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冬 至 ⑴日照渐渐地短了,...

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冬  至

⑴日照渐渐地短了,便觉着午后的楼影变得很长。风迎面而来,让我想起北极圈里的人爱患的一种叫做“冬季忧郁症”的病。我所置身的这个城市冬日尚暖,对此我该感到幸运。

⑵然而日照毕竟是短了。太阳仿佛在远去,远去,万物零落,瑟缩着禁闭起生长的跫音。此时远离了太阳,人们便开始用火去追寻太阳。冬日尚暖,到底还是冬日。

⑶这天的黄昏来得太早,仿佛午时刚过,四下里就响起夜饭的爆竹了。芥末似的几点雨粉稀疏地飘过,极简短的,却使这爆竹带上了一种阴雨的滋味。——冬节来了。

⑷于是,我们回家。

⑸蚂蚁回家;蜜蜂回家;青蛙钻入泥穴,把体温降到冰点,回家;蝴蝶闭锁翅膀,囚禁起所有色彩,回家;益母草遗下种子,而后成片倒下,以灭亡的形式回家;忍冬藤乱纷纷脱落了叶子,让所望沉入根茎,以枯槁的姿容回家……

⑹冬是家的节日。冬是回归的节日。无论以何种形式,如同成年的鲑鱼,无论漂游得多么遥远,去到哪一片海域,最终都会回到它们降生以及出发的那一条河里。于是,在距离太阳最遥远的日子里,那团圆的烛火之下,就响起夜饭的爆竹了。

⑺在冬的日子里,想着“家”这个字,常常觉得是个很困惑的事情,乱乱地,总也理不出头绪。

⑻西人沿着教堂的尖顶走向上帝的路程,和我们沿着根须走回家族的路程,是一样的吧?一样地难以言表,一样地不容亵渎,一样地足以耗尽一生,一样地为着最终的归宿。却何以是一个向上向着无穷,一个向下向着唯一?

⑼在我看来,“叶落归根”说的不仅是过冬的事情,更是回家的事情。其实,叶落何以就一定归根呢?有风,有流水,有兽的足踪,有鸟的羽翎……它们都会将叶子带到很远的地方使之永不回归。西山的木石不就被精卫衔去了东海么?三叶树的籽实不就随洋流从另一片大陆漂到了这一片大陆么?地球载着我们每个人,在宇宙中漫无边际地浮游,从这个区域漂到那个区域,每一天都面对陌生,永远不会返回初始的道路。然而,我们信仰家,信仰我们的出处,又何以如此恒定?

⑽年轻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盛大的春的节日,那个野外的节日,那个青春的节日,那个风一样自由奔驰的节日,那个春草一样生机勃发的节日,那个敞开的敞开的节日!但总有一天我们将不再完全拥有这些——我们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增加,我们的年轮一圈一圈地增长,我们的史籍一页一页地增厚。终有一日,我们闭门拥裘,合家团坐,为先祖而举杯,热切地传承着属于我们这个家庭的冬的节日。春是芽的,是枝叶的,而冬是根的。我们从年轻时憧憬四海为家到年老时信奉同族同根,无论我们置身何处,无论我们的身体曾经多么自由,无论我们的精神曾经多么狂野,都无法斩断那一脉恒定的根须。有哪一种信仰、哪一个民族、哪一种文化比我们更深切地懂得什么叫做“根本”呢?

⑾太阳走到了冬至点上。日子很冷。万物休眠。人心沉静。

⑿此后,日照该一日一日长了,春日该一天一天近了。

(取材于筱敏同名散文,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以“冬至”为题,既指向文中所写的具体节气,又关联着文中念家思归的情感。

B.作者感慨“日照毕竟是短了”,缘于冬日远离了太阳、万物零落而造成的内心空虚。

C.第六段中夜饭的爆竹以团圆的烛火为背景,则有冬日里聚拢人气、共度冬节的意味。

D.第九段中写风、流水、足踪、羽翎等,意在表明它们与“叶”一样,最终未必归根。

E.作者在敏锐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同时,更深入挖掘了民族文化心理,其感悟引人深思。

2.从全文来看,第⑸段写“各种生物回家”有何作用?(5分)

3.第⑺自然段作者说“想着‘家’这个字,常常觉得是个很困惑的事情”,这里“很困惑的事情”在文中具体指什么?(6分)

4.作者说:“叶落归根”,说的“更是回家的事情”。请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叶落归根”的认识。(10分)

 

1. 2.①用草木虫鱼均回家,来表现冬至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的普遍意义,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②用各种生物回家,为后文写人类回家做铺垫(或“引出下文……”)。③用各种生物回家的不同形态,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可读性或文学性)。④用排比修辞,使全文语言整散结合,增加了文采。  3.①中西方一样地找寻着最终的归宿(1分),但所走的路程何以一个向上向着无穷(1分),一个向下向着唯一?(1分)(后两点若合起来答“走向却为何截然相反”,可给2分。)②叶落未必归根(1分),我们又为何恒定地(1分)信仰家、信仰出处(1分) 4.①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老之时(1分),我们或是本人回到故里(1分),或是精神回归本源(1分),这是中华民族恒定的文化心理(1分)。②(略)(6分)。 【解析】 1.B“缘于……”于文无据。 D“意在……”与文意不符。)(本题4分,每项2分。) 2.本题5分。答出1条给2分,2条给4分,3条给5分。若只答“丰富内容”“引出下文”“以彰文采”等术语,每条只给1分。 3.本题6分,两条答案各3分,依照以上标准赋分。若答案表述为陈述句,意思对亦可给分。 4.本题10分。解释句意,4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2分;认识分析,2分;语言表达,2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1.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2.别君去兮何时还?                ,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6.有志与力,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语言表达(12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海明威有一个“冰山理论”。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他的小说《桥边的老人》结尾处这样写道: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老人的两句话仅一词之差,比较它们的含义,展开想象,分别写一句老人的心里话。

(1)“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               

(2)“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               

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作答。(4分)

“海选江城最美街景”活动,成为江城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数万名读者、网友踊跃推荐街景照片;一批批探街团出动寻访三镇美景,热心读者、网友还把“最美街景”带进社区和校园;光谷步行街、百步亭社区争办拉票会,“照片墙”上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让参观者纷纷感叹“原来武汉这么美!”;9天时间,52万余人次参与50强海选投票……这些参评的美丽街景,有抬头见景的武汉大道、沿江大道,有深藏不露的同兴里、坤厚里,有繁华的光顾步行街,有让人心旷神怡的东湖环湖路……

为这一消息写一段编者按。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生动,字数不超过80字。

3.观察下面环境库茨曲线图,描述曲线所解释的内涵。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字数不超过60字。(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全球史观”——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

    改革开放初期,“西方中心论”在学术界有相当市场,它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流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是,随着西方经济不断爆发危机,世界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不断深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也日渐深刻。“全球史观”正是这种反思潮流的一个代表。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明确提出了“全球史观”。他认为,主要从西欧观点来解释历史已经不够了,史学家应该“从欧洲和西方跳出,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这样才能“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此后,欧美多位历史学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

  “全球史观”对“西方中心论”、“洋教条”崇拜的破除在当代中国具有更重要和更深远的意义。当然,“全球史观”尤其是其中的“中国中心观”也存在相当的问题,无须讳言,任何学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如时代、文化甚至是个人因素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一直是一个弱小国家.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的发展颠覆了这个形象。正因为如此,一些西方学者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现实和历史。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提出研究中国历史应该“走向以中国为中心”,亦即“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而由于中华复兴导致的自信心的回复(有些表现为过度膨胀),也使一些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并推动了这个潮流。

    自“后现代”思潮兴起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危机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一些西方学者对西方文明的前途丧失了信心,因而认为“西方的没落”如同其他文明的衰落一样都是历史的“宿命”。《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斯宾格勒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对未来世界的构建和想象只能指向西方之外的世界,尤其是中华文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崇中华文明,并不是现代西方学者的专利,甚至也不完全是对西方文明丧失信心后的偶然现象,而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些西方学者的传统。17-18世纪,西方世界流行着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从神秘的哲学、严肃的政治、精致的艺术到社会的经济和生活风格,中国形象在欧洲社会面前展现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这种泛中国崇拜既建立在当时西方与东方实力的对比上,也建立在东方文化的神秘以及历史文化失衡的心理上,因此并不完全以物质实力为限。“全球史观”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解释范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这种心理。

    以史鉴今,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反思与批判多半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这反映出了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两方面都受到西方压制与影响的事实。物质落后,并不是挨打的充分条件,缺乏历史文化自信,才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阻碍。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曾经在中国流行,它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就是“西方中心论”。

B.“西方中心论”关注的只是西方的现实和历史,而“全球史观”则侧重于关注东方尤其是中国的现实和历史。

C.“全球史观”认为,“西方中心论”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历史成就。

D.“全球史观”有助于破除中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痼疾,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全球史观”也存在相当的问题,因为任何学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如时代、文化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B.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华文明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以“全球史观”的视角重新观察和审视中国就代表着对“西方中心论”的反思和批判。

C.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30年的发展令西方人刮目相看,所以一些西方学者开始以中国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的现实和历史。

D.西方人普遍认为西方文明走向没落是历史的宿命,只有依托中华文明才能构建和想象未来的世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想客观公正地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某个时代的历史,应聚焦这一国家或地区本身,考察它的哪些历史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

B.以斯宾格勒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西方文明已走向没落,因此,应该去关注西方之外的世界,尤其是中华文明。

C.早在17—18世纪,西方世界流行着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因为那时中国非常繁盛。如今中国崛起,中华文明再次为世人所推崇。可见,经济实力决定文化地位。

D.中国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更要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注释:①于武陵,中唐诗人,曾考取进士。一生仕途不达,遍游天下。②翠楼,泛指富贵人家。③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

1.第二联中的“寒涧”一词有什么作用?(4分)

2.作者借“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两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举例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6分)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近年来世界各地灾害频发:2008年中国发生冰雪灾害、汶川地震,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核辐射危机……

在这些灾难面前,我们可能有过震惊,有过恐惧,有过悲伤,有过感动,有过思考……

请以“灾害带给我们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