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 ,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
3.草拂之而色变, 。(欧阳修《秋声赋》)
4.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采莲女形象的异同(3分)
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是怎样刻画采莲女形象的。(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游虞山记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①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磴道,遂陟椒②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噫!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选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有改动)
【注】①榜人:船夫。②椒:山顶。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去:离开 |
B.余已治筇屐,不能阻治:治理 |
C.山脉怒坼,赭石纵横坼:裂开 |
D.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识:体会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辛丑秋,将之江阴 |
B.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
C.非为织作迟,尹家妇难为 |
D.草拂之而色变 |
南而西为招真宫 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沈德潜曾经先后两次乘船赴江阴,在路过虞山时都很想登山游览,但由于船夫的欺骗,最终都没能登山游览。 |
B.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潜却因对游览虞山渴望已久,于是不顾友人的阻挠,坚持独自游山。 |
C.在游山途中,沈德潜向山僧打听山上的名胜,他想游尽这些名胜,但由于连续好多天都阴雨连绵,只得遗憾地离去。 |
D.沈德潜游览后感到,天下胜景若未能尽览,留有余地,反而意味无穷;若一览无遗,有时反而觉得兴味索然。 |
4.翻译。
(1)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3分)
(2)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3分)
(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祭十二郎文》)(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共18分)
逃离
郭静娟
①食堂门口有一棵树,向着横斜里伸展着几根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树枝,其上随意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朴拙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②有一天,我终于因为它而驻足,在暮色里出神。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丰富的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一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感如山高如水长。
③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④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
⑤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本能的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活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⑥生活在我们逃离的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⑦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⑧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⑨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间,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作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独立,静美至极。可在那幅想象的图画中,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竞让我有些不寒而栗。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过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⑩生活的网无处不在。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的娇艳。
(11)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12)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棵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
(1)“逃离”是指:
(2)“沉醉”是指:
2.作者认为王维能逃离尘世,而我们却“无处可逃”的原因各是什么?
3.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作者认为从校园中逃离,从不满意中逃离,最终却逃离不了生活的掌心,因为我们早已成为生活的一分子,本来就无处逃离。 |
B.“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既是对上文“我们”逃离之举的总结,又引出下文对“逃离"和“归来”的理性的思考。 |
C.“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的意思是说,当你有一颗务实和豁达的心时,你会发现原来四处奔波寻找的快乐就在你的身边。 |
D.本文内容上以“树”为线索,借物喻人,以揭示生活的哲理;写作上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构思精致,善用比喻和拟人。 |
E.“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的娇艳”的意思是说,生活中有精彩,但苦痛也是无法逃避的。
4.在本文作者由树而得到的人生感悟之外,你还能由树的形象或特点感悟出哪些人生哲理呢?请自选一条加以简要说明。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通过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来抒发思念之情和内心的痛苦与惆怅。起首“涉江采荚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以之赠亲朋,可传达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祝福等感情。 |
B.《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它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抒发了诗人对于命运、人生的看法。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
C.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汉末的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
D.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期杰出的田园诗人,其作品的特点是简洁自然,质朴平实,清新含蓄,韵味隽永。《归园田居》写的是他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 |
下列划线的“见”字与“君既若见录”的“见”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既为府吏,相见常日稀 |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
C.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
D.才美不外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