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中华民族的语汇中...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中华民族的语汇中,“和平”“和乐”“和睦”“和美”“和谐”“和洽”“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都显示出“和”是大家崇尚的目标。孟子是我国古代最看重“人和”的思想家之一,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不就达到人和的境界了吗?孟子“人和”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21世纪的今天,“和”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为此做些什么?
请联系上面相关材料,请任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看法。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略 【解析】这则材料主要是和谐为主题,可以立意为: 人类应该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需要以人为本 和谐要以公平正义为基础 和谐即是美 只有和谐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保障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充满诚信友爱 和谐社会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善待自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要从身边之事做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将下面的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5分)
随着香港推行新学制,今年9月本地大学新生数目将增加约一倍,多所院校将按照比例调高内地生入学名额,预计内地新生在港人数将达1600人。
今年9月起,香港的大学学制由3年改为4年,届时来自新制和旧制的香港高中毕业生将同时入读大学,新生人数将较以往增加约一倍。由于目前香港高校的非本地生人数上限为20%,因此在新学制下,内地生及其他地区学生人数可随之上调。香港8所由特区政府资助的高校于2011/12年度共录取了逾1400名内地生,各校调整招生名额后,预计下年度整体来港就读的内地新生人数将增至1600人。

 

查看答案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5分)
大杨树有三条主根                                               
                                                            。树干也不知道自己死了,还像以前一样站着,它浑身都是开裂的耳朵,却没有一只眼睛。它看不见。
①剩下朝西的一条根
②朝西的树根不知道外面的树干死了
③朝南的一条先死了
④那时候树干的一多半已经枯死
⑤朝北的一条跟着死了
⑥剩余的勉强活了两年也死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10分)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①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②,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
梦儿中 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维扬即扬州。②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即那边。
1.“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2.“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秦康公筑台三年。楚人起兵,将欲以兵攻齐。任妄曰:“饥召兵,疾召兵,劳召兵,乱召兵。君筑台三年,今楚人起兵将攻齐,臣恐其攻齐为声,而以袭秦为实也,不如备之。”戍东边,楚人辍行。
齐攻宋,宋使臧孙子南求救于楚。楚大说,许救之,甚欢。臧孙子忧而反。其御曰:“索救而得,今子有忧色,何也?”臧孙子曰:“宋小而齐大。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楚王说,必以坚我也。我坚而齐敝,楚之所利也。”臧孙子乃归。齐人拔五城于宋而楚救不至。
魏文侯借道于赵而攻中山,赵肃侯将不许。赵刻曰:“君过矣。魏攻中山而弗能取,则魏必罢。罢,则魏轻,魏轻,则赵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也。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君必许之。许之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必将辍行。君不如借之道,示以不得已也。”
温人之周①,周不纳客。问之曰:“客耶?”对曰:“主人。”问其巷人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也,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也诵《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君,天子,则我天子之臣也。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故曰:“主人也。”君使出之。
(《韩非子·说林上》)
注:①周:地名。这里是指东周时期周国的都城雒邑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戍东边,荆人行辍:停止。

B.赵刻曰:“君矣……”过:经过,路过。

C.我坚而齐敝:疲惫,衰败。

D.温人之周,周不客纳:接纳。

2.下列各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袭秦为实也 ②乐天下,忧以天下

B.①臧孙子忧反 ②弃甲曳兵

C.①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之客哉 ②斩木兵,揭竿为旗

D.①吏囚之 ②势利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魏同为战国七雄之一,但赵刻这一招会导致“唇亡齿寒”后果,并不可取。

B.秦康公的故事表明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只要混乱、软弱,只要有隙可乘,有缝可钻,就会引来虎视眈眈的敌人。

C.臧孙子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从楚王高兴的脸色中就看出楚王根本就不会出兵救援,只是要削弱两国罢了,所以他才感到忧虑。

D.囚禁温人,不把温人当周朝的人,恰恰反映出周天子自己都不自信了。温人讲《诗经》,对周天子是极大的讽刺。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楚王说,必以坚我也(5分)
(2)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也。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丧家狗”——我读《论语》 
李零

什么叫“丧家狗”?“丧家狗”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无家可归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
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
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语》里面的。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当即被孔子否认。读我的书,你会明白,为什么孔子不接受这个荣誉,而他的学生一定要给他戴上这顶帽子。
我宁愿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这才是真相。
当年,公元前四九二年,六十岁的孔子,颠颠簸簸,坐着马车,前往郑国,和他的学生走散。他独自站在郭城的东门外等候。有个郑人跟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子贡把他的话一五一十告诉孔子,孔子不以为忤,反而平静地说,形象,并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
在这个故事里,他只承认自己是丧家狗。
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遍干诸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他的晚年,年年伤心。丧子,哀麟,回死由亡,让他哭干了眼泪。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却没有家。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其次,我想讲一下,为什么过去我不爱读《论语》,现在却卖劲儿读《论语》,而且是当做一部最重要的经典来读。
我先讲不爱读《论语》是怎么回事。
这本书,我中学就读,但不爱读。当年读《论语》,我的感受是,此书杂乱无章,淡流寡水,看到后边,前边就忘了,还有很多地方,没头没尾,不知所云,除了道德教训,还是道德教训,论哲理,论文采,论幽默,论机智,都没什么过人之处。这是第一。
第二,予生也晚。我是生于旧社会,长于红旗下,崔健唱的,“红旗下的蛋”。我不爱读《论语》,不是因为我只见过批孔,没见过尊孔。近百年来,尊孔批孔,互为因果,互为表里,经常翻烙饼。它与中国备受欺凌的挫折感和郁积心底的强国梦,有着不解之缘,跟意识形态有关,还有民族心理推波助澜,忽而自大,忽而自卑。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拿孔子说事儿。谁要说,不读《论语》就无以为人,现在世道人心这么坏,都是因为不读《论语》,不敬孔子,那就过了。

过去,我不爱读《论语》,还有个原因,是我不爱听人说教。人上点年纪,以为曾经沧海,就可以当道德老师,我以为是为老不尊。
我总觉得,不问世道好坏,上来就说好人多,既无标准,也无统计,这种说法,极不可靠;好人活着做好事,做了好人好事,注定有好报,也是陈词滥调。事情哪有这么巧?
我理解,道德和秩序,秩序更重要。比如“文革”,不是因为没道德才没秩序,而是因为没秩序才没道德。道德很脆弱,也很实际。说好就好,说坏就坏。比如,挤公共汽车,人太多,车太少,秩序大乱,谁排队,谁甭想上;汽车可以让座,火车就没人让,里面的道理很简单。道德,甭管多好,社会一乱,说垮就垮,越是没道德,才越讲道德。
道德不是讲出来的。历史上,国家一治一乱,道德时好时坏,太正常。远了不说,明朝末年怎么样,清朝末年怎么样?野史笔记、旧小说还在,人和现在一般坏,甚至更坏。您别忘了,那时道德归谁管?正是孔老夫子。
现在的“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孔子只是符号。
社会失范,道德失灵,急需代用品。就像戒烟的抽“如烟”,暂时过嘴瘾。有人呼吁的乡约民规或宗教道德,也都是如烟。代用品,只要能代就行,不定是哪种。
( 注:本文有删节,作者李零为北京大学教授。)
1.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2.作者认为孔子不是圣人而是丧家狗,为什么?(6分)
3.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现在的‘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孔子只是符号。”
这句话的理解。(6分)
4.道德重要,还是秩序重要?你的观点是什么?谈谈理由。(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