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2011年《新华文摘》,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
B.《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
C.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 |
D.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
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 |
C.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
D.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
C.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
D.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 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
①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
②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
③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
④是政坛言说的产物
⑤与歌并不同源
⑥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
A.④⑤③①⑥② |
B.①⑥②③④⑤ |
C.④⑤③⑥②① |
D.①②⑥③⑤④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项整治,使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钱权交易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中央调控政策得当,房价得到遏制,一些大城市房价开始下跌。 |
B.这件事让我们更加明白,军人不仅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同时也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保护者,在保家卫国和弘扬正气的行动中,担负着走在前列的重任。 |
C.为减少官兵伤亡,驻阿美军不断对一些可能隐藏着塔利班武装人员的房屋发动攻击,结果两枚火箭弹击中12名无辜平民丧生。 |
D.不允许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中间插播广告,能有效保证播出电视剧每集剧情的完整性和观众收视的连贯性,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更好地体现广播电视公益文化服务的职能。 |
按要求作文。(60分)
唐诗中的名句“明年春色倍还人”,其喻意丰富,发人联想,它或让人联想到个人、家庭、国家、民族、世界……,或联想到历史、现在、未来。请展开联想,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
秋潮
郭建英
我已经渴望很久了,在灰暗的凝视中,在惨淡的死寂里,它终于来了。
这就是京都深秋的夜风。这威势,是一种告别,是一种远逝,是一种涤荡。对于我,也是心灵的默契和启迪,也是焦渴期待的回答。
对于秋风体察得入微入致的,当数欧阳子的《秋声赋》了。秋风的兴之容,气之声,作者是以心去领悟,以神去契合,以思去发掘的。每读,必悚然惊悸,仿佛也拂扬着肃杀之气。
然而,欧阳子笔下的秋风,兴起于夏秋之间,沐浴于风草佳木之绿,最初酷似淅淅沥沥的雨声,渐渐才成浩荡杀气和如兵如刑的严酷。而今夜的秋风,却从空廓苍穹中落下,汇北方离原上的凛冽,排成方阵,来扫荡残枝败叶,排遣烟雾云霭。是的,我早就呼唤这场秋风了。
不知何故,今年北京的秋风愁惨得像铅石,像死灰。终日灰雾笼罩,太阳化为一团无光的白纸,天空变成一汪停滞的死水,浑浑沌沌,郁郁闷闷,全不见高爽的清,宁馨的静,令人情思悠远的悲凉。树叶虽凋残,但不陨落,虽腐败,但不透黄。无声地挂在枝头,遮一片惨白的阳光,投下模糊的影子,该消逝的偏偏死恋,该枯损的偏偏滞留,该流放溃退的,偏偏抽丝滴漏,该长啸大哭的,偏偏低声抽泣,这样,怎不使人郁结怨闷呢?
北京的秋,原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
然而,眼前却是一个个阴沉的日子。愁惨,阴郁,拂都拂不去,无奈,我只有一遍遍地听着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悲怆》,体味着作曲家的叹息、回忆和最后的向往……这旋律的飞翼像秋天的鸽子盘桓消逝,带着一缕灰色的悲哀和闪烁不定的希望,以及萦绕不绝的甜蜜。本来,生活就是以痛苦和悲哀作为自己的奠基石的。当它青烟般和灰鸽一起飞掠,对于人们的感情应当是一种召唤,一种抚慰,一种拨弹了。然而,这少有的秋色也过于凝重了,寂寥了,长久了,像飞不出的梦,焦躁,呼喊,挣扎,却又销蚀,磨灭,自馁,一日日损耗着感情,砥砺着力量。
终于,一场凌厉的秋风来临了。从天空,从地面立体地拉开了纵横交织的战线,进攻了。一切晦气、阴霾都将在它的凛冽清明的大气中消散,这是怎样辉煌的景观。松悚骇而憧悚,杨摇撼而颤抖,那些早已干枯而不黄不落的死叶也如瀑布,萧萧飞落。决断,刚烈,从苟且的死,飞向磅礴的生。生,有一种生观,与之相伴随的也有一种死观,死总在徘徊,流连,便会造成生的沮丧,灰暗。当树叶全部谢去,剩下可数的枝条,而天空也刮清了弥漫的尘埃,露出晶莹清辉。月像梨花柔红,星像雏菊黝青,一切都经过洗涤,经过淬锻,爽朗,洁净,仿佛飒飒流下缕缕清寒,暗暗砟人肌骨。月辉流溢,夜光清朦,远方的古塔若隐若现,近旁的西山似睡似醒,仿佛都在梦里,又都在沉思中。尤其那一起一伏温存而肃穆的山影,仿佛绵延的弦,震颤着,向着青宵鸣唱。
四野寂静,粗干细枝都没有一丝摇动,啼哑了,但那修长的枝条,在沉默里,已孕育了一粒紫红的苞子,它将在我的窗前陪伴我整整一个冬天,它圆实,饱满,仿佛明日,就会绽放,但是它一味地等待,一味地汲取,没有一丝焦躁。多少年了,我们在长冬里隔窗对望,漫漫地成了故知好友,它就是来年的绿叶。
⑩在天地相衔的地方,有一抹淡淡的影子,苍茫的像浮云飘渺的天籁声,我知道这是落叶的疏林,绘出天宽地阔的景象,凑成一片忧愁哀伤,引发你心中的酸楚,微甜,它简直像不息的钟的回响,望一眼便会引起心中的微颤,而凌晨,疏林后会升起曙色的第一抹淡红,然后再为那轮绚丽的红日长久梳理,最后以自己纤细的手臂,把它托起来,于是才有冬天的阳光,从疏林上,可望雀阵,鸦群,那呼啸的起落,寂寂的翅翼,都平添了冬日的诗意。冬,有自己素净的美,也蕴含着纷繁的美,这种美是秋风的馈赠。
啊,秋潮退去了,四野在沉寂中蕴含着生命的躁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因为北京的秋天愁惨、凝重、凋残、树叶留恋枝头,所以总会让人产生情思悠远的悲凉,使人郁结愁闷。
B.作者叙写今年北京秋天的境况和自己的心情,是为了突出自己对凌厉秋风的焦渴期待,为后文进一步叙写深夜秋风做铺垫。
C.“北京的秋,原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那是因为作者眼中北京的秋季有与郁达夫《故都的秋》有相同的特点:清、静、悲凉。
D.第④段和第⑦段开头的两个“然而”分别从两个方面描绘今年北京秋天的景色,两段运用相同的写作方法,画面逼真,景色特点鲜明。
E.第⑧自然段对深夜秋风的凌厉之势的详尽描写,照应题目中“秋潮”的“潮”字,秋风气势如潮汐,辉煌而磅礴,蕴含生命的躁动。
2.作者在第③和④段中写到欧阳修的《秋声赋》,其用意是什么?(5分)
3.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这是怎样辉煌的景观”,概括这“辉煌的景观”有什么特点?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4.文中说“决断,刚烈,从苟且的死,飞向磅礴的生”,你如何理解作者这句话?请联系生活体验,说说你从“决断,刚烈,从苟且的死,飞向磅礴的生”这句话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
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
人类的历史也是文化的历史。文化有各种划分,最重要的一种划分法是按照生成的地域划分: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大陆文化是指以大陆为生成背景的文化,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从地理环境看,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并成熟于与外界隔绝的东亚大陆之上,是典型的“大陆型文化”。
大陆型文化的观点主要是冯天瑜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区别于海洋文化的大陆民族文化,相比而言,西方文化属海洋文化,古希腊人依赖海洋,穿梭于海洋之上,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性文化类型。
中国位于东亚大陆,东面毗邻浩淼的太平洋,西北横亘着漫漫的戈壁,西南耸立着险峻的青藏高原,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中国陆地国界线东起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南到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总长达22,800公里,是世界上陆地边界最长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陆界基本上以河流、山川、戈壁等自然物作为分界。如东北的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及黑龙江;北面有沙漠及戈壁;西面和西南面有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横断山脉等。
中国多山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交通不便,产生了相互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古语所言“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从而为封建割据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中获得了特别完备的“隔绝机制”,而隔绝机制正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得以延续的先决条件,所以,从秦汉到隋唐,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与匈奴为代表的草原文化以及南亚大陆的佛教文化进行过颇有深度的交流,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的风格和系统,没有出现古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被摧毁,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尔希拉华,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南侵而中断那样的“断层”。同时,辽阔的地理空间也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强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的东南方向是广阔的太平洋,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有专家研究表明: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的“饭稻羹鱼”的古越人,在六七千年前即敢于以轻舟航海。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出土了木桨、舟的模型与许多鲸鱼、鲨鱼的骨骼。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越族,古越人早已融合于汉族或某些少数民族。同时,中国沿海一带的先民和后来的渔民很早就向海外迁移,台湾先民高山族也是古越人的一支。
一面临海,三面是险阻丛生的陆路交通的地理状况,使版图辽阔的中国, 形成了其内部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而又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形成了与海洋文化、其他大陆型文化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特点的文化类型,是一种既不同于游牧社会、也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农业社会文化,是一种与中世纪亚欧的等级制度和印度的种姓制度相并列的宗法制度的文化。
1.下列各句的表达意思与原文相符的一句话是(3分)
A.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中获得了特别完备的“隔绝机制”,而“隔绝机制”正是文化系统生成的先决条件。
B.中国文化没有断层完全是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古印度、古埃及、古罗马一样的外族入侵的现象。
C.尽管中国沿海一带的先民很早就敢于轻舟渡海向外迁移,但在中国并没有形成典型的海洋文化。
D.中国传统文化兼具海洋文化、游牧文化、工业文化特点,是一种宗法制文化,但又与中世纪亚欧的等级制度和印度的种姓制度不同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中国形成大陆型文化的原因。(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