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地窖(jiào)行囊(nǎng)槌(zhuí)子战战兢兢(jīng) |
B.花瓣(bàn)禀(bǐng)赋没(mò)收浑身解(xiè)数 |
C.惬(qiè)意龌龊(chù)孤僻(pì)迥(jiǒng)然不同 |
D.摩挲(shā)咨(zī)询攒(zǎn)钱心惊胆颤(zhàn) |
作文(60分)
请以“我的空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请任选其中三句,6分)
(1)子曰:“ ,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2) 青山隔送行, 。(王实甫《西厢记》)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
(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 “睢园绿竹, ;邺水朱华, 。”(王勃《滕王阁序》)
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根据上文,写出一个相应的成语 。(1分)
2.分析上文内容,说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南 邻
杜甫(唐)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诗歌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 、 的隐士。(2分)
2.分析作者是如何刻划这个形象的。(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迫洛阳 迫: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引: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 修:美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恂乃戮之于市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B.恂遣谷崇以状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卿今为吾行也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
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
C.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D.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
4.断句、翻译
(1) 用“/”给文段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
(2) 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3分)
(3) 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3分)[