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整句。(4分)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文学...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整句。(4分)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文学珍宝馆。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    ;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有    ;有           ,有草长莺飞的梦江南。

 

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窗前明月的故乡情\独上西楼的长相思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题,注意理清各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面各个句子填入横线处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一如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点化了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昂扬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那片苍茫的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留出的空白,意味深远。
①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②或许,只有雪野的空旷③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④才能凸显生命的充实⑤而江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赏析这首词在摄取景物上的特点,并探究词人在词中蕴含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  山又几重。
1.下面选项是对此诗的理解,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本诗首联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突然。

B.颔联是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是完全相同的。

C.颈联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D.尾联转入“言别”。“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

2.下面选项是对此词的理解,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中的“寒”字突出了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翠”字是词人特意为了配合这种寒凉的秋意而虚想出的颜色。

B.“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向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到这里,方由写景隐逗出乡思离情。

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读。说“除非”,足见只有这个,别无他计,言外之意是说,好梦作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

D.“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泪,这真是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结拍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

3..给诗歌最后一句的空格上选一最佳选项    (①晓 ②秋 ③千)(1分);请说出理由                                           (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共25分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
1.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十有六年而于轼嫁

B.从轼于凤翔 做官

C.君立屏听之私下

D.未期年先君没一周年

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乡贡进士方女蚓无爪牙

B.其后轼有忘此人一一为具言

C.已而果有穴窈

D.由是始知其敏静也微波入焉,涵澹澎湃为此也。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   (2)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完成小题,共17分
穿过风雪的音乐盒
骆非翔
那一年,他去西藏八宿的一个小乡村支教,在那里支教两年后,他就可以顺利地回城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初入校门的那一天,孩子们在学校的操场上排成两排,向他敬礼。那天白雪飘飘,那一双双举过头顶的手没有一双戴着手套,他们的手套就挂在脖子上。
他留了下来,教他们语文、数学、自然、生物,教他们认识山外的山,山外的城。
孩子们来自不同的村落,近的就住在乡里,最远的孩子甚至要翻过一座海拔3000米的雪山。他很熟悉那个住在最远地方的孩子,孩子的名字叫也措,黑黑的小脸,漫着两坨高原红。据说,他是这个学校最穷的学生,学费一直都欠着。他们家里只有一匹马,是整个家惟一的生活来源,为他们背负着生活的重担,春天来的时候,偶尔还能接上几个观光客。
也措平日里非常沉默,但是眼神却很特别,有点怯怯的忧郁,忧郁中透着惶恐,惶恐中又露着一丝坚定。在这个偏僻的小乡里,他见到的眼神是整齐的,老人孩子都一样,单一而纯净,惟独这个孩子,眼中似乎有很多的内容。
雪大的时候,全世界只剩下了白,无法再找到道路。家远的孩子只能留下来,住在老师的宿舍里。那天,他的宿舍也留下了几个孩子。
那个晚上,孩子们在他的允许下翻看他的东西,并抱着他的吉他乱弹。只有也措,那个忧郁的小也措,在翻看他的一个小小的音乐盒,那是他的初恋女友大一时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虽然毕业前他们已经分手,但他还是一直保存着这只好看的音乐盒,它亦是他反复拾取的快乐。他来了之后的那些日子,总是不停地打开它,听那首熟悉的《致爱丽丝》的曲子,听到泪眼模糊,直到有一天,发条崩坏了。
此刻的也措正抚摸着那个音乐盒,眼神,是他熟悉的淡淡的忧郁。他走过去,问也措:“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不。”也措的话也总是那么少。
“它叫音乐盒‘一翻开盖就会唱歌。”
“是谁送给你的?”也措居然问了一个令他措手不及的问题。
“是妈妈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但是现在坏了,要不就可以让你听一听了。”对着孩子,他还是撒了谎。
也措看了他一眼,就低着头不说话了。
那一夜的雪很大,他能听到学校后山的树木折断的声音。等他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看到门前的花圃被雪盖住了,操场的树,枝干被雪压断了许多,远方除了雪还是雪,除了白还是白。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那一次,也措在他的宿舍里住了整整三天,可是从第二天晚上开始,也措便开始想家了,听到半夜风雪沙沙的声音就哭了,他不由把他搂在怀里问:“想妈妈了,是吗?”
“我要见阿妈。”也措一开口,泪水又掉了一串。
他鼓励孩子:“也措,老师的妈妈在很远的地方,老师一年只能见一次妈妈,老师也很想妈妈,但是老师都不哭,不哭了好吗?”
也措看着他,停止了哭泣。第三天黄昏,也措的母亲骑着马来到了他的宿舍门口,接走了也措。
那一年的冬天,雪一直很大,过年的时候,雪已经封了路,他很想家,却没有能够回去。
终于到了第二年春天,雪少了,阳光有了暖意,他听说不远的镇子开始有了稀少的游客。路,看来是通了,但是他却没有时间回家,因为孩子们已经开学了。
也措也来了,像是换了一个小孩一样,眼神,不再是淡淡的忧郁,而是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欢快,看着他,总忍不住想笑,依旧不爱说话,总是偷偷地看他。
然后就到了他的生日,没有人为他庆祝,他孤单地为自己点燃了蜡烛。可是三天后,他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个邮包,邮包是从北京寄来的,拆开来,竟然是一个音乐盒,比他那一个还要漂亮。音乐盒里放了一封信,他看着,心就像春天的雪一般簌簌融化了……
信是北京的一个陌生人寄来的,那人在信中说,他在前一个月来了一次八宿,碰到了一个叫也措的小孩,小孩牵着家里的马送他进山,却没有收他一分钱,只要求他回去之后,在4月初给他的老师寄一个音乐盒当做生日礼物,因为,老师的妈妈送给老师的音乐盒坏了,老师已经很久没有见妈妈了……
他只需在那里支教两年的,但是他却整整呆了六年才回去。走的时候,他把那个珍贵的、曾经穿越风雪来陪伴他的音乐盒送给了也措——他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一个善良勇敢的大孩子了。
1.第二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2.文章有多处对“雪”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描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3.联系全文,谈谈老师为什么要对也措撒谎?(3分)
4.也措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塑造这一形象的手法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