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归纳、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尽管社会舆论对政府举办公祭活动早就提出过批评,但近年来,各地公祭之风却愈加兴盛。举办公祭的地方越来越多,规格越来越高;而公祭对象也从黄帝、炎帝、尧、舜、禹到女娲、伏羲、神农再到孔子、老子、诸葛亮、武则天、司马迁甚至柳下惠。如果公祭尧、舜、禹是正当的,那么就很难说公祭伏羲、神农不应该;如果公祭伏羲、神农是应该的,那么公祭诸葛亮、武则天就未尝不可,继而出现公祭柳下惠这等怪事也就不足为奇。哪位祖先或历史名人可以被公祭,一无标准,二无规定,花公家的钱没人心疼也没人管,中国人的祖先多,中国的历史名人多,公祭之风焉能不兴盛?
我们不反对民间人士祭奠先祖,也无权批评一些人对历史名人顶礼膜拜,但政府花钱举办公祭活动似有不妥。农民逢年过节烧香祭祖,被斥为封建迷信活动,而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却在公祭活动中,“匍匐在始祖归葬的这方圣土上,燃上一炷香”,这又成何体统?弘扬传统是应该的,但是不是非得采取烧香磕头的方式?缅怀先祖是可以的,但是不是非得花公款举办隆重大典!?
“祭舜帝文”中颂扬舜帝“使民以爱,执政以仁”,从而成就“政通人和,风清俗淳”之治。作为现代政府及官员,缅怀先祖的最好方式就是体察民生、勤政为民。如果有钱举办公祭而无钱改善民生,岂不有负先祖“执政以仁”的传统美德?
政府公祭之风盛行不仅浪费纳税人的钱财,还会助长一些地方官员华而不实的作秀风气,该给政府公祭立个规矩了。
我认为,公祭活动不应由政府举办,不能由财政埋单,也不宜由官员主持。退一步讲,如果有关方面认为有些政府公祭活动是必要的,那么就应该严格限定公祭对象,而不能像现在这样,想公祭谁就公祭谁。
——摘自2009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1.“公祭之风”兴盛的表现及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2.政府公祭之风盛行有哪些危害?(6分)
3.依据文意,我们应该如何刹住“公祭之风”?(4分)
简答题(10分)
(1)《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中,关云长说:“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这件“尤胜相如在渑池”的事情是什么?关云长在这件事中如何显示出“英雄气”?请简要叙述。(5分)
(2)奥菲莉娅在《哈姆莱特》中并不是一个主要人物,在这样铁血复仇的情节中,你认为美丽柔弱的奥菲莉娅形象在剧中有何作用?(5分)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雷雨》中,周萍要到他父亲的矿上去,有两个目的,一是想摆脱蘩漪的纠缠,二是想成全弟弟周冲和四凤的爱情。 |
B.《阿Q正传》中,当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阿Q起先由于思想深处的保守,对革命是“深恶而痛绝之”;殊不知革命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害怕,于是他不免有些“神往”,便准备“投降”革命了。 |
C.《红楼梦》中,“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说的是宝玉房中两个最亲近的丫鬟,晴雯身上有黛玉的影子,而袭人则俨然又是一个宝钗。 |
D.《边城》中与翠翠相依为命的外祖父,在临死前把翠翠托付给了杨马兵,杨马兵向翠翠保证“你放心,一切有我!”他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自己到碧溪岨为翠翠作伴,期待傩送归来。 |
E.老葛朗台与传统的守财奴的形象不大一样,他不仅热衷于守财,更善于发财。索漠城里,谁都尝到过他的厉害,但他们反倒更敬佩他了,这是因为金钱在当时社会具有无边的魅力。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选自刘开《问说》)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2.请写出与“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意思相近的课内名句。(2分)
3.选段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分)
作文(70分)
“英雄不问出处”。作为人,蕴涵了一种豪迈与英武;作为用人,则提供了开阔与大气的选择;而作为社会,更彰显了一种包容与豁达。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英雄不问出处”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诗歌是我们生存的依据
王小峰
三联生活周刊:你参加过很多诗歌节,这些诗歌节都是什么形态?
北岛:对诗歌的反应在全世界每个地方不同。比如在南美的反应简直算得上狂热。我去过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参加诗歌节,尽管有心理准备,诗歌节开幕式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有上万听众参加,跟参加摇滚乐音乐会似的。还有俄国。俄国诗集的销量总是高于小说的,这在别的国家很难想象。普希金在俄国的地位就跟神差不多,到处都是他的雕像,超过了所有国王的雕像。关于诗歌边缘化的说法,简直成了陈词滥调。对于资本控制的大众流行文化来说,诗歌的确是边缘化的,但对于一个古老文明的内在价值来说,它就是中心。而诗歌要正视大众流行文化的现实,并在对抗中保持自己的纯洁性。
三联生活周刊:刚才你说哥伦比亚,有那么多人去听诗歌朗诵,其他国家对诗歌的态度更接近中国还是哥伦比亚?
北岛:我刚才说的只是个别现象,比如俄国、拉美。诗歌的处境绝不仅在中国才有,而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诗歌在古代扮演过这么重要的角色,或者说诗歌曾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到了今天已经被边缘化……中国诗歌日渐式微,“五四”以来的新诗与传统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断裂,关键是无法把中国古诗中那特有的韵味用新语言表现出来,口语就像白开水一样,并没有转化为真正的白话文。与古典诗歌不同,现代诗歌的复杂性造成了与读者的脱节。这和所谓现代性有关——充满了人类的自我质疑,势必造成阅读障碍,常常有人抱怨“看不懂”。80年代初对“朦胧诗”的大规模批判,就是“懂不懂”的问题,这类责难至今还在。
三联生活周刊:过去是对诗歌的懂不懂,现在可能是知道不知道。
北岛:全球化是问题的关键。在全球化的背后是资本与权力的逻辑,它在操纵着我们的文化、阅读以及娱乐方式。按理说,语言本来是全球化的最大障碍之一,但我们发现,全世界面临着相似的语言危机。我在本届诗歌节(第二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的诗合集《词与世界》的序言中写道:“如今,我们正在退入人类文明的最后防线——这是一个毫无精神向度的时代,一个丧失文化价值与理想的时代,一个充斥语言垃圾的时代。一方面,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行话中:学者的行话、商人的行话、政客的行话等等;另一方面,最为通行的是娱乐语言、网络语言和新媒体语言,在所谓全球化的网络时代,这种雅和俗的结合构成最大公约数,简化人类语言的表现力。”或许就在这样的时刻,诗歌反而站出来,担当重要的反抗角色。在这个意义上,诗歌非但没有边缘化,而是处在这个时代的中心,挑战并颠覆这两种语言给人类带来的新的困境。
三联生活周刊:诗歌用特有的语言传达一种特殊的情怀,全球化的动力之一是网络化,互联网对语言的破坏也是全球性的。
北岛:行话是一种陈词滥调,网络语言也是一种陈词滥调,乍看起来完全不同,但实际上是互补的。就像顾城所说的,语言就像用脏了的纸币一样流通着。诗歌就是要用新鲜的语言,对抗这些陈词滥调。行话与分工有关,根据行业区分,根据行话互相辨别。这是个悖论,即在全球化横扫一切的时候,我们反而很难找到共同的东西。再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网络语言,即所谓的新媒体语言。新媒体语言的问题在于粗鄙化、泡沫化,它表面上与行话正好相反,几乎打破了所有的界限,没有焦点,没有稳定的观念,只是在无数话题之间滑动,无法进行深入的讨论。行话和新媒体语言主宰着我们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我们处在商业化时代的失语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诗歌可谓生逢其时,应该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像它在集权主义时代,对当时语言的僵化提出挑战。
……诗歌何为?这个古老的命题或许有了新的意义。在与行话和网络语言的对抗中,诗歌不仅是武器,也是我们生存的依据。
(《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48期,有改动)
1.在访谈过程中,采访者说“过去是对诗歌的懂不懂,现在可能是知道不知道”,这有何用意和作用?(6分)
2.请根据访谈内容简述诗歌当下处境及其原因。(6分)
3.关于新媒体语言的特点和新媒体语言对诗歌的影响,北岛的观点是怎样的?对此观点,你如何评价?(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