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一直在等待 张维超 父亲去世了,给崔晓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一直在等待

张维超

父亲去世了,给崔晓柯留下一个不完整的“等”字。这个字,写在一张白纸上,而且最后一笔没有写上,但这并不妨碍推断,它只能是“等”字,而不会是其他的字。

    此后的几天里,崔晓柯不止一次地揣摩父亲的意图:显然,父亲原本是想给她留言的,只不过,突发的心肌梗塞没有给父亲这个机会,甚至连这个“等”字都没让他写完——等,等什么?等人还是其他什么事情?如果是人,那又会是谁呢?

    崔晓柯首先想到的是母亲。十岁那年,母亲离开了这个家,再也没有回来。长大后,崔晓柯曾问过父亲这事,父亲却一句话也不说。难道说,这十多年来,父亲一直在等母亲回来?崔晓柯仔细地整理着父亲的遗物,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整理书房时,崔晓柯发现了一部还在充电的旧手机,显然是父亲去世之前充上的。手机是待机状态,说明一直在使用。可这部手机是父亲买的第一部手机,已经有十多年了,父亲曾换过好几部手机,去世前用的是一部新款摩托罗拉。崔晓柯查了一下旧手机的号码,居然是父亲十多年前使用的。父亲用这个号码的时候,崔晓柯还在外地读书,每个月都会往这个号码打电话,所以她记得特别清晰。现在看来,父亲写的那个“等”字,应该和这部手机有关,他一直不让这个老号码作废停机,很可能是在等一个人,等那个人给他打电话。

    崔晓柯去了趟电信公司,打了一下该号码的通话清单,她发现,父亲去世前的几年中,这部手机一个通话记录也没有。

    父亲去世后的第五天,母亲来了,崔晓柯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知道消息的,不过她也不想问。这些年,崔晓柯对母亲还是有淡淡的怨恨。崔晓柯给母亲说了那个“等”字,

还有那部旧手机,以及那个一直在使用的号码。

    母亲听后,很肯定地说:“他不是在等我。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你父亲写这个‘等’字,就是想告诉你,希望你能帮他等下去,等那个给他打电话的人。”

    母亲说的没错。半年后,父亲的那部旧手机突然响了,打电话的是个女的,听声音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她的第一句话就是:“喂,请问您是崔咏大伯吗?”

    凭这一句话,崔晓柯当即断定:这正是父亲一直等待的人。于是忙解释说:“哦,我是他女儿,请问你是哪位?”

    女孩显得有些慌乱,说:“我、我……这样吧,我现在在市人民医院,你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过来一趟?”

    崔晓柯要了女孩病房的房间号,迅速打车赶到了市人民医院。在病房里,崔晓柯见到了那个女孩,比她想象中要年轻一些,大概也就是十五六岁。女孩得知崔晓柯父亲的情况后,便把崔晓柯拉到了病房外,拿出了一张名片。

    崔晓柯接过来看了一下,是父亲十年前的名片,当时父亲还在报社当记者,名片上有着父亲的名字、职务,还有联系电话。这个联系电话,正是父亲那个老手机号。

    女孩说:“大姐,病床上躺着的是我爸爸,他需要做心脏手术,费用大概要十五万元,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爸爸受尽折磨。最后没办法,爸爸这才给了我这张名片。”

    崔晓柯和女孩回到病房里时,女孩的爸爸已经醒了,崔晓柯简单地说明情况。

    男人听后,说:“我原本不想麻烦你爸爸的。可、可是我实在——”男人显得很无奈,还有一些愧疚,接下来,他讲了十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十年前一个冬天的晚上,男人下夜班回家,当定到胭脂湖时,看到一辆吉普车扎进了湖里,他犹豫了片刻,还是跳进了冰冷的湖里把吉普车里的人救了出来。他救的人正是崔晓柯的父亲崔咏。当时,崔咏很感激,从兜里掏出一张湿透了的名片递给男人,说大恩不言谢,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给他打电话。这十年间,男人遇到了很多难处,但是都硬撑过去了,因为他不想索恩,直到这次病重,他还在犹豫……

崔晓柯被男人的话震撼了,她从父亲的遗产里支取了十万元,帮男人做了心脏手术。随后的日子里,崔晓柯一次次地想起父亲,为了等那个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接到的电话,他居然一直保留着那个手机号并且在他去世的那一刻,他最先想到的,也是让他的女儿接过这个任务一继续等下去。

    崔晓柯终于忍不住给母亲打了电话,质问母亲,说父亲这样一个知恩图报的好人,为何还要离开他。

    母亲沉默了片刻,说:“晓柯,不是每个报恩的故事都有圆满的结果,你知道吗,我和你父亲的婚姻也是因为报恩。当年,你父亲救过我的母亲,也就是你姥姥。你姥姥为了报恩,就让我嫁给你父亲。可是,我不爱你父亲,我试着去爱他,试了好多年,可我总也做不到……所以你姥姥去世后,我就离开了你父亲。晓柯,妈妈对不起你啊!”说完,母亲就哭了。

崔晓柯没有说话,直到遮时,她好像才真正地了解了自己的父母,了解了百味的人生。   

(选自2009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崔晓柯的父亲崔咏给她留下的“等”字,具有多重含义,可以理解为等女儿崔晓柯,也可以理解为让女儿等妈妈,还可以理解为等救过自己命的人。

    B.崔晓柯从父亲一部还在充电的旧手机上发现“等”的线索,因为她的父亲曾换过好几部手机,但一直没有让这部手机的号码作废,且一直开机等待。

    C.小说围绕“等”展开,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首尾照应,结尾耐人寻味。

    D.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知恩图报的故事:一个是崔咏被救,始终等待那个救他的人的故事;一个是崔咏曾经救人,被救的人让女人嫁给崔咏的故事。

    E.小说主要采用常见的“误会法”来构思情节,崔晓柯的母亲对她的父亲有许多误会,而晓柯对母亲又有许多误会,同时她对父亲也存在着一些误会。

2.小说中父亲崔咏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母亲”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结尾说:“她好像才真正地了解了自己的父母,了解了百味的人生。”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百昧人生”的?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沙鸥翔集,____;        ,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     _。今日听君歌一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赠》)

(3)固时俗之工巧兮,                ,竞周容以为度。《离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  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  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  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  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九华山:为宣州去往舒州的必经之处。清弋江:在宣州城西。的的:鲜明的样子。旆:旗子。

    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到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

1.这首诗的颔联展示了两幅形象而鲜明的画面,请赏析。(5分)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且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尝捶之。”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太后嘿然,遂论如法。

    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再迁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时元吴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日:“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犬臣患之。琳日:“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吴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琳曰:“彼若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

阳之围亦解。

    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日:“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人爱之,为立生祠。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日:“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未报,得疾卒。赠中书令,谥文简。

1.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    )(3分)

    ①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②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③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

    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⑤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⑥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⑨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联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进行依泫严惩。

    B.程琳善于处理政事,元吴造反仍派使朝见,程琳力排众议,主张不杀;元吴死,幼子立,程琳主张不应趁人之丧,而应采取怀柔政策。

    C.程琳能从危机中捕捉时机,他受命赴庆阳册封,偏偏遇到夏人包围庆阳,他便把册封用的礼品财物转赐给夏人,从而解除了庆阳之围。

    D.程琳非常体恤民生疾苦,他不但从不扰民,还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对他十分敬爱,为健在的他建立了祠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5分)

(2)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国学”,是哪些“国”与“学”(节选)

    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从逻辑上说,甚至是先有西学,然后才有国学之说。晚清以前,中国士人生活于自己构想的“天下”中,不知有“西学”,也就不会说“国学”。文明尽在中国,只有中国有学,何以分中、西?

    待到19世纪末,因为甲午战败,士大夫产生了文化危机感,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与日本。作为保守主义者,张之洞敏锐地感受到西方学术的压力,作为一种反拨,他撰写《劝学篇》,告诫士人和政府,应以“旧学为体,西学为用”。梁启超后来将其改写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广为流传。

    不过,推测起来,“旧学”“中学”与“国学”,还是大为不同的。前者强调的是知识的地域性、时间性,西学是西方的、先进的,中学是中土固有的,不那么时髦。“国学”一词凸显了“国族”(nation)意识。应当说,“国学”概念的出现,。晚于中学、旧学,它是在国人,尤其是精英知识分子具有十分清醒的文化国族意识之后才出现的。

    这种意识的自觉当在现代学术体制建直之后。清末废科举,大学、研究所、学会之类的现代学术体制兴起。它们带来了现代学术,这种现代学术最初必然完全搬自西方。有识之士很快就意识到,自然科学因其客观性、物质性而与国族、传统无关,人文社会领域的学问却不可能与国族脱节,因为这些学问皆关乎生活于具体文化、传统、社会中的人。于是,在这个知识领域,“国”与“学”发生了特殊的关系。

    梁启超阐述学术独立之义,特别揭示一点:“凡一独立国家,其学问皆有独立之可能与必要。”陈寅恪曾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仔细分析即可发现,此处所谓“国学”,是指中国作为现代国家所需之学。套用林肯的名言,此国学是发生于中国、由中国人所为、为中国富强繁荣之学。他们把国学视为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现代中国本来就具有现代性,“国学”自然不能是自我封闭之学。现代中国的学人置身开放的知识世界中,吸收外来之学,不忘中国原有知识传统,面对中国问题,构造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学问系统。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学”与“西学”是相对的。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先有“西学”才相应地有了“国学”之称的。

    B.晚清之前,中国是没有“西学”一词的,其原因在于,中国士大夫自以为天下之学尽在中国,别处怎么可能有“学”呢。

    C.“国学”概念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对“国族”文化意识的重视。

    D.梁启超、陈寅恪都曾对“国学”作过精辟的议论,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国学”应该兼容并包无所不含的重要性。

2.与“国”与“学”发生联系无关的一项是(    )(3分)

    A.清末废除了科举考试一些新兴的现代学术体制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学术。

    B.国人——特别是精英知识分子——具有十分清醒的文化国族意识之后,国学才渐渐为人所知。

    C.自然科学因其客观性、物质性而与国族、传统无关,而人文领域的学问却不可能与国族脱节,因为这些学问皆关乎生活于具体文化、传统、社会中的人。

    D.人文社会领域的学问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及社会成员密切相关,是最能体现其民族性的学问。

3.下面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国学”一词出现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中华民族深深的屈辱感与刺痛感,以及当时人们意欲自强的使命感。

    B.现代中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国学搞自我封闭是没有出路的,那就真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

    C.美国总统林肯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国学应该是对中国有意义有好处的学问。

    D.在当今的世界形势中,现代中国的学人应积极接纳外来的优秀成果,同时不忘原有知识传统,才能构造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学问系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玻璃容器唯一的开口处设置成漆黑的环境,然后将一只苍蝇和一只蜜蜂放进去。实验的结果是:蜜蜂在经验的指导下一直拼命往透明的玻璃壁上去撞,直至死亡;苍蝇则由于没有“光亮处就是出口”的经验知识,四处乱撞,往往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从出口处钻出。从这个意义上讲,真的是“死于经验,生于无知”。生于无知,实际上是生于灵活与勇气;死于经验,实际上是死于固执和畏缩。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