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明公恕斋尝为献县令,良吏也。官太平府时,有疑...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明公恕斋尝为献县令,良吏也。官太平府时,有疑狱,易服自察访之。偶憩小庵,僧年八十余矣,见公合十肃立,呼其徒具茶。

徒遥应曰:“太守且至,可引客权坐别室。”僧应曰:“太守已至,可速来献。”公大骇,日:“尔何以知我来?”曰:“公,一郡之主也。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宁独老僧!”又问:“尔何以识我?”曰:“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一郡之人则孰不识太守?”

问:“尔知我何事出?”曰:“某案之事。两造皆遣其党,布散道路间久矣。彼皆阳不识公耳。”公怃然自失,因问:“尔何独不阳不识?’’僧投地膜拜日:“死罪,死罪!欲得公此问也。公之为郡,不减龚、黄①,然微不慊③于众心者,日好访。此不特神奸巨蠹能预为蛊惑计也,即乡里小民,孰无亲党,孰无恩怨乎哉?访甲之党,则甲直而乙曲;访乙之党,则甲曲而乙直。访其有仇者,则有仇者必曲;访其有恩者,则有恩者必直。至于妇人孺子,闻见不真;病媪衰翁,语言昏聩,又可据为信谳乎?公亲访犹如此,再寄耳目于他人,庸有幸乎?且夫访之为害,非仅听讼为然也。闾阎利病,访亦为害,而于河渠堤堰为尤甚。小民各私其身家,水有利则遏以自肥,水有患则邻国为壑,是其胜算矣。孰肯揆地形之大局,为永远安澜之计哉!老僧方外人也,本不应预世间事,况官家事耶!第佛法慈悲,舍身济众,苟利于物,固应冒死言之耳。惟公俯察焉。”

公沈思其语,竞不访而归。次日,遣役送钱米,归报公日:“公返之后,僧谓其徒曰:‘吾心事已毕。’竟泊然逝矣。”   

姚安公曰:凡狱情虚心研察,情伪乃明,信人信己皆非也。信人之弊,僧言是也,信己之弊,亦有不可胜言者。安得再一老僧,亦为说法乎?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龚、黄:龚遂、黄霸,均是方正廉洁,政绩突出的好官。

        ②姚安公:作者纪昀的父亲,曾任云南姚安府郡守。

        ③慊:不满,不高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官太平府时,有疑狱           狱:案件

  B.彼皆阳不识公耳               阳:同“佯”,假装

  C.本不应预世间事               预:干预

  D.公沈思其语,竟不访而归       竟:竟然

2.下列选项中不全属于老僧反对恕斋私访的理由的一项是(   )

A.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      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

B.访乙之党,则甲曲而乙直    访其有仇者,则有仇者必曲

C.妇人孺子,闻见不真        病媪衰翁,语言昏聩

D.神奸巨蠹能预为蛊惑计      小民各私其身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守恕斋曾经担任献县县令,后来,升任太平府太守。他在办理一件棘手的案件时,难下决断,便采取“便服暗访”方法。

  B.太守便服暗访被识破,深为老和尚的未卜先知、察言观色的能力而折服,继而怃然若失;但终能虚心求教,可见确是一位良吏。

  C.老和尚认为太守在任上,方正廉洁,政绩突出,是位好官。但是想通过“便服暗访”的做法来帮助断案,很难了解到实情。

  D.太守听到老僧的意见后,决定停止这次下乡的暗访行动,打道回府了,并派衙门里的差役,带了一些银两和粮米,送到庙里来,向老和尚表谢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太守且至,可引客权坐别室。(3分)

②小民各私其身家,水有利则遏以自肥。(4分)

③信人之弊,僧言是也,信己之弊,亦有不可胜言者。(3分)

 

1.D(竟:最终,终于) 2.A(“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不能作为理由)  3.B(老和尚并非“未卜先知”,也无“察言观色”) 4.①太守将要来了,你还是领这位客人权且到别屋去坐一会吧。(3分:“且”、“权”各1分,句意1分) ②百姓各自对自己家偏私,水流对自己有利就拦截来让自己受益。(4分:“私”、“有利”、“自肥”各1分,句意1分) ③偏信他人的弊病,老和尚说的是对的;偏信自己的弊病,也是不能说得完的。(3分: “弊”、“是”、“胜”各1分) 【解析】参考译文: 恕斋先生,曾经担任献县县令,是一个好官吏。在太平府做官时,遇到疑难案件,就改穿便服亲自去查访。恰巧来到一座小庙休息,庙里的老和尚已经八十多岁了,向他合掌肃立施礼。随即吩咐徒弟备茶。 徒弟远远地答道:“太守就要来了,你还是领这位客人到别屋去坐一会吧!”老和尚说:“太守大人已经来了,赶快沏上茶来。”恕斋先生大惊:“你怎么知道我来?”老和尚答道:“太守您是一郡之主,一举一动,全郡人都知道,哪里仅仅是我知道呢?”恕斋先生又问:“你根据什么认识我?”老和尚说:“太守不能认识全郡的人,但全郡的人谁不认识太守呢?” 恕斋先生又问:“你知道我为什么事而来吗?”老和尚说:“你是为某某案子来的。这个案子的原告和被告两方,早就沿路都安排了人马等着你去查访。不过,他们都假装不认识你罢了。”太守听这一说,怅然若失,于是问:“那你为什么不跟他们一样也假装不认识我呢?”老和尚跪地叩头,说:“我该死,我该死。我就希望你这样一问。您治理地方的政绩,并不比龚遂、黄霸的政绩差,然而百姓对您稍微不满意的的原因,是您喜欢便服暗访。这样,不只大奸大恶的人能预先做好迷惑你的计划,就算是乡下的一般百姓,谁没有亲近的同伙,谁没有恩人仇人呢?您查访甲的同伙,他就会认为甲在理而乙理亏;您查访乙的同伙,他就会认为乙在理而甲理亏。您查访跟他有仇的人,他就会认为他的仇人理亏;您查访对他有恩的人,他就会认为他的恩人在理。至于那些妇女小孩,他们听到的看到的并不真切;那些病弱的老人,话又说不清楚,叉怎么能拿来作为判案的确凿根据呢?您亲自查访还是如此,何况是依靠别人的了解的,怎么能避免错误呢?;便服暗访成为祸害,不仅仅调查官司是这样,民间的利害冲突,便服暗访也会成为祸害,对于河渠堤坝而言尤其突出。百姓对其自身和家庭都偏私,水流对自己有利就拦截来让自己受益,对自已有害就把别人相邻的土地作为排水沟,这就是他们取胜的计划。谁愿意全盘考察地形地势,制定长久安全的水利措施呢?老衲是尘世之外的人,本来不应该干预世间的事务,何况是官府的事情呢?只是佛法慈悲,主张舍弃自己帮助众生,如果对他人有利,本来就应该冒死说出来。希望您认真考虑。” 恕斋先生认真思考老和尚的这番话,最终不再暗访而回去了。第二天,他派衙门里的差役,送一些银两和粮米到庙里来,公差回到府衙以后,向太守汇报:“昨天大人回来以后,老和尚对他的徒弟说‘我的心事已经完成了’,最后平静地辞世了。” 姚安公认为:“大凡是案情,只要虚心研究考察,就可以分辨它的真伪,偏信他人偏信自己都是不对的。偏信他人的弊病,老和尚说的是对的;偏信自己的弊病,也是不能说得完的。怎么才能再来一个老和尚,也给我们说说法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1:中国青年报社日前进行一项家教调查,讨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的问题。结果为:46%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了其他,仅有3%的人表示是父亲。

材料2: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家教中存在不少问题,尤以父教缺失为最。其原因大致有几种: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观念形成的问题;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1分)

                                                                 

2.你对上述材料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4分)

                                                                 

 

查看答案

请以管乐团宣传员张峰的身份,把11月3日李然电话的内容重新整理后,在11月4日转告管乐团周老师,不超过60个字。(4分)

电话内容如下:“张峰,我是音乐学院王教授的助手李然。周老师电话打不通,我只好麻烦你了。我们王教授和你们周老师约好后天上午在音乐学院音乐厅指导你们学校管乐团排练,需要周老师确认一下具体时间是不是上午9点。请转告周老师,并请他在确认后回我电话,我的电话号码周老师知道。”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2月26日,连云港市委召开了吕继英百年诞辰座谈会,座谈会的最后开展了赠书仪式。

B.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人类活动必须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对自然合理的开发和科学的管理。

C.运用联词造句法来积累词汇,不仅能使学生在兴味盎然中复习词语的音形义正确掌握词语,而且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D.在昨天举行的2010年度江苏省科技奖励大会上,首次设立了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两位院士获此殊荣。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恫吓/吓唬    负荷/荷枪实弹    伺候/伺机而动     干劲/劲旅强敌

B. 停泊/湖泊    机杼/毁家纾难    悖谬/未雨绸缪     朔风/探本溯源

C. 纰漏/蚍蜉    露骨/出头露面    对峙/恃才傲物     蜿蜒/剜肉补疮

D. 积淀/靛蓝    掣肘/擘肌分理    行头/行家里手     箴言/三缄其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5分,每小题1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
遥游》) 
(2)(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7)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8)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9)(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10)(               ) ,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11)谨庠序之教,(                    )。(孟子《寡人之于国》)
(1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贾谊《过秦论》)
(13)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14)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15)是故(                    ),(                ) ,(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