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段的观点,不超过25个字(含标点)。(3分)
灾祸与“冷漠围观”结伴而行,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彭宇案”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社会价值观的坍塌与法律的助推,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早在2001年,即有32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建议设立“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发挥向善的引导作用。这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类似现象,另一方面,法律毕竟不是道德。法律应该站在社会的底线,而道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却是一个社会凝聚的软实力之一。怎样让整个社会都鼓励善良、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
下面五个句子中三个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6分)
①制造噱头的相亲节目、言不及义的搞笑内容、冗长拖沓的肥皂剧集……文化市场丰富、文化产品繁荣,娱乐化、消费化内容的增多难以避免。
②他有着满腹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讲不完的伤心:怎么就这样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③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以充分发挥。
④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勇攀高峰、敢于超越,把自主创新目标定位在世界一流水平,才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成为世界高新技术竞赛场上的领跑者。
⑤国庆前夕,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排演的首部大型3D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把传统戏曲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起来,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感受。
序号 |
修改 |
|
|
|
|
|
|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近年来,以清华等高校为首的“华约”、北大为首的“北约”,以及北理工等高校组成的“卓越联盟”,俨然造就__________。而自主招生因为涉及的人数众多,_________ 。 2012年的联盟自主招生考核具体日期目前尚未确定,初步估计将在__________ 。
①三足鼎立的自主招生局势 ②自主招生的三足鼎立局势
③被社会上称为“小高考” ④社会上称为“小高考”
⑤春节假期结束后、新学期开学之前 ⑥ 春节假期结束前、新学期开学之后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②④⑥ |
D.①④⑥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近日,铜陵市首当其冲启动了“一元化”户籍改革, 凡是具有铜陵市户籍的人员,将统称为“铜陵市居民户口”,“非农业家庭户”和“农业家庭户”变更为“居民家庭户”。 |
B.近来,沪苏浙皖四省市倾力打造的“长三角旅游圈”渐成气候,中原地区的旅游业却显得相形见绌。 |
C.迪拜塔是世界第一高楼,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有162个楼层,总高度828米,比台北101足足高出310米,如此的洋洋大观令世界惊奇。 |
D.一些登山队员的不幸告诫我们,挑战人类极限不要冲动,做事要瞻前顾后,万不可以年轻的生命去诠释冲动。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
A.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从安徽境内穿过,使得安徽既有山青水秀的江南风光,又有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 |
B.“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
C.涉世未深的他对社会的认识很肤浅,有时还有点自以为是,总以为凭一己的努力,就能把任何事做好。 |
D.作为著名钢琴表演家列勃拉斯的得意门生,她形迹遍布美国,曾应邀在白宫演出,获白宫优秀表演奖。 |
阅读下面的文字。
你忘了小时候冻过的那双手
马诗墨
腊月里的一天午后,室外。
雪后,寒风刺骨。
他要走,母亲蹒跚地送出来。
“儿啊,你冷吗?”说完,母亲一把攥住他的双手。母亲的手是热的,他的手也是热的。他觉得母亲的这个动作有些古怪。看来,母亲是上了年纪,活得有些糊涂了。刚从屋里出来,怎么会冷呢?更何况,局里的车就等在外面,司机早把暖风开得足足的,等着他呢。
“不冷,这不,手热乎着呢。”他顺势推开母亲的手,要和母亲告别。
“不,儿啊,你看这风多硬,割人的脸呢。娘给你拿那副大皮手套去。”母亲颠簸着脚,扶着墙,摸索着,一转眼进了屋里。
他站在那里,觉得有些好笑。母亲真是糊涂了。
工夫不大,母亲出来了。他一看,笑了。母亲拿出来的,竟是父亲在世时用的那双狗皮里子手套。这手套,暖和是暖和,只是戴过后双手就会有一股难闻的狗腥味。
“快,娘给你戴上。”母亲不由分说,抓起他的胳膊,把手套戴在了他的手上。霎时,他仿佛感觉到狗毛上的腥味,正顺着他皮肤的毛孔往里钻。
“娘,我不冷,我真的不冷。”他顺势一抽胳臂,逃也似的将手从手套里抽出来。
“你怎能不冷,娘都冷呢。”母亲再次抓起他的胳膊,顽固地把手套戴在他的手上。他有些不耐烦,他觉得狗毛的腥气这次不只是弥漫在了他的手上,而且还侵入了他的心。
“我说不冷,就是不冷!”他一甩手,啪,手套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母亲僵在那里,他也僵在那里。寒风,在僵持的母子间,呼啸着。
很快,母亲蹲下身子,摸索着掉在地上的手套。
母亲的眼睛瞎了,是父亲死的那年哭瞎的。那年他7岁,父亲下煤窑,去了之后,就没有再回来。家里的顶梁柱塌了,母亲的天也塌了,母亲一哭就是三天。
母亲冻得红红的手,在地上摸索着,划拉着,一下,又一下。他的心猛地一紧。他赶紧蹲下身子,抓住母亲的手。
母亲已经泪流满面。“儿啊,你忘了小时候冻过的那双手啦。”母亲的声音不大,但一字一句,像从岁月深处扬起的雪粒,打在他的心上。
“小时候,你的手冻得像馒头,咱家穷,娘用破布给你缝了个手套。你放学回来,冻裂的手流出的脓血和手套粘在一起,手套脱不下来,你疼得哇哇地哭,娘也跟着哭……”
他突然跪在母亲面前,一把抱住母亲,喊声“娘……”,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接一颗往下掉。
是的,那些年的冬天,他的手一直冻得鲜血淋漓的。家里倒是有一副手套,狗皮里子的,那是专门给父亲干活用的。然而,这些痛苦,他已经忘得干干净净。
那双狗皮里子手套竟一直被母亲保存着!
“娘,我戴。”他把双手伸出来,伸给母亲,那情形就像小时候,他坐在炕沿边,无数次安享母爱的沐浴。
母亲的手,颤巍巍的,她把手套整了又整,再次递给儿子。
这是一次最庄重的沐浴母爱的仪式,因为在这一刻,他觉得,他找回了自己。
(选自《中外精短小说100篇》,有删改)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中儿子拒绝母亲给自己戴上手套的几点“理由”。(5分)
2.依据小说相关内容,试分析文中母、子的形象特点 。(6分)
3.试从刻画人物的方法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母亲僵在那里,他也僵在那里。
(2)“儿啊,你忘了小时候冻过的那双手啦。”
4. 如何理解“因为在这一刻,他觉得,他找回了自己”?当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有一股难闻的狗腥味”的父母之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