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扛 椽 树(节选) 刘成章 ①这柳,这陕北的柳,这...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扛  椽  树(节选)

刘成章

①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万年来,是在等谁呢?谁能描绘出它的满身奇崛? 

②滔滔的河。滔滔的神话和历史。滔滔的云中飘带和地上脚步。自周至春秋,花开花落五百年,星转斗移五个世纪,五百年五个世纪十几万个晴晴阴阴的日子,纷来沓至,应接不暇,等来了古神州的第一批诗人。诗人们如鸟如蝉如蛙,吟诵之声不绝啊不绝。吟出了“风”,吟出了“雅”,吟出了“颂”,吟出了一部《诗经》。吟出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绝妙佳句。不过,此句绝妙是绝妙了——引得后辈子孙竞相模仿,竞相依依——但,它却与这柳无干。依依者在水一方,若窈窕淑女,不在陕北。陕北是满眼的干山圪塔。依依者不是这柳。——也难怪,这柳只生长在遥远的绝域,诗人们何得一见? 

③一次一次地被冷落,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碰到谁的头上,都无疑是重大的打击,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这柳,我心想它一定是一副失望的颓废的样子了。殊料,它心静如水,仿佛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

④然而,当我的身影出现在柳的眼帘中的时候,柳不平静了,柳借漠风狂舞,首如飞蓬。而我,也恍若又见故人,顿生亲切感,真想喊着叫着猛扑过去。我感到了心和心的相撞,但我茫然不知何以如此。阳光下,柳的影子已拥抱着我,如亲人温热的襟怀。原来,是柳在等我。哦,柳!陕北的柳!朴拙如庄户人的柳!令人兴奋令人落泪的柳!!!

⑤描绘它,没借鉴可寻。不论是关于柳的任何文字,都与它挂不上边。所以,什么蛾眉呀发丝呀的种种女儿气,应该首先在天地间扫荡净尽。——不能有西施的影子。不能有林黛玉的影子。不能有刘三姐的影子。甚至京华柳的那种绿,江南柳的那种绿,灞柳中原柳的那种绿,在这里也可以忽略不计——只用黑。黑还要浓黑。于是,我把我周身的血液变成浓浓的墨汁,满腔满腔地往出泼。泼一柱疙疙瘩瘩的铁的桩子,泼一片铁的定格了的爆炸,泼一股爆炸了的力的冲击。或者,泼成曾经跃起在这儿的英雄:泼成蒙恬,泼成赫连勃勃,泼成李自成,泼成刘志丹和谢子长。也可以泼成这儿的无数死了的或者活着的普通刚强汉子。我还想把它泼成鲁迅。鲁迅虽是南方人,但他的骨头却像这柳。我要泼出的是鲁迅的黑白木刻般的雄姿——这就是这柳。

⑥倘问:这柳没有枝条吗?有。但它的枝条不是垂下来的,而是横在天空中的,像爆炸射出的众多而凌厉的轨迹,像英雄举起的密密麻麻的刀枪。它的枝条是陶渊明的腰,五斗米也压不弯它。它的枝条是鲁迅的笔,其笔如椽,挥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辉煌。 

⑦说到椽,这柳的枝条,确实是做椽用的。人们砍了它用来盖房子。一棵树可以砍六七十根。但砍了它,用不了几年工夫, 又一层新的椽子又蓬蓬勃勃地生成了。生了砍,砍了生,往复无穷。往复无穷的是瘠薄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它常常悲壮得像断肢折臂的战士。但即使年迈了,衰老了,它的躯体变得干瘪而空洞,甚至于剥落成扭曲的片状,仍不忘耗尽最后一丝骨血,奉献于世界。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献累加起来,每棵树都应该是一片森林——这就是陕北的柳。

⑧我的描绘如果就此结束,我知道,还是对不住它的。我还应该用我满腔的浓浓的墨汁,泼出它的名字。有人把它叫做塞上柳,有人把它叫做蓬头柳,有人把它叫做扛椽树。我特别喜欢最末这个名字,因为它摒弃了柔弱的柳字,更因为它以浓郁的泥土气息,道出了它的根本特质。那么,就让我在浓浓的墨汁中饱和上深厚的感情,像暴雨一样,痛畅地泼下它吧——扛椽树!泼下它的时候,应该再次泼下它的奇崛形象,那形象仿佛是黑桩子,黑碑石,黑煤垛,黑旋风,黑爆炸,黑白故事片中的黑脸黑衣传奇英雄,黑得使人过目难忘。这还不够,还应该泼出它黑色躯体中的代代相袭的遗传基因,以及由于这基因才一辈辈地、一年年地、永不歇息地扛着椽,扛着椽站起啊站起,献给父老兄弟姐妹,修筑广厦千万间。还应该泼出它的声音。那是负重的声音,那是拼争的声音,那是乐此不疲、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从来不说一个不字的声音。——那是粗重的从胸膛发出来的喘气的声音。那声音如一股一股的西北风,风撼北国大野,壮我中华万世之威! 

1.第二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解释划线的语句在文中的含义。(4分)

(1)这就是这柳。

                      ▲       ▲       ▲                                                         

                      ▲       ▲       ▲                                        

(2)这就是陕北的柳。

                      ▲       ▲       ▲                                         

3.扛椽柳为什么千百年来不为众多作家欣赏,却能激发本文作者如此浓烈的情感?(6分)

4.请从语言特点或情景关系中选取一个角度对本文进行简要的赏析。(6分)

 

1.第二段回顾 “这柳”不受文人青睐的历史,揭示它不同于寻常之柳以及它不受文人青睐的原因(2分);为下文赞颂它特有的精神品质(揭示主题)伏笔,(结构上)也为后文写我和它邂逅时的激动心情蓄势(作铺垫)。(2分) 2.(1)(2分)扛椽柳没有柔弱的女儿姿态,甚至没有绿色,有的是铮铮傲骨,敢作敢为,不畏牺牲的精神品格。 (2)(2分)旺盛的生命力和彻底奉献的精神是扛椽柳的精神特质。 3.“扛椽树”没有柔美的形态(1分),又只生长在陕北这样“遥远的绝域”(1分),故不为众多作家所欣赏。但是作者透过它不同于一般柳的外表,发现了它与陕北人的精神气质相通、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一脉相承(2分)的特有的品格(2分),故而激发出浓浓的赞美之情。 4.示例一:本文的语言华美、磅礴有力,酣畅淋漓。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如“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泼一柱疙疙瘩瘩的铁的桩子,泼一片铁的定格了的爆炸,泼一股爆炸了的力的冲击”等),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得情感的抒发酣畅淋漓。同时,行文中还运用了大量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它的枝条是陶渊明的腰,五斗米也压不弯它。它的枝条是鲁迅的笔,其笔如椽,挥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辉煌”)既形象地表现了扛椽柳的特点,同时也给读者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写出语言特点3分,分析好处3分。从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2分)。文章通过对扛椽柳这种陕北常见物种的多角度描写,由外而内地展示了它的独特性格和精神特质,并赋予它以象征意义(2分)。从而表达了对扛椽树以及像扛椽树一样有铮铮傲骨、不畏牺牲、彻底奉献精神的陕北英雄乃至中华名族精魂的热情讴歌(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             。(屈原《离骚》)

(2)     ▲        ,以光先帝遗德,       ▲            。(诸葛亮《出师表》)

(3)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4)     ▲           ,凝绝不通声暂歇。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独学而无友,      ▲               。    (《礼记·杂记》)

(6)寄意寒星荃不察,         ▲            。(鲁迅《自题小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

⑴上片作者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                                                      

⑵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6分) 

                          ▲       ▲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①,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②,威镇东南,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③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④,恣情山水。故其为诗,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⑤。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⑥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选文有删节)

    注:①明代经过省各级考试录取为府、州、县学的生员,统称诸生。

②胡宗宪总督南直隶、浙、闽军务。

③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墓,古时常用陵墓名来称谓该皇帝。

④曲蘖:酒母,代指酒。

⑤韩、曾,指韩愈、曾巩;流亚,同一类人物。

⑥间世:间隔几世。古称三十年为一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数奇,屡试辄蹶                       数:礼数

B.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方:把……比作

C.好奇计,谈兵多中                       中:切中要害

D.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                     雅:平素,向来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文长恃才自傲、狂放不羁品质的一组是

①奇其才,有国士之目                ②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③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                ④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

⑤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⑥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文长恃才自傲,性格狂放不羁,因而不容于世俗,政治上很不得志。

B.文长既然在官场上不得志,于是以饮酒来放纵自己,纵情山水。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他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所以他虽然与韩愈、曾巩一样,是一流的文章家,但他的名声也只局限在家乡浙江一带。

C.晚年的徐文长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所以疯癫也更加厉害了,最终因为病情加重,带着对世道的愤恨离开了人世。

D.本文既有对徐文长的高度推崇,也有最深切的同情,同时也揭露了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3分)

     译文:                ▲       ▲       ▲                                                     

(2)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4分)

    译文:                ▲       ▲       ▲                                                   

(3)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3分)

     译文:                ▲       ▲       ▲                                     

 

查看答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近日就我国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问题公开征求意见。请在下面两个观点中选定你支持的一个,并陈述你的理由。(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5分)

 ①反对文理分科。②赞同文理分科。

                   ▲       ▲       ▲                                     

 

查看答案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日长假等机会,自驾车到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这本是利人利己的好事。但遗憾的是,有些人在农家乐里玩些啥?在树干上荡秋千,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甚至在农家乐里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4分)

(1)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分)

                  ▲       ▲       ▲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       ▲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