿童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整个人类传承不息的根本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自然也脱离不儿童文学的熏陶。如何创作出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图书,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引导的社会责任,将继续成为社会要解决的重要话题。
1.下列有关“儿童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在创作内容和书写角度等方面还原孩子的天空。

B.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明确突出,形象要鲜明具体,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让孩子们喜欢看。

C.只有符合市场价值,利用所有的市场手段,儿童文学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像《哈利·波特》一样,把儿童文学当作产业。

D.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要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

2.下列关于儿童文学的价值和对儿童文学作家的要求,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儿童文学能呈现儿童及成人生活和生命的基本状态,所以儿童文学应成为成人和儿童相互了解对方世界的窗口。

B.儿童文学反映人类的基本情感和成人的文化期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民族历史的理解和对母语意识的培养。

C.儿童文学需要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比一位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家有更深一层的东西。

D.儿童文学更多的需要儿童乐于接受,在无形中教育、引导孩子,所以儿童文学也需要作家对社会保持敏锐的感觉。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谅内容的一项是:(3分)

A.今天的儿童文学作家们追求市场效益,创作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今天儿童文学缺少权威,也缺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B.应整合中国的文化力量来发展儿童文学,而不能把电影、电视当作儿童文学的敌人,应该把儿童文学当作产业来操作。

C.如今儿童文学的著名作家越来越多了,但权威性在消失,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儿童文学的价值、阅读市场、作家的创作姿态等问题。

D.儿童是家庭、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传承不息的希望。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还原孩子的天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宪问》)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不为自己的主子公子纠而死,反而去辅佐齐桓公是不仁的。

B.孔子认为管仲为国为天下老百姓带来福祉,消除天灾难,称得上是真正的“仁”。

C.在孔子看来,管仲不仅辅佐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而且使中原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

D.孔子认为管仲有大仁,守大信大节,间接批评子路、子贡以小信用论人,目光短浅。

(2)你赞同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吗?请结合文本简述你的理由。(3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祖父病危是陈姨太)责备觉慧道:“三少爷,你这样大,也该明白事理。你爷爷病到这样,你还要惹他伤心!”她还记得昨晚上的那件事。
“昨晚上的那件事”指什么事?请简述。
(2)欧也妮进房把烛火放在桌上,声音发抖地说:“弟弟,我做了一件非常对不起你的事;但是要是你肯宽恕的话,上帝也会原谅我的罪过。”
欧也妮做了什么对不起她堂弟的事?紧接着发生了什么?请简述。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曹操取得南郑后,就向巴中进军,张鲁走投无路,被迫投降。从此,汉中尽归曹操。司马懿和刘晔建议乘胜攻下西川,曹操却叹口气说:“人就怕不知足啊!既然得了陇,还望得蜀吗?”于是决定按兵不动。(《三国演义》)

B.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贾母设宴执行。刘姥姥喝了许多酒,吃了油腻食物,大泻一阵后,晕乎乎地走到宝玉的卧房,看到精美的床帐,便歪身睡倒,酒气散了一屋子。宝玉知道后也没有生气,只是叫袭人收拾妥当。(《红楼梦》)

C.丝厂工人罢工,吴荪甫通过屠维岳对工人施展各种骗术和无情镇压,还亲自到工厂去坐镇。一进工厂,他坐的车子被工人包围得一动不也不能动。最后,在屠维岳的帮助下,汽车才从工厂的后门离开。(《子夜》)

D.他又抓住她,摇晃她,把她推倒在地上,然后拽着她漂亮的胳膊,拖着她迈开大步向罗兰塔拐角上走去。 到了这里,他转身问她道:“最后一次回答我:你愿不愿意属于我?”她使劲回答说:“不!”

克洛德威胁爱斯梅拉达,要她顺从自己,不然就把她交出去。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恼怒的克洛德把她拖到罗兰塔,交给军警。(《巴黎圣母院》)
E.马丝洛娃从法院被押回监狱,犯人们知道她已被判刑后,都给以同情的问候。涅赫柳多夫则认为法庭作出了不公平的判决。他去找律师,准备把案件告到高级法院。(《复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滴滴金 梅 孙道绚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注]孙道绚,盛年孀居。在金兵南下之际,她同李清照一样,“飘零遂与流人伍”,流徙江南,只身寄居一室。
1.上阙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形象,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2.从全词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